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第二次發現中微子與銀河系外的天體相聯繫
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發現,將一種被稱為高能中微子的稀有粒子與我們銀河系外的一個物體聯繫起來,這只是有史以來的第二次。科學家利用地面和空間技術,包括美國宇航局Neil Gehrels Swift天文台,直接將中微子追踪到一個正在撕裂恆星的黑洞。
黑洞吞噬恆星的過程,被稱為潮汐破壞事件,這非常罕見。美國宇航局指出,天體物理學家已經從理論上認為潮汐破壞可能會產生高能中微子,但這是第一次將高能粒子與觀測證據聯繫起來。有關事件被稱為AT2019dsg,科學家們指出,該事件並沒有在科學家預期的時間或方式產生中微子。
這一意外的觀測結果有助於團隊更好地理解這一現象的工作原理。中微子被稱為基本粒子,它們的數量遠遠超過宇宙中所有的原子,但很少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天體物理學家對高能中微子特別感興趣,因為它們的能量比地球上最強大的粒子對撞機產生的能量高1000倍。
科學家認為,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事件,如劇烈的星系爆發,可以將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這些速度極快的粒子與光或宇宙中的其他粒子發生碰撞,產生高能中微子。第一個高能中微子源在2018年被發現,位於一種被稱為”blazar”的活躍星系。
在這種情況下,潮汐破壞事件會創造中微子。當一顆恆星離黑洞太近時,潮汐破壞事件就會發生,引力產生強烈的潮汐將恆星撕裂,並產生一股氣體流。氣流的尾部逃離系統,而前導部分則迴旋,用碎片盤包圍黑洞。在某些情況下,黑洞會發射快速移動的粒子射流。研究人員理論上認為,這種類型的事件會在演化早期的峰值亮度期間產生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