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空間站上能使用毛筆?
當宇航員進入太空時,傳統的鋼筆、圓珠筆必須依靠重力將墨水漏入筆尖,因而無法使用。 鉛筆雖然可以正常書寫,但微小的導體石墨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現代的太空筆依靠氣壓將墨水壓出。 在神舟十三號的飛行任務中,翟志剛攜帶中國傳統文房四寶進入空間站,將中華兒女骨子裡的劍膽琴心展現得淋漓盡致。
1、失重與書寫
圖 1 神舟十二號太空人劉伯明在[開學第一課]中揮毫寫下”理想”二字
且慢,為什麼別的水筆不能用,毛筆這誕生於先秦的古老文具,能在 21 世紀的星海探險中發揮作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筆是怎麼書寫的。 答案看起來很簡單:毛筆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筆尖與紙張接觸的時候,墨水就從筆尖轉移到了紙上。 但是,如果深入思考,為什麼只有當毛筆接觸到紙張時,墨水才發生轉移,其他時候呢?
圖 2 舔筆,如果蘸墨太多,就可以用硯台邊緣把多餘的墨水刮掉
實際上,墨水自動發生轉移也是常有的事情。 初學者有時候會一口氣蘸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會從筆尖上滴下來。 毛筆蘸墨時會有特殊的技巧:只需把筆尖的一部分浸入墨中,這樣可以保證只吸入適量的墨水,墨水就不會從筆尖滴落。 所以,一支毛筆能留住的墨水,有一個上限。
2、 一股神奇的力
透過現象看本質,既然毛筆可以留住墨水,那麼一定有一個機制來克服重力,這個機制會是什麼呢? 我們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 由於毛筆筆尖是一個開放的區域,各處的大氣壓是平衡的,於是只需要考慮重力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分為兩種,一部分是液體分子之間的互相作用,而另一部分是液體與容器壁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液體黏附或者疏離。 兩種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觀上體現為電磁相互作用,如果在宏觀上結合起來,就帶來一種叫做毛細現象的神奇現象。
毛細現象是指,將一根毛細管浸入液體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內液面會自發向上或向下發生移動。 對於生活中常見的液體,例如水和酒精,它們在細管中均會上升。 在化學實驗配置溶液時,使用量筒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或者凸液面最高處平行。 對於凹液面,由於水能浸潤玻璃,因此會被吸附在容器邊緣,再由於表面張力而沿著器壁自發移動,體現為上升,從而體現為邊緣高,中心矮。
圖 3 不同液體中的玻璃毛細管
量筒中的水銀則反之:由於水銀不能浸潤玻璃,從而有強烈的趨勢”逃離”容器壁,表現為下降。 當粗大的量筒不斷變細,細到液面發生變化的尺度,已經與管的直徑相當,此時細管內的液體將整體發生移動。 管越細,液面上升或下降就越顯著,因此得名為毛細效應。
3、 毛細現象的背後
毛細現象第一眼看上去很違反直覺。 人們常說,「水往低處流」,為什麼水可以自發往高處移動? 能量守恆定理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憑空產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過程伴隨重力勢能的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一種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是降低的。 沒錯,這種能量來自液體的表面張力。
首先考慮液體-氣體(或者真空)的交介面。 在介面兩側,液體分子的組合形式有很大的差異。
圖 4 液體與介面處的分子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大小
在液體表面與內部,液體分子之間形成的相互作用很不相同。 表面的液體分子互相連接更少,相互作用更弱,於是兩側受力不均。 在這種受力不均的情況下,內部受力較大,將自發向外部”突出”,於是在不受重力的情況下,一團液體將呈現球形。 在這種情況下,表面張力將使液體分介面變彎,使之達到能量最低的穩定狀態。
