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誤用?中國學者“學術碰瓷”遭前哈佛教授炮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國內“學術造假、圖片誤用”等事件剛剛過去,學術界又上演了一出“學術碰瓷”鬧劇。近日,知名學術打假網站Retraction Watch發表主題文章,直指中國學者學術造假。
文章指出,中國學者涉嫌冒用前哈佛副教授、MIT-IBM Watson AI 實驗室總監David Cox的名字發表學術論文。David Cox已公開證實此事件,並在Twitter發文稱“整個事件讓人感到噁心”。
同時文章還強調,更讓人覺得荒誕的是,涉事者在論文署名中還偽造了一位不存在MIT教授。
這一事件曝光後,不少網友調侃稱,難道這是“名字誤用”?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據了解,目前相關平台已經撤銷了所有涉事論文。
前哈佛教授,無故成論文合著者
據Cox介紹,他有時常瀏覽期刊網站的習慣,近日他在DBLP(一個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論文網站)網站搜索論文時,發現自己赫然出現在了兩篇論文的合著者之列,而自己從未參加過該項目,與其他合著者也並不相識。
可能出現了重名,起初Cox並沒有太在意。但當他打開論文PDF時,發現自己的個人照片竟然出現在了作者詳情頁中,而且郵箱地址也和自己的完全一致。
這兩篇論文題為《 FCM集群:澳門城市智能交通的云網絡模型》和《基於轉移學習算法的物聯網系統移動網絡入侵檢測》均發表在了Springer Nature旗下的Cluster Computing《集群計算》雜誌上。
其中前者發表於2017年10月,被引用4次,後者發表於2018年1月,被引用14次。
在確認對方確實冒用了自己的身份後,Cox怒了,他第一時間與出版方取得聯繫進行了投訴,並在社交平台發表多條推文指責其行為。
據了解,David Cox在AI圈兒頗具名望。
David曾是哈佛大學自然科學、工程和應用科學系副教授,獲得過多項榮譽,包括理查德和蘇珊·史密斯基金會生物醫學研究卓越獎,谷歌計算機科學學院研究獎以及羅斯林·艾布拉姆森大學本科教學卓越獎。
同時,他教授的有關“神經科學基礎”的在線課程吸引了來自全球的750,000多名學生;他領導的AI實驗室走出了多位知名學術專家和企業創始人,後者涉及醫療保健、自動駕駛等多個行業。
另外,他目前所在的MIT-IBM Watson 人工智能聯合研究中心成立於2017年,耗資2.4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 億元)建成,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高校與企業的長期合作項目之一。
該實驗室聚集了IBM和MIT眾多優秀研究人員,David Cox作為實驗室主任帶領他們共同致力於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以解決AI前沿領域難以攻克的問題。
偽造作者,MIT教授也中招
中招的不止David Cox一人,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涉事者發表的另外一文章中還冒用了MIT教授Saman Amarasinghe的個人信息。
Saman Amarasinghe是MIT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EECS)教授,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首席研究員,專攻語言設計和復雜的編譯技術,曾帶領團隊開發了Halide,TACO,Simit,StreamIt, StreamJIT,PetaBricks,MILK,Cimple以及GraphIt等特定語言和編譯器,是高性能特定語言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在涉事者發表的一篇名為《Notice of Retraction: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Macao Based on Deep Self-Coding Learning》的論文中,合著者之列出現了Amarasinghe的個人照片和信息,但將教授的名字改成了Bill Franks。
至今Amarasinghe未對此事件發表置評。
當時這篇論文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in Industrial Informatics》雜誌上,事件曝光後,IEEE雜誌立即進行了撤銷。該平台負責人Monika Stickel稱,“我們的調查發現有證據表明違反了IEEE政策,並且按照我們的規範,有關文章已被撤回。”
不過,令Cox氣憤的是,直到威脅訴諸法律手段之後,對方才同意撤銷了與其相關的造假論文。
論文撤銷,涉事者開除
Springer Nature雜誌收到Cox投訴後立即進行了處理,並聲稱會對其進行撤稿處理。但在1月28日,Cox發推文稱,Springer Nature只是想對論文進行勘誤,而不是撤稿。
隨後Cox考慮通過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後,對方在第二天才明確發布了撤稿聲明。
對於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涉事者為何將Cox列入合著者,Springer Nature調查後解釋了兩點,一是涉事者在Cox的“Good idear”中藉鑑了靈感;二是在論文審核時,平台收到了來自Cox的身份確認郵件,而發送的郵箱地址並未本人官號。
而Cox對這一解釋並不買賬,他說,自己的研究方向與以上論文並不相關,也未公開談論相關話題。他們的目的可能就是為了增加出版機會,或者獲取學術聲譽和經濟獎勵。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相關論文已經全部被刪除,涉事者也已經被開除。Springer Nature說,“沒有人會再與他合作,他也不會再參與發表任何學術論文。”
Cox表示,無論出於何種原因,該事件凸顯了學術出版監管的薄弱,反映出了在AI和計算機科學領域,論文發表規範的普遍缺乏,由此才導致許多論文未經嚴格審核就能夠在線發表。
學術不端事件頻出,如何撥亂反正
事實上,不僅論文署名亂象,論文抄襲、造假等不端行為在學術界也一直存在。據Retraction Watch數據顯示,2012-2015年間曾因學術不端撤銷了1000多篇論文。
近些年,相關不端行為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最近不論是國內國外,知名學者學術不端行為被頻頻爆出。那麼如何應對這一想像?
對於學術出版商業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新規對論文進行更嚴格的規範和審核。如Springer Nature研究誠信總監Suzanne Farley說,“我們面臨的根本挑戰是:幾十年來,論文發表一直以信任為基礎,但不幸的是,有一些個人和團體打算欺騙和濫用這種信任。”
據了解,許多論文在正式發表前都會提交到arXiv,而在這個階段並不會啟動同行評審機制。微軟、西北大學研究院Brent Hecht介紹稱:在沒有同行評審的情況下,論文合著者是論文質量的一種代表。
更重要的是,在審核方面沒有嚴格的規範。此次事件的出現,就在於涉事者沒有使用作者的官方電子郵件地址發送身份確認信息,卻通過了平台審核。
因此任何信任都需要一定的規範作為基礎,同時,維護學術界的公平、公正是每個學者的責任,而它最終受益的也是每一個人。
最後,借用Cox所說:“如果不想破壞公眾對同行評審的信任,此類事件真的不應該再發生。”
引用鏈接:
https://www.wired.com/story/ai-research-paper-real-coauthor-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