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能源車春節銷售火熱,Model Y下單等數月提車
新冠疫情影響下,牛年春節顯得格外特殊。外地人員響應號召“就地過年”,不少車企推出“新春不打烊”服務,往年春節少人問津的汽車銷售店今年卻人頭攢動,看車、買車的消費者絡繹不絕。
“Model 3下訂單3-5週後提車。Model Y現在下訂單大概5、6月份才能提車,其實只要在1月4日之後下訂單,提車基本上都是這個時間。如果4、 5月份下訂單,Model Y提車至少要等到10月份。”2月15日,澎湃新聞記者探訪了位於上海市中心的特斯拉體驗店,銷售人員王新(化名)這麼回答消費者詢問的提車時間問題。
排隊試乘Model Y的消費者(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崔珠珠攝)
國產Model Y於今年1月1日正式開售,長續航版與高性能版售價分別為33.99萬元和36.99萬元,較之前進口版的價格分別降低14.81萬元和16.51萬元。
遠低於預期的價格也讓國產Model Y成為繼Model 3之後的又一爆款車型,開售僅6天,交車時間便由今年1月份變成今年二季度,其火爆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大年初四,特斯拉體驗店裡已擠滿了前來看車的消費者。這個春節對王新來說比平時工作日都要忙,因為要接待更多前來看車的消費者。
特斯拉店內看車、買車的消費者絡繹不絕
“這幾天很多人下訂單,甚至比年前都要多。我們早就不統計一天賣多少台車了,沒意義。現在我們的銷售更著急地估計都是怎麼讓自己的客戶早點拿到車,可惜也沒任何辦法幫客戶插隊,只能讓客戶按照下訂單的時間排隊等。”王新說。
消費者正在試乘特斯拉
國產Model Y的火爆好像也並未讓上市許久的國產Model 3銷售遇冷。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起售價24.99萬元,比Model Y入門款低整整9萬,如此大的差價也意味著兩者有著不同的消費群體,Model Y對Model 3的銷售擠壓有限。
Model 3前看車的消費者
據王新介紹,目前店內Model 3和Model Y的銷量比例大約為4:6。“銷售一般也不會特意推薦客戶去購買某個車型,主要還是看客戶自己的預算和需要。如果不是家庭用車或長途旅行特別多,Model 3其實是個很好的選擇。”
面對如此大的客流量,王新所在的店幾乎所有銷售都選擇留店加班。“大家都是自願留下加班,我們做銷售的主要靠提成,多賣車收入才能更高。現在這麼多買車的客戶,大家當然願意加班。”對於留滬加班的員工,該店經理表示均可正常享受國家規定的加班補貼。
不只是特斯拉,造車新勢力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店內也有不少消費者。這兩家公司的銷售人員均表示今年春節汽車銷售異常火爆,訂車的消費者比平時都要多。
蔚來體驗店內消費者正在試乘蔚來汽車
2月10日,上海市政府最新公佈《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新辦法明確個人用戶名下沒有使用上海市專用牌照額度註冊登記新能源汽車的,可以繼續免費申領新能源專用牌照額度。該辦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2021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間,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申請專用牌照額度,仍可按照本市上一輪新能源汽車政策辦理。
王新及蔚來、小鵬店內的銷售均表示,新辦法公佈後讓不少本在猶豫的消費者放心地去選購新能源車。
“年前有部分客戶擔心購買新能源車後政府不再發放免費牌照,所以就在觀望。新辦法出台後,年前這部分觀望的消費者果斷下單,這也是購車人群增多的一個重要因素。”王新說。
除了牌照,也有不少消費者受身邊人群影響選擇新能源汽車。“身邊朋友購買的就是新能源汽車,開過後體驗還不錯,也讓我下決心來購買新能源汽車。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續航也挺高的,充電也很方便,加上電費比油費低,感覺買新能源車比燃油車更划算。”消費者趙風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相關閱讀:
新能源車銷量大比拼:誰在圍毆特斯拉,誰不配擁有姓名?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周繼鳳
