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機構已實現歸零存量結清壓力仍在
P2P網貸機構在2020年11月中旬實現了歸零。這意味著,曾經甚囂塵上,被奉為風口的P2P網貸退出舞台。P2P網貸機構歸零後,網貸業務遺存問題如何解決?曾經的網貸機構轉型之路又在何方?
網貸存量清退與業務剝離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P2P網貸業務的確已經停止了,存量清退的債務依然還是巨額的。”
顯然,網貸機構“歸零”並非終點,仍有大量的網貸業務存量尚待清退,尤其對於存有實力、需要轉型的網貸機構而言,存量的化解是前提。
“此前停業的大多數是一些小的或者是中的平台,包括部分爆雷的。現在最大的頭部平台也面臨清退,這些平台資產餘額相對比較大,涉及的投資人也相對比較多,在清退處理過程中,問題和矛盾也會相對突出一點。”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說。
2020年12月4日,上海發布了上海市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第一批聲明清盤退出且存量已結清網貸機構的公告,共146家。
不過,這146家聲明清盤退出且存量已結清的網貸機構並不包括目前兩家已宣布存量清退的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信也科技(原拍拍貸,NYSE:FINV)和嘉銀金科(原你我貸,NASDAQ:JFIN)。
另外也有像宜人金科(NYSE:YRD)將網貸業務剝離。2020年12月31日宜人金科發佈公告稱,與母公司宜信控股就業務重組達成最終協議,簡化公司業務線路,將公司定位為綜合性個人金融服務平台,停止宜人貸運營公司——恆誠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的經營業務。
根據宜人貸官方網站發布的2020年12月平台運營數據,截至2020年12月底,宜人貸借貸餘額為173.82億元,待收借款的出借人總數仍有14.1萬人。
清退困難仍在
“現在催收遇到了困難。雖然說有地方在做一些嘗試,但是效果也不是非常明顯。”黃震說道。
“對於大多數平台而言,唯一可能具有可行性的,是想辦法降低這些出借人的預期。”陳文表示,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政府不會兜底,最終能不能平穩退出,取決於平台跟出借人之間的博弈。出借人想要獲得足額的賠付,但從平台存量的資產情況看,足額又不切合實際,平台的股東也沒有承擔兜底的能力。
不過,黃震提到,目前有一個積極信號,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會議明確打擊各種逃廢債的行為。現在面向全社會,所有人要積極履行契約精神,建設誠信社會,所以打擊債務人逃廢債應該是國家可能會採取的行動。
在網貸機構的清退過程中,也不乏公安部門介入立案偵查。2020年以來,已有多家知名網貸機構遭到立案。
2020年7月4日,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的官方微博“平安上城”發布通報稱,上城區分局依法對微貸(杭州)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微貸網”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而就在6月,微貸網剛宣布退出網貸業務。
9月25日,北京市東城區政府網站顯示,針對P2P平台“愛錢進”出借人的投訴,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回復稱,目前愛錢進平台已被東城區公安分局立案偵辦,投訴人可持相關證據材料向公安部門報案。
2021年1月13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發布通報,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為保護投資人權益,懲治犯罪,深圳南山警方於2021年1月8日依法對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立案偵查。經全面收集證據,深圳南山警方對涉案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轉型網絡小貸與消費金融難度增大
“業務退出帶來一系列的壓力很大,很多平台還來不及考慮轉型。”據黃震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讓一些平台負責人目前焦頭爛額的是在清退中如何能夠全身而退。
他指出,只有極少數業務清零還不遺留問題的機構,才可能重新出發。
有關部門曾發文支持網貸機構轉型小貸公司。
2019年11月27日,《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83號文)出台。據83號文,網貸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有明確的資本金要求。對小貸公司的資本要求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其中,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小貸註冊資本不低於0.5億元;全國經營的小貸公司的註冊資本不低於10億元,而且,首期實繳貨幣資本不低於5億元,不低於轉型時網貸機構借貸餘額1/10的要求。
