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正成為電動汽車的春天:Fisker聯手富士康Lucid挑戰特斯拉
在過去一年中,特斯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該公司2020年全年在全球範圍內交付了接近50萬輛電動汽車,其股價上漲超過了700%。在特斯拉的帶動下,投資人對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熱情大漲,此前,有多家電動汽車初創企業通過與SPAC合併上市,或宣布即將與SPAC合併上市,例如Karma、Lordstown和Fisker等等。
此外,美國新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上任後的種種措施,也對電動汽車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再加上中國和歐洲推行的更加嚴格的排放限制措施,電動汽車的發展已經是“箭在弦上”。2021年的這個春天,似乎正在成為電動汽車初創企業的春天。
去年通過SPAC上市的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Fisker宣布,將聯合中國台灣企業富士康共同生產電動汽車。兩家公司發佈公告稱,雙方已經簽署了一份備忘錄,富士康將為Fisker生產電動汽車,預計年產量將超過25萬輛。
Fisker與富士康宣布,雙方將在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生產汽車,兩家公司的這比合作交易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完成。對外宣布此消息之後,Fisker的股價在2月24日早盤交易中獲得了20%的提升。
僅僅幾個月之前,Fisker還與著名汽車供應商麥格納達成合作,後者將為Fisker生產其Ocean汽車,這是該公司的首款車型,雙方預計將從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生產該車。
就在昨天,另一家美國明星電動汽車公司也有所動作,該公司宣布將推出新的車型,與特斯拉Model 3爭奪大眾消費汽車市場。
此前宣布將與電動汽車初創企業Lucid Motors合併的空白支票公司在美國股票交易市場上迎來股價暴跌,本次交易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SPAC合併案,此舉旨在滿足投資者對電動汽車領域的投資熱情。
金融家邁克爾·克萊恩(Michael Klein)經營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Churchill Capital Corp IV在確認與Lucid合併後,本週二其股價跌幅達到了46%。Lucid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有著14年的歷史,這筆交易預計將為該公司帶來大約44億美元的現金,此前該公司宣布,其首款車型的生產時間將從今年春天推遲到下半年之中。
這家SPAC是克萊恩所管理的規模最大的機構,他曾是花旗集團的銀行家,在指導沙特阿拉伯王國的投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擔任PIF的顧問。此外,他還為沙特阿美公司的首次公開募股提供諮詢。
今年1月11日,媒體首次曝出該SPAC正在與Lucid進行談判,自此之後,該股連續大漲,漲幅達到了驚人的472%。一直以來,Lucid都在迴避與電動汽車領導者特斯拉進行直接比較,但是在上市之後,他們與特斯拉之間的競爭將會不可避免地變得更為激烈。該公司計劃將其車輛推向市場,並對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工廠進行擴建。
Churchill股價的下跌,意味著可能也對Lucid的生產延遲或交易條款感到失望。Lucid表示,在與Churchill的交易完成之前,預計需要6億美元的過橋融資來支撐公司的現金流。該公司還預計,在2024年之前他們都無法獲得積極的現金流,其負現金流的數額大約100億美元,這也引出了有關該公司如何尋求額外資金的問題。
2018年,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對Lucid投資超過10億美元。本次與Churchill的交易,也是那次投資以來Lucid獲得的規模最大的注資。該協議包括25億美元的公共股權私募,即PIPE,這是有史以來SPAC交易記錄中規模最大的一筆。Lucid和Churchill Capital的聯合聲明顯示,這次交易是由PIF以及BlackRock、Fidelity Management、Franklin Templeton、Neuberger Berman、Wellington Management和Winslow Capital牽頭的。
兩家公司表示,此次配股的成交價為每股15美元–比丘吉爾的淨資產價值溢價50%–相當於約240億美元的備考股權價值。合併後的公司的交易股權價值為118億美元。
Lucid首席執行官皮特·羅林森(Peter Rawlinson)在接受采訪時說道:“我只是將SPAC視為一個工具,一個可以拉動的槓桿,讓我們可以加速發展。這是一場技術競賽,特斯拉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們才會有這麼高的市值。而Lucid也擁有技術。”Lucid與Churchill的這筆交易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
生產目標
Lucid此前曾表示,其首款電動汽車Lucid Air將是一款豪華轎車,該車原定於今年第二季度開始交付。但是羅林森最新表示,由於與Churchill Capital的談判,該公司現在絕對不對該車的具體上市日期作出承諾,該車的起售價為16.9萬美元。該公司還計劃在未來推出低價版本的Air,以及另一款純電動SUV車型。