編輯| 金璵璠
2020年,無疑是新造車行業的黃金之年。一個數字可以佐證,這一年,中國賣出了10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同比增長20%。
增長20%意味著什麼?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汽車生產與銷售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和1.9%。相當於,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車,不僅逆勢生長,還遠遠跑贏了大盤。
2020年10月,Model 3降到30萬元以下時,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形容這是國內汽車市場的“滅頂之災”。但事實是,特斯拉繼續在10月初沿用降價刀法,而2020年整個下半年,其他造車選手都活得好好的,市場反而出現了越來越多銷量爆款。
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2020年1-12月份排行榜榜單單位/ 輛來源/ 乘聯會
從乘聯會發布的銷量榜單來看,特斯拉Model 3銷量遙遙領先,成為當之無愧的全年銷量冠軍,但整個市場不是特斯拉一家通吃,甚至出現了能與之較量一二的產品,出自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拉動市場增長的核心力量還有微型電動車宏光MINI。
美團CEO王興曾在2020年年初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這樣預測:基本呈現3+3+3+3,3家央企是一汽、東風、長安,3家國企是上汽、廣汽、北汽,3家民企是吉利、長城、比亞迪,3家新勢力是理想、蔚來、小鵬。
可以肯定的是,格局未定,故事遠沒有結束。一方面,續航、充電、自燃風險這些最棘手的問題尚未解決,與此同時,互聯網巨頭也覬覦已久,蘋果、阿里、百度等巨頭在2020年下半年傳出明確要造車的消息,其他手裡有資源、有資金、有野心的巨頭,也都在跑步入場的途中。
2020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戰況如何,為何是特斯拉和被吐槽為老年代步車的宏光MINI共同承擔起了拯救車市的任務?未來兩到三年,勢必還有很多硬仗要打,玩家們拼什麼?本文從戰況最激烈的中高端和起量的低端市場來分析。
2020年雙王:特斯拉和宏光MINI
2020年,一個最大的變化是,街上跑的新能源車多了起來;你突然發現,身邊總有人在考慮甚至正在購買特斯拉的車或股票;你甚至能叫出一些新能源車的品牌名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認新能源車了。
從乘聯會的這一張2020年的零售銷量榜單中,能清楚地看到這一年新能源車市的變化。由於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是以發展純電動車為主,混插為輔,這裡我們主要討論純電動車的情況。
毫無疑問的是,2020年是特斯拉銷量與市值齊飛的一年。特斯拉旗下的Model 3在2020年年初才進入中國市場,但不影響它的實力,在國內全年賣掉了13.7萬輛,穩居新能源汽車銷冠。至於市值方面,美國時間2021年1月7日,特斯拉以7735億美元的總市值,超過豐田、通用汽車,馬斯克則以1948億美元的身家超過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成為全球新首富。
特斯拉Model 3來源/ 特斯拉官網
但在中國,特斯拉並非沒有對手,緊隨其後、排名第二位的宏光MINI同樣表現亮眼。2020年7月底,宏光MINI剛上市20天,銷量就超過了1.5萬輛。此後連續四個月,宏光MINI一直在銷量上吊打特斯拉,蟬聯國內新能源銷冠,甚至直接幫助其背後的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拿下了國內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市場過半的佔有率。
乘聯會還點名,特斯拉和微型電動車的宏光MINI成為拉動市場增長的核心力量。
宏光MINI來源/ 五菱官網
一邊是定位中高端,最低版本定價在24.99萬元的特斯拉,另一邊是最高價不過3.88萬,沒有安全氣囊、被吐槽為老年代步車的宏光MINI,定價、定位、消費人群差距如此大的二者,怎麼就承擔起了拯救車市的任務?
