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鏟「黑歷史」? 揭秘「徵信修復」騙術
個人徵信品質已經成為人們消費借款的重要條件,徵信查詢次數、逾期記錄過多的使用者將在購房辦理貸款或進行信用卡申請時處處受限。 在此背景下,一條黑產應運而生,他們打著銀行管道的旗號,並在推薦業務的過程中過分誇大逾期記錄帶來的危害,誘導使用者繳納高額服務費修復徵信。
但殊不知,逾期記錄並非是「洪水猛獸」,多位銀行業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均稱,銀行不會因為出現了幾次逾期就否定使用者的資質,還是會綜合進行判斷。 逾期記錄修改成功的可能性為零,網上的修復機構不可信。
話術:走管道48小時辦理完畢
“花錢就可以做不良徵信記錄鏟單””在銀行內部有管道可以對接”…… 在個人徵信記錄至關重要的今天,有人看到了市場醞釀的巨大商機,做起了所謂徵信修復的生意。 “你逾期的機構是什麼? 信用卡還是銀行貸款””有沒有收到過催收電話和短信””你的徵信是我見過最花的”。 每個工作日,王明顯(化名)都用同樣的話術接待前來諮詢徵信修復的客戶,他所在的機構除了處理個人債務、信用卡逾期業務外,”接單”最多的就是徵信修復。
“信用卡、借款出現逾期太常見了,很多人都是資金不足,但也有忘記還款的情況,逾期記錄處理一條1200元,其他查詢次數過多想清除貸款記錄的’花戶歸檔’客戶視情況而定,會根據客戶提供的資訊打包定價。” 王明顯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稱。
根據王明顯的介紹,他最常「接單」的信用修復主要包括銀行貸款逾期、信用卡還款逾期以及各類呆賬、壞賬處置。 處理方式通常為三步,第一使用者提供個人徵信報告詳版,第二徵信修復機構根據報告制定處置方案,第三向客戶報價然後簽訂徵信修復委託合同。
“我們的工期一般一個月左右完成,徵信太花的使用者需要一定時間協商,時間會拉長至兩個月左右。” 當北京商報記者問及用何種方式協商時,王明顯稱,”我們每天都在處理各種單子,和各種銀行、機構都打交道,輸送信息的機構都是銀行和各類貸款機構。 通過銀行提出徵信修復申請后,銀行會自行進行修改上報。 ”
另一家徵信修復機構給到的處理時間更為迅速,”哪家銀行的貸款出現逾期,我們會向銀行上報。 都是通過相關管道從內部系統修改的,可以插隊優先處理,最快48小時內就可以清除不良記錄”。 另一位修復機構人士介紹稱,不過他開出的修復價格也更高,為3000元/條。
對此類打著銀行旗號宣稱可操作徵信修復的機構,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孫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打銀行的牌子,對於使用者有誘惑性,可以增強”可信程度”。 而且目前徵信較權威的上報管道,就是商業銀行。 打銀行的牌子,可以吸引用戶為徵信修復付費,以此獲利。
現實:「話術」不可信、成功率為零
在北京工作的白領王明磊(化名)最近就因為徵信問題頭疼不已,王明磊便是徵信修復機構口中典型的「花戶」。。 “我之前不注重個人徵信的內容,現在注意到已經太晚了!”
根據王明磊提供的個人徵信報告,他的徵信報告多達39頁,查詢次數高達上百次,點擊查詢的銀行類型主要覆蓋地方性中小銀行以及股份制銀行,另有一次銀行借款逾期記錄。
“這次的逾期是忘記還款了,逾期一個多月才發現。” 王明磊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現在已經收到不少聲稱可以包辦’徵信修復’服務的陌生人發送好友申請,也有機構的人告訴我認識這家銀行的內部人員,可以給我處理,但收費太貴了,一條記錄3000元。 ”
在網路上,像王明磊這樣經常點擊測試借款額度、查詢次數過多、有部分逾期記錄的人不在少數,和眾多徵信修復機構一致,這些機構慣用的宣傳口吻就是”和銀行有合作,內部有人”,大多數採用的處理方式就是協助失信使用者提供材料,向徵信部門申訴修改不良資訊。
那麼銀行是否認可該說法? 北京商報記者向王明磊出現逾期所在地的銀行風控人士諮詢,這位人士介紹稱,”如果銀行出現了操作錯誤,是可以為使用者進行修改的,但只要是客戶因自身原因出現的逾期記錄,修改成功的可能性為零。 類似的客戶有很多,我們也接到過諮詢,一般建議客戶在後續借款過程中按時還款,逾期記錄五年後會自行消除”
“這兩年受疫情的影響,監管也出臺了一些指導性意見,希望銀行在疫情嚴重的地區給予減免讓利,銀行也採取了一系列類似的措施,例如對個人消費貸款客戶進行延期,並且不上徵信,但如果使用者不在涉疫範圍內修改的可能性不大。 銀行對數據安全以及風險的把控都是非常嚴苛的,這些修復機構基本就是借銀行之名行詐騙之實。 “這位銀行風控部門有關人士說道。
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造成該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少數客戶抱有僥倖心理,希望通過花錢修正不良信用紀錄,以免影響後續金融交易;即便不成功,也只能吃啞巴虧,因為這些行為得不到法律保護,客戶也只能認賠。
警惕:避免被詐騙錢財
在調查過程中,北京商報記者還注意到,如果不想通過機構處理,使用者還可以自行解決。 此類機構通常以開課培訓方式為主,宣稱只要繳納998元的報名費就可以提供各大商業銀行徵信修復話術以及具體的修復注意事項,並打出包教包會、不過不收費等字眼吸引使用者。
王明磊也關注到此類自行修復的機構,”我也想過要不要試試自己操作,但是不知道這些機構靠不靠譜、能不能修復成功,很怕逾期記錄會影響到今後的購房、貸款”。
“雖然連續三個月沒還款就會被銀行列入黑名單,但逾期記錄並非是’洪水猛獸’。” 一位銀行從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提醒稱,「銀行不會因為出現了一次逾期記錄就否定用戶的資質。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嘗試頻繁點擊各類消費金融、信貸產品申請、額度查詢等連結,如果產生了逾期一定要及時把欠款還清,如果未還清欠款不良徵信也會一直存在。 修復徵信只需要時間,不需要花錢,網上的修復機構不可信。 ”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從銀行層面來說,建議對以個人徵信等名義實施所謂修復乃至詐騙的行為加大打擊力度,通過樹立一批大案、要案典型以震懾市場,此外也要加強對普通金融消費者的普及教育,樹立守信意識,通過正規方式與持牌金融機構取得溝通聯絡,避免被收取”智商稅”甚至被詐騙錢財。
“國內還是要重嚴格監管,明確細化徵信制度、規則。” 周茂華進一步補充稱,銀行內部流程需要嚴格審核流程,讓每個環節依法合規,可追溯;同時,對於違法機構或個人需要加大懲處力度,形成監管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