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珊瑚礁研究:氣候變化的破壞中也留存著希望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以及多個合作夥伴發佈了一份題為”世界珊瑚礁現狀:2020″的新報告。 據該科學機構稱,這是有史以來對全球珊瑚礁健康情況的最新分析報告,揭示了雖然海水溫度上升仍然是一個問題,但也有挽救的希望。
氣候變化導致海洋溫度上升,引發了珊瑚的損失,威脅到更廣泛的海洋生態系統。 根據新的報告,自2009年以來,由於人類活動,包括助長氣候變化的活動,全球約14%的珊瑚已經消失。
這項新的分析背後的數據是在四十年間從73個國家和12000個不同的珊瑚礁地點收集的。 該機構透露,這些結果是300多名科學家和大約200萬次觀察的結果。
水質的下降,以及日益不可持續的沿海開發和過度捕撈,被認為是使珊瑚礁健康度不佳的因素,而這些損失可能導致”災難性”的環境影響。 科學家們解釋說,雖然只有極小比例的海洋含有珊瑚,但這些珊瑚礁對大約四分之一或更多的所有海洋生物至關重要。
然而,該報告並不全是壞消息,科學家們分析發現一些珊瑚對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具有彈性。 假設「立即採取措施」,通過解決溫室氣體排放來保護這些珊瑚,許多珊瑚礁將能夠恢復。
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首席執行官保羅·哈迪斯蒂博士在一份關於這些發現的聲明中說:
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對世界珊瑚礁狀況的最詳細的分析,而消息是喜憂參半。 顯然,有令人不安的珊瑚礁損失趨勢,而且我們可以預期,隨著氣候變暖的持續,這些趨勢將繼續下去。 儘管如此,一些珊瑚礁已經顯示出驚人的反彈能力,這為退化的珊瑚礁的未來恢復提供了希望。 該研究發出的一個明確資訊是,氣候變化是對世界珊瑚礁的最大威脅,我們都必須通過緊急遏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和減輕地方壓力來盡自己的責任。
大規模白化事件是對世界珊瑚的最大威脅。 分析顯示,一些地方受到這一問題的打擊比其他地方嚴重,特別是日本、加勒比海和印度洋。 從2009年到2018年,大約有1170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