我們以價格區分,把新能源車劃分0-10萬、10-20萬、20萬以上三個檔位。全年零售銷量排行榜中,除寶馬5系PHEV外,剩下的純電電動車大多集中在低檔位和中高檔位,0-10萬的包括宏光MINI、歐拉R1、奇瑞eQ,以及20萬以上的中高端車蔚來ES6、理想ONE、比亞迪漢EV、特斯拉Model 3,拿下了絕大部分份額。10萬-20萬之間檔位市場相對冷清。
歐拉R1來源/ 歐拉官網
正如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所說,“傳統車市場是’紡錘型’結構,中間價位的車較多,低端和高端車較少,但新能源汽車則相反,是一個’啞鈴型’市場,即市場集中在高端和低端領域,中間價位的市場會比較小。”
中高端:戰況最激烈
先來看搏殺最激烈的賽道——中高端市場。
按照乘聯會的定義,以起步市場指導價劃分,大於等於30萬元以上的車型為高端車型。一般市場認為,20萬左右價位屬於中端車型。
必須得承認,中高端的電動車並不好賣,因為這個價格可以買BBA(奔馳、寶馬和奧迪)了,三四十萬可以入手中高端車型,20萬元可以選擇入門級車型。
但特斯拉的入局改變了局面。一位家裡已經停了兩輛BBA的車主,買了Model 3之後的感受是“真香”:“這錢花得很值,一秒提速,每個月軟件更新升級,還不用去加油、不用去保養,現在出行基本靠特斯拉。”
一位B站UP主,也是特斯拉Model 3車主,他稱自己推崇特斯拉是因為:“特斯拉的品牌調性是跨越階級、跨越地位的。普通打工人覺得特斯拉好,一些大企業家、金融鉅子也覺得這車很有品味,如果你是特斯拉車主,你很有可能和福布斯前50的富豪擁有同款座駕。”
汽車分析師張翔這樣解釋20萬元以上的價格區間的消費者的需求:這些消費群體主要以“換購”和“增購”為主。也就是說,這些人家里至少停了一輛BBA。這類消費者一般都是三年或者五年就換一次車,換車和增購其實是為了獲得新鮮的駕駛體驗。
李想曾在微博表示,理想ONE排名前三的用戶群是BBA三個品牌的車主,以增購為主,緊隨其後的是VTH(大眾、豐田、本田)的車主,以換購為主。
說白了就是,過去選擇有限,現在有得選,人們開始願意以油車的價格去購買一輛電動車了,關鍵是,得讓這錢花得值,科技感、智能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尤其隨著特斯拉入華、品牌知名度提升,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也許在寶馬7系8係等接近百萬的豪車面前,電動車不具備競爭力,但在二十萬到四十萬區間的入門級BBA面前,中高端電動車反而是有不少優勢的。
譬如續航里程,標準續航版的特斯拉Model 3已經達到了468公里,正奔著1000公里的目標前進;在加速性能上,Model 3綠燈起步時秒殺傳統燃油車;科技感十足,如今的智能電動車已經做到了軟件控制硬件;而且售後相比於普通燃油車要好不少……乘聯會的數據也顯示,在二三十萬的價格區間,傳統豪華品牌的競爭力正在下降:奧迪A4銷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7.7%,奔馳C級同比下降3.8%,沃爾沃S90也同比下降了17.4%。
而特斯拉銷量大漲,實際上也激發了國內本土高端電動車的需求。招商證券國際就在研報裡指出,從需求端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特斯拉效應升溫,人們對電動車的認識加深,接納度提升。這也間接帶動了本土電動汽車高端車型銷量的增長。
就目前來看,國內造車新勢力是最先入局開始挑戰中高端。蔚來的首輛車型ES8直接進入到了50萬元大關;小鵬P7與威馬EX6,全面進入到25萬元左右的區間;理想只出了一輛車,但還是把起步價定在了30萬以上……“沒辦法,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很難和20萬以下的油車競爭,如果往高端走更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張翔對深燃表示。
看到造車新勢力的成績,傳統車企也開始虎視眈眈起來。過去在燃油車領域,國內的自主品牌的大部分車型徘徊在中低端,甚至沒能突破20萬元的天花板,現在也開始瞄準新能源車的中高端領域。2020年11月1日,上汽通用五菱上市了旗下五菱凱捷四款車型,定位高端;12月,上汽、張江與阿里聯合打造智己汽車定位中高端;最近,東風汽車又推出了嵐圖FREE,定位中大型SUV……
比亞迪是少數自主品牌衝擊高端且成功的典型。比亞迪2020年7月份開始交付高端車漢EV,直接對標Model 3。漢EV補貼後起步價定為22.98萬元,續航里程都在500公里以上,長續航版甚至超過600公里。如今漢EV,在全年銷量排行榜上也榜上有名,全年賣出了2.8萬輛的好成績。
