蜜蜂利用社交疏遠策略來保護自己免受寄生蟲侵害
一項由英國倫敦大學和義大利薩薩里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團隊的新研究發現,當蜜蜂的蜂巢受到寄生蟲的威脅時,它們會增加社會距離以防止不良狀況蔓延。 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這項研究表明,蜜蜂群對有害蟎蟲的侵襲做出反應,通過改變空間的使用和巢友之間的互動來增加幼蜂和老蜂之間的社會距離。
共同作者Alessandro Cini博士(UCL生物科學學院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研究中心)說。 “在這裡,我們提供了第一個證據,證明蜜蜂為了應對一種常見的寄生蟲而改變了它們的社會互動以及它們在蜂巢中的活動方式。 蜜蜂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因為它們從分擔責任和互動中受益,如相互清理身體,但當這些社會活動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時,蜜蜂似乎已經進化到通過採取社會疏遠來平衡風險和利益。 “
在動物中,社會疏遠的例子已經在相隔數百萬年進化的非常不同的物種中被發現:從有胃腸道感染的個體的狒狒到感染了一種致病真菌的螞蟻,都有類似的行為。
這項新的研究評估了寄生蟲瓦蟎在蜜蜂群中的存在是否會誘發社會組織的變化,從而減少寄生蟎在蜂巢中的傳播。 在影響蜜蜂的壓力因素中,瓦蟎是蜜蜂群體主要的敵人之一,因為它在個體和蜂群水準上對蜜蜂造成了許多有害影響,包括病毒傳播。
蜜蜂蜂群被組織成兩個主要的隔間:外面的隔間由覓食者佔據,最裡面的隔間由護士、蜂王和幼蟲居住。 這種蜂群內部的空間隔離讓兩個隔間之間的相互作用頻率低於每個隔間內的相互作用,並使最有價值的個體(蜂王、幼蜂和幼蟲)得到保護,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從而避免疾病的到來。
通過比較被瓦蟎侵襲或未被侵襲的蜂群,研究人員發現,如果蜂巢被侵襲,一種可以增加蟎蟲傳播的行為–覓食舞動,在蜂巢的中央部位發生的頻率較低。 他們還發現,梳理行為在中央蜂巢中變得更加集中。 研究人員說,總體看來,覓食者(年長的蜜蜂)向巢的週邊移動,而年輕的哺育者和梳理者蜜蜂向巢的中心移動,以應對蟲害,增加兩組之間的距離。
主要作者Michelina Pusceddu博士(薩薩里大學農學系)說。 “觀察到的同一寄生蟲感染蜂群中兩組蜜蜂之間社會距離的增加,代表了蜜蜂如何進化以對抗病原體和寄生蟲的一個新的、在某些方面令人驚訝的方面。 它們適應社會結構和減少個體之間的接觸以應對疾病威脅的能力使它們能夠在可能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互動的好處,並在需要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傳染病的風險。 由此可以看出,蜜蜂群為研究社會疏導和充分瞭解這種行為的價值和有效性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