83號文發布後,確有多地網貸公司成功獲批轉型地方性小貸公司。例如2020年5月13日,廈門地方金融監管局同意廈門禹洲啟惠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有限公司與廈門海豚金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轉型為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1月15日,廣西金融監管局同意廣西林海互聯網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轉型為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
也有平台直接轉型成全國性小額貸款公司,且為網絡小貸公司。例如2020年10月,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批准同意新浪旗下的江西東方融信科技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依法依規轉型為全國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主要經營範圍為發放網絡小額貸款等。
2020年11月,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將絕大部分網絡小貸公司的經營範圍限制在了註冊地所屬省級行政區域,只有“極個別”網絡小貸公司在經過銀保監會批准後可以跨省經營,並且將直接由銀保監會負責監督管理和風險處置;提高了網絡小貸公司註冊資本門檻至10億元,跨省經營的網絡小貸公司註冊資本則不低於50億元;要求網絡小貸在開展聯合貸款業務時單筆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由此限制了網絡小貸公司通過聯合貸款可以放大的貸款規模。
“這肯定會對網貸機構轉型全國性小貸公司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如果按《意見》的標準執行,能夠成功轉型的網貸機構只會越來越少。” 中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新宇此前表示。
黃震指出,一般的網貸公司要在現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拿出實繳資金來很困難,所以很多平台基本上是放棄了。地方審批的小貸公司,現在條款修改後,已經開業的可能都要整改,“再轉的話可能性也比較小”。
另外,也有P2P網貸機構在轉型後開展消費金融業務,例如樂信當前的“樂卡”“分期樂”等主要產品聚焦於消費金融領域。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獲批設立了平安消費金融公司。
“消費金融公司因為是持牌金融機構,對於出資人董監高的審查也是要求非常高的,如果網貸機構要向這方面轉型,還得有銀行等作為發起人等,可能他們也很難達到要求。”黃震說。
陳文也指出,一開始,大家對於頭部平台轉型消金公司或者網絡小貸公司,都抱有一定期望,但現在來看,整個轉型難度也是比較大的,除了陸金所獲得一張消金牌照,其他的公司作為一個主要發起人獲得消金牌照的可能性都相對比較低一點。
網貸機構出路在哪
在上市的網貸機構中,除消費金融、網絡小貸外,助貸業務是重點主營方向。例如,第三季度財報中,信也科技和嘉銀金科都披露了其轉型進展。
2020年10月12日,信也科技發佈公告稱,截止到2020年9月,在監管指導下,基於保護出借人和借款人雙方利益的原則,已經完成存量業務的清零和退出。信也科技還表示,目前已經成功向助貸平台轉型。
嘉銀金科在第三季度財報中表示,網貸業務的清零標誌其已成功完成業務轉型,目前嘉銀金科已服務包括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等20餘家持牌金融機構。三季度中,嘉銀金科的機構資金佔貸款總額比重已達100%。
但黃震認為,監管對助貸業務要求越來越高,今後可能也會監管得很嚴。
2020年7月,中國銀保監會公佈《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對聯合貸款、助貸業務提出相應規範要求。8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將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調整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四倍為標準,最新的LPR的四倍為15.4%。此前上限為“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
“目前網貸公司轉型繼續做金融業務這一塊可以說是希望渺茫。”黃震指出。
他表示,目前網貸機構可以有三種類型的轉型方式:一種是轉型做客戶服務,幫其他的一些金融機構找客戶,後續的客戶管理等。第二,風控信審服務,一些平台已經開發出了互聯網大數據的風控平台或者軟件,就可能把這一部分跟金融機構合作服務。第三種變成純技術的服務,軟件或者數據的服務,往科技公司轉型。
對於網貸機構的未來,黃震認為,平台的實際控制人以及高管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做好保穩定保就業等相關的工作,不能放棄,不能逃避,做好內部員工的管控穩定、外部債務債權人理性平和的交流這些工作。
而在監管層面,黃震表示,監管部門可以適當給一些支持,讓網貸機構能夠有效對存量債務進行催收,特別是可以協調徵信部門、法院等,建立新型的網絡調節、網絡仲裁機制,以便存量債務催收。
“另外,可以嘗試建立新型的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進行有關債權的轉讓。”黃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