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需要“毅力號”登陸火星的三個原因
本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地將其最先進的火星車“毅力號”降落在另一顆行星的表面。“毅力號”是美國宇航局第五輛成功登陸火星的火星車,當任務結束時,它將耗資近30億美元。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全球經濟陷入困境,可以說現在是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最低迷的一段時間。我們為什麼還要在此刻將人類最好的科技資源投入到冰冷、荒涼、充滿輻射的“沙漠星球”?
如果你不明白為什麼NASA要讓一輛“傻乎乎”的沙丘車載著一架小型直升機進行長達1億英里的“旅行”。那麼下面三點原因,也許你需要知道。
脆弱的地球生態
有證據表明,火星和金星這兩顆離我們最近的行星,曾經適合居住。但是今天,它們都成為了生態極其惡劣的地方。
“毅力”號降落在Jezero火山口,那裡曾被認為是一個流入火山口湖的大型河流三角洲的所在地,這樣的環境很有可能曾經誕生過生命。
但是因為某些原因,火星失去了大部分大氣層,變得乾枯,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寒冷、不適宜居住的世界。
火星的生態環境,由好變壞的過程,值得我們去探尋。如果地球的兩個鄰居都因某種原因,環境從友好到惡劣,那麼我們從中探尋其原因,或許能避免地球“重蹈覆轍”。
我們把地球想像成一個充滿生命的大浮球,但現實卻更加脆弱。
從軌道上看,我們的星球上方有一條綠色的發光氧氣線,標誌著我們大氣的邊緣。這條發光的線揭示了我們星球的宜居帶的真正脆弱性。宜居帶不是整個星球,而是表面上的一個“小氣泡”,從海平面延伸到幾英里的高度,也不包括極地地區。
從這種角度來看,人們幾乎覺得這個泡沫很容易破裂。火星的泡沫會破裂,地球或許也會。
把握新一代技術革命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曾說過,我們做這件事(把人送上月球),並不是因為它很簡單,而是因為它很困難。
當然這並不是真實的理由,太空時代的阿波羅計劃,很大程度上是出於軍事和地緣政治的考慮。我們在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中浪費了大量的GDP(國內生產總值),這更多的是關於民族自豪感和經濟實力上的炫耀,而不是科學和探索。
但是通過進入太空,我們徹底改變了地球上的生命。
通訊、互聯網,有太多的技術變革都是從阿波羅計劃中延伸出來的。一開始是大國之間的技術較量,到如今已經改變了數十億人日常生活的無數方面。
探索火星需要通過無數工程和技術上的創新,我們從應對這些挑戰中學到的東西,可能會引發下一次技術革命,使50年的人類的生活超越我們現在所能想像的一切。
埃隆·馬斯克:地球並不安全
這個你已經聽過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想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城市,讓人類成為“跨星際物種”。
他有一種觀點,被很多人接受。他認為地球並不像它看起來那麼安全。大規模的太陽耀斑、彗星撞擊、核毀滅、環境崩潰,甚至是我們從未想過的災難,都有可能毀滅地球。
所以人類有一個“後備計劃”是很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