羅林森透露,按照三個班次計算,該公司位於Casa Grande的工廠當前的產能為每年3.4萬輛。Lucid希望,在追加投資後,最快在2023年將產能提升至每年8.5萬台。
該公司預計,2022年將交付2萬輛汽車,獲得22億美元的銷售額。該公司網站上發布的針對投資者的介紹顯示,他們認為2023年和2024年的收入將分別上升到55億美元和99億美元。該公司預計,2024年其利息、稅收、折舊和攤銷前的收益將達到5.92億美元。
羅林森表示,除了產能之外,Lucid預計未來將在新產品上進行大量投資,並在未來一年中,將員工數量提升至5000人。
Lucid的首款車型為小眾高端電動轎車,定位類似特斯拉的Model S,按照EPA的估計,該車單次充電的續航里程大約為517英里,約合832公里,零百加速時間只需2.5秒,並且支持Electrify America的直流快速充電器網絡。這一性能表現與特斯拉Model S Plaid +相當,後者的零百加速時間更快,只需不到2秒,並且支持特斯拉的快速充電網絡。
但是羅林森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4或2025年發布新車型,與特斯拉最受歡迎的車型Model 3形成直接競爭,屆時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
羅林森透露,該公司將在2022年生產價格較低的Air版本,售價在7萬美元以下。隨後,該公司將在2023年生產一款代號為Project Gravity的SUV。他表示,自己對皮卡和商用車的開發也很感興趣,但是該公司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才會開發這些車型,並且有可能會與合作夥伴共同生產。
Lucid採取了與特斯拉相同的策略,即先發布高端車型,為品牌打造光環,然後再發布低端車型,打入大眾消費市場。Lucid會採用這樣的做法,並不會令人感到奇怪,畢竟羅林森是一位曾在特斯拉工作多年的工程師。
羅林森表示,對於汽車行業來說,提高產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在財務方面,但是他表示,當前該公司將專注於更高端的車型。他說道:“生產較低端的車型,需要更多的資本,因為生產這些車需要更大的工廠,以及更多的自動化設備。”
然而有專家表示,Lucid進入大眾市場的時間可能已經有些晚了,因為大眾、現代和福特等傳統車企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低端電動汽車,與特斯拉爭奪市場。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說道:“四到五年後,Lucid是否還有市場,這是個問題。”
羅林森還透露,上個月有六家知名汽車製造商與他取得了聯繫,表示對Lucid Motors的技術感興趣。他補充說,他們可能會與另一家公司合作,在未來三到四年內製造出一輛售價為2.5萬美元的汽車。
他還表示,目前公司自己生產電池芯還為時過早,並透露該公司與供應商LG Chem和三星SDI簽訂了電池供應合同。
一直以來,Lucid都在迴避與電動汽車領導者特斯拉進行直接比較,但是在上市之後,他們與特斯拉之間的競爭將會不可避免地變得更為激烈。這筆交易也證實了媒體此前的報導,即該公司正在尋求44億美元的現金,他們計劃利用這筆資金將其車輛推向市場,並對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工廠進行擴建。
最近一段時間來,由於特斯拉股價的暴漲,投資人對於電動汽車製造商產生了很大的投資興趣,紛紛開始尋找“下一個特斯拉”。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電動汽車製造商和下一代汽車技術供應商紛紛受益,Lucid也是其中之一。
Lucid的估值,與特斯拉近6900億美元的市值相比,可能顯得不值一提,但是對於一家還沒有開始正式生產車輛的汽車製造商來說,能夠獲得這樣的估值,已經非常不錯了。該公司CEO羅林森曾多次表示,Lucid並不是特斯拉的直接競爭對手,因為其產品價格超過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渴望接觸的大眾市場消費者。
然而種種跡象表明,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正在逐漸萌發。Lucid總部距離特斯拉總部只有16英里,合25.7公里,其首款電動汽車在續航里程方面,與特斯拉Model S車型非常接近。Lucid的新工廠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其建設速度可以與特斯拉中國工廠相媲美。人們對這家公司,以及該公司CEO的興趣越來越高,這一定會讓馬斯克感到威脅。
羅林森和馬斯克之間有過一段複雜的歷史。這位Lucid CEO曾是特斯拉Model S車型的首席工程師,但是在他離職創業之後,馬斯克淡化了他在該車研發中所發揮的作用,還曾在Twitter上指責他在2012年“情況變得艱難時”選擇離開特斯拉。
長遠來看,Lucid還在研究類似特斯拉Powerwall的儲能解決方案。羅林森表示,該公司希望使用與其汽車電池同樣的技術,開發為家庭和公用事業規模設備供電的電池,並且該公司現在已經打造出了可以使用的原型。
今年1月,美國新總統拜登在上台之後下達命令,要求美國各機構重新評估燃油效率標準。去年3月,特朗普執政期間曾回調過美國平均燃油經濟性標準,特朗普的標準遠低於奧巴馬時代的標準,並且限制加州自己制定排放標準的權力,導致了加州與特朗普政府的矛盾。
拜登在競選期間就曾承諾要設定更嚴格的燃油經濟性標準,在他上台並下達了新的命令之後,電動汽車在美國很有可能迎來更為有利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