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呼籲音樂版權行業「拆牆」 建立全球一流的版權治理模式
國際版權博覽會數位音樂版權發展分論壇在杭州舉行。 論壇上,網易公司CEO丁磊出席並發表致辭。 丁磊表示,目前中國音樂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而版權行業的主旋律也已經從”做大”變為”做強”、從”封閉”走向”開放”。
他在致辭中提出了自己對行業未來發展的暢想:通過建立一個全球一流的版權治理和分配模式,讓優秀的原創音樂人有所成、有所得,同時深挖版權價值,發揮音樂的精神凝聚力,從單一的經濟效益,走向多元的社會效益。
此外,針對優化版權治理,推動音樂產業共同富裕這一備受關注的議題,丁磊從版權治理及分配模式、原創音樂人扶持及深挖版權價值等方面,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實現版權行業內的「拆牆」,充分建立從業者之間的信任機制和數據共享平臺,早日實現使用者「只裝一個軟體聽歌」的小目標;第二,平臺和版權方,應通過優化版權分配、持續投入扶持力量, 讓優秀原創音樂人有更多的收入和職業發展機遇;第三,行業應少做文化垃圾,多做文化精品,將產業效益和文化、精神效益結合起來,更好地推向世界。
其中,針對原創音樂人扶持,丁磊表示,中國原創音樂已經過了”用愛發電”的粗獷時期,獨立音樂人再也不是小眾、不被人看好的職業。 但目前,大多數音樂人尚未充分享受到行業紅利。 丁磊呼籲,通過合理的版權分配機制和扶持,把每年700多億的產業成果沉下去,讓音樂人們分到更大的蛋糕,提高優質版權的供給量,創造更高的產業價值。
以下為網易CEO丁磊致辭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下午好!
首先,我謹代表網易及網易雲音樂,對來參加這次國際版權博覽會數位音樂版權發展分論壇的所有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
當前我國的版權工作,處在新時代,進入新階段,還有很多新的任務要完成。 這也是網易雲音樂承辦這個分論壇的主要原因。 我們希望提供一個場子,邀請大家一起,為中國版權事業出謀獻策,校準發展方向。
今天,我的發言主題,將圍繞探索數位音樂版權高質量發展,為整個產業邁向共同富裕打好基礎。 具體我們怎麼理解這一點,下面有三個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討。
音樂產業實現共同富裕的第一層內涵,也是必要基礎,是版權共用,而非版權內卷。 在這個前提下,去建設一個全球一流的版權治理模式。
版權是音樂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 版權內卷,則產業發展不可能均衡、不可能充分。 這幾年,我們整個行業已經深受其害,深有感觸。 過去幾個月,國家相關部門持續做出解除獨家版權等監管舉措,為未來發展開了一個好頭。 今天在這裡,我們再次呼籲所有從業者,可以坐在一起,坦誠溝通,謀取共識,設計規則,遵守規則,施行規則,一起早日實現使用者”只裝一個軟體聽歌”的小目標。
今年以來,互聯網行業不少壟斷行為都在「拆牆」,逐步走向開放。 對於版權行業,我們認為,最有效的拆牆辦法,就是建設一個公開、公平、透明的版權治理模式,尤其是版權交易體系。
網易雲音樂會以身作則,推進版權共用、合理定價、互利共贏,讓版權的激勵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最近,我們正在加快建設一個版權實時數據平臺,近期會開放給所有的版權方,大家可以即時查看播放數據和版權結算數據。 現在,已經有170多家版權方入駐,一些功能已經初步開放。 我們希望所有的同行也加入,一起為透明的版權交易環境努力,一起真槍實彈解除獨家版權。
音樂產業共同富裕的第二層內涵,是產業收益的再分配,優秀的音樂人可以有所成,有所得,少數人的富裕會變成多數人的富裕。
這裡面,一方面是要做大蛋糕,擴大優質版權的供給。 另一方面是要分好蛋糕,保護創作源頭的積極性。
我們還記得,在8年前,獨立音樂人還是一個非常小眾、不被人看好的職業。 從2013年起,網易雲音樂在整個行業里,率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持續扶持音樂人的發展。 包括「石頭計劃」、「雲梯計劃」、還有最近的「探樂者行動」等等,説明了一批又一批音樂人,孵化作品,獲得收入和職業發展。
到現在,平臺上已經有超過26萬獨立音樂人,每年的相關歌曲播放量超過3000億次,帶來的產業增加值達到數十億元。 我們預計,到2025年,全國將會有超過80萬獨立音樂人,這些人會大幅提高版權的供給量,創造出比現在還要高出幾倍的產業價值。
把蛋糕做大之後,就是分配的問題。 中國原創音樂已經過了「用愛發電」的粗獷時期。 進入精耕細作的階段,需要一個更標準化、更公平的分配機制,有所側重,有所傾斜,有利於未來。
在獨家版權時代,這個機制傾斜的對像是金字塔尖的少數人,有將近一半的音樂人月收入不到2000元,是行業的陪跑。 獨家版權解除后,我們認為,應該探索一個向音樂人傾斜的更合理的機制,盡可能地保護創作者,把每年700多億的產業成果沉下去,讓多數人,讓內容的貢獻者,分到更大的蛋糕,願意貢獻更多的生產力。 對行業而言,這會是一件最重要的事。
音樂產業共同富裕的第三層內涵,我們認為要深挖版權價值,發揮音樂的精神凝聚力,從單一的經濟效益,走向多元的社會效益。
好的音樂其實是一場「幻聽」,能讓你聽見不在場的聲音。 音樂是一種人文產品,是社會的註腳,時代的記憶,有多重價值。 音樂版權也是一樣,可翻唱、可直播、可和文旅結合,也可文化輸出,創造看不見的價值。
近幾年,中國出現了不少有地域屬性的原創音樂。 比如,湧現了一些像《可哥托海的牧羊人》、《那拉提的養蜂女》這類描寫新疆的精品歌曲,很多人聽完了,對新疆產生了親切感,就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帶動的不只是旅遊效益,也是新疆本土文化的宣傳,是最好的新疆故事。
同樣,在Youtube等海外平臺,像房東的貓、葛東琪等中國原創音樂人的作品,也拿到了千萬級的播放量。 這些音樂人的作品,在國內可能只是幾首受歡迎的流行歌。 但在走向國外時,就變成了一種強有力的文化媒介,將中國的精神、中國的故事、中國的形象,牢牢刻印在外國人的心裡。 這是音樂的神奇的凝聚力。
對從業者而言,尤其需要深刻理解這種力量,理解音樂的精神內涵。 少做文化垃圾,多做文化精品,真正推出一批可以反映中國時代、人民風貌的精品力作,將產業效益和文化、精神效益結合起來,更好地推出給世界。
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回顧中國數位音樂版權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從市場規模全球第19,到現在的全球第7,中國用了7年時間;從盜版橫行到正版率全球第一,中國只用了3年。 所以,我們非常相信,在主管部門對版權問題的高度關注下,中國版權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大國走向強國的時間,只會更快,不會更慢。
以上是我們的分享。 在今天的分論壇上,我們也歡迎大家繼續積極探討、出謀劃策,推動國家版權事業再上新的台階。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