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激烈的象牙偷獵導致非洲象發生了快速的無牙進化
一項新報告指出,在莫三比克內戰期間(1977-1992年),密集的象牙偷獵導致了非洲雌性大象在數量急劇下降的情況下迅速進化出無牙的表型,進而使其在面對偷獵時更容易生存。 這些發現揭示了人類捕獵對野生動物種群可能產生的強大選擇性力量。
資料圖
對物種的選擇性殺戮–無論是為了食物、安全還是利潤–隨著人類人口和技術的增長而變得更加普遍和激烈,以至於有人認為,人類對野生動物的開發已經成為目標物種進化的一個強大的選擇驅動力。 不過由此產生的進化特徵仍然不清楚。
在這項研究中,Shane Campbell-Staton及其同事調查了在莫三比克內戰期間和之後,象牙狩獵對莫三比克Gorongosa國家公園的非洲大象進化的影響。 在這場衝突中,雙方的武裝力量都嚴重依賴象牙貿易來資助戰爭,這導致了大象的數量迅速下降了90%以上。
Shane Campbell等人利用歷史上的實地數據和大象數量模型發現,這一時期激烈的偷獵導致該地區的雌性大象完全沒有象牙的頻率增加。 據研究人員披露稱,明顯缺乏無象牙的雄性大象表明瞭這種模式的性別連鎖遺傳起源。
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分析發現了一對候選基因,其中包括AMELX,這是一個在哺乳動物牙齒發育中具有已知作用的位點。 在人類中,這些基因跟一種X連鎖顯性的男性致死綜合征有關,這種綜合征會減少側門牙的生長,而側門牙跟大象的獠牙同源。
研究人員Chris Darimont和Fanie Pelletier指出,Campbell-Staton等人的方法是記錄對收穫選擇的遺傳反應的罕見研究之一,這為關於選擇性收穫導致進化反應的潛力的辯論提供了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