而在液-固交介面,除了液體分子相互作用的作用力,液體分子與固體分子(原子)的相互作用也變得不可忽視。 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通常可以用萊納德-鐘斯勢表示:
圖 5 分子間相互作用與距離的關係
對於液體與固體分子之間的典型距離,二者之間存在互相吸引的相互作用。 如果液面與固體的吸引力超過液體分子之間的吸引力,我們就認為,固體表面可以吸附住液滴,叫做浸潤。 例如水能浸潤玻璃,但不能浸潤蠟燭。 但如果液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強,例如水銀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強於水銀與玻璃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液體就不能浸潤固體。
圖 6 液滴在固體表面的形式,化學實驗中,燒杯要洗到呈現水膜 (a), 不能聚成水滴或成股流下 (b、c), 就利用了浸潤原理
綜合液體分子之前的相互作用,以及液體分子與外部固體分子的相互作用,我們就得到了表面張力,並依據這兩種相互作用的大小,將液體-固體分為浸潤與否兩類。
問題的解答就是這樣。 毛細現象實際上要求達到一種平衡:液體分子相互作用,與液體與表面相互作用的平衡。 在達到這個平衡的過程中,液體表面會發生變形。 毛筆的材料,獸毛,也就是蛋白質,像玻璃一樣可以被水浸潤。 由於分子間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響,毛細現象在空間站裡面自然也可以發生,於是毛筆在失重條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並正常書寫了。
4、 毛細現象的利用
從毛細現象的描述,我們可以直接得到兩個推論:
1、 由於阻力的存在,毛細現象並不能用來持續做功,一切「永動機」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2、 如果沒有摩擦力,那麼毛細管將不斷把液體吸到高處,直到充滿整根管子或者從頂部噴出。
2 正是著名的”超流”現象。 超流是一類宏觀的量子現象,其原理較為複雜,本文不再詳細描述。 從直觀上講,超流體的特徵是流動時不受到阻力,它和正常流體之間在微觀結構上存在巨大的差異,像液態-氣態那樣,分屬於不同的物態。 特定溫度下的液氦就屬於這樣的超流體,它們可以從毛細管中噴出,形成噴泉。
圖 7 超流液氦噴泉
液氦噴泉仍然滿足能量守恆:當液氦從毛細管中噴出後,容器裡的液氦溫度會上升,這個現象被稱為”機械熱效應”。 當超流液氦被加熱到特定溫度,也就是大約零下 271 °C(準確來說,大約是 2.18K) 時,超流液氦變成普通液氦,噴泉停止工作。 整個過程相當於原來的化學能(本質上是電磁相互作用的勢能)變成了重力勢能與動能,而後再變為化學能。
另外非浸潤也有強大的利用價值,例如水銀與玻璃。 將水銀倒入量筒中,它的液面向上凸起,表明水銀會自發沿著玻璃壁下降。 因為這個性質,在玻璃毛細管中,水銀會下降,而不是像水那樣上升。 這個性質被人們利用在體溫計製作中:體溫計的玻璃液泡與測量管之間有一條很狹窄的細管。
圖 8 體溫計液泡與測量段之間的細管,水銀柱在這裡很容易被拉斷
當測量溫度結束后,體溫計被拿到空氣中,液泡溫度迅速下降,導致水銀收縮。 由於毛細現象,彎管處細液柱被折斷,使進入測量管的水銀無法回到液泡,於是體溫計一旦離開人體,示數就不再發生變化了。
對於那些極端憎水的材料,液體與容器壁之間吸引力很小,液滴就可以在表面自由滾動。 荷葉表面充滿納米尺度的凸起,這些凸起導致水無法浸潤荷葉,讓水滴不會停留在這種水生植物的葉子上。
圖 9 疏水的植物葉片
5、 總結
當我們放眼星辰大海時,前人那些充滿創意的智慧也在看著我們。 期待三位宇航員能平安愉快地度過太空中的半年,並創作出與地面上一樣精美的書法作品。
真空中能否存在虹吸現象?
有一根充滿純水的玻璃 n 形管,其中的一端泡在高處的水中,另一端放在低處,那麼水就可以越過不太高的障礙,不斷流向低處,稱為虹吸現象。 我們一般用壓強差來解釋這個現象。
圖 10 虹吸現象與解釋 ,A 為虹吸管正中間的一個薄液片
那麼,在存在重力的真空中,假設翻越的障礙h1不太高,虹吸現象可以繼續發生嗎? 為什麼? 歡迎留下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