而價格顯然成了撬動銷量的有力武器。
蔚來EC6在新車發佈時,甚至沒有敲定價格。蔚來創始人李斌直接說,EC6和Model Y是直接競爭關係,定價的時候蔚來會參考Model Y。
等到2020年中旬,特斯拉公佈了其國產緊湊型SUV——Model Y的預估價,長續航版48.8萬元,Performance高性能版53.5萬元。蔚來這時才敲定了自家SUV的價格36.8-52.6萬元。
萬萬沒想到,2021年新年年初,特斯拉直接開啟了價格屠夫模式, Model Y長續航版售價33.99萬元,直降14.81萬元,高性能版更是直降16.51萬元,售價36.99萬元。在價格上直接碾壓對手,殺傷性極大,“侮辱性”也不小。
但特斯拉入華引發了“鮎魚效應”,激起了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鬥志。理想ONE和蔚來ES6,不但進了乘聯會的2020年零售銷量榜單的前十名,在高端SUV排行榜也榜上有名。
高端SUV排行榜2020年1-12月份零售銷量榜行榜榜單單位/ 輛來源/ 乘聯會
最重要的是,中高端電動車是典型的價值型細分車市,車賣得貴,必須得靠品牌和定位才能立足。靠著切入中高端,造車新勢力三兄弟銷量成績不錯,因為逐漸找到了品牌定位和目標人群,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形象。
理想經歷了初期的諸多次試錯後,才最終切入了30萬級別三排純家用SUV這個細分賽道。儘管只有一輛車,價格在30萬以上,全年交付了3.26萬輛;
小鵬則以緊湊型SUV和轎車為主,主打性價比、續航能力,以及智能駕駛技術,全年交付了2.7萬輛;
蔚來則仿效特斯拉,先生產出高端車,將品牌定調於高端,主要核心優勢在於用戶體驗,目標客戶是消費能力較強的中產階級,車輛均價已經達到了35萬,這一年,蔚來汽車累計交付4.3萬輛新車。並且號稱堅決不降價,最近發布的轎車起售價已經高達44.8萬元,直接對標寶馬5系。
低端起量,中端冷清
我們再來看10萬元以下價格區間的低端車市場。10萬元以下的電動車多為微型電動車,指A00、A0級純電動車型,在2020年新能源車的銷量排行榜上佔了三個名額,分別是宏光MINI、歐拉R1、奇瑞eQ 。
“10萬元以下的車型,目標人群以工薪階層為主,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面臨限行限購的工薪階層。這些人群或是首購或是增購,但共同的訴求是便宜、方便代步。 ”在張翔看來,低端電動車市場的需求一直存在,只是此前沒有合適的產品而已。
同樣花7萬塊錢買新能源車,幾年前,只能買到續航160公里的北汽新能源EC,如今不少車企為了以價換量搶占市場,這個價位的選擇變多了。比如,歐拉黑貓2021款豪華型,續航里程翻了一倍,還多出了六氣囊、車身穩定係統和主動剎車功能,顏值也更高;奇瑞新能源小螞蟻eQ1女王版,續航里程為301km,補貼後售價也不過7.88萬元;長安新能源奔奔E-Star補貼後售價為6.98萬元起……
新能源車的價格甚至可以下探到5萬元以下,2020年連續四個月蟬聯國內新能源銷冠的五菱宏光MINIEV就是典型代表。目前宏光MINI共有三款車型,分別是2.88萬元的輕鬆款、3.28萬元的自在款和3.88萬元的悅享款。因為對成本端的把控,拿出了足夠低的價格,宏光MINI年銷超過12.7萬輛,單日銷量最高突破了2000輛,創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記錄,多次吊打特斯拉坐上國內新能源月銷冠寶座。
對比20萬以上的中高端市場,和10萬以下的低端市場,10萬-20萬這個價格區間的市場,則相對冷清了許多。
來源/ Pexels
張翔告訴深燃,選擇10元-20萬價格區間的消費者大部分是首購,購車解決家用出行問題,且沒有餘錢增購或者換購其他類型的車,因而即便選車也多是考慮燃油車。他稱,這個區間是汽車消費市場中最大的戰場,但車企的新能源車往往避開這一價格區間,即便是有產品,成績也不亮眼。
在10-20萬元價格區間內的熱門電動車中,有比亞迪秦EV、廣汽Aion S、 威馬EX5、小鵬G3,而比亞迪秦EV、廣汽Aion S面向B端市場為主, 威馬EX5 、小鵬G3等還遠沒有成為銷量亮眼的車型。
究其原因,張翔認為,依舊是新能源車未能真正打入出行的核心領域。儘管2020年尤其是下半年間,市場對新造車的討論已經達到了頂峰,但被更廣大的、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廣為接受還需要時間。
2020,轉折之年
一位工信部的負責人給出一組數據:2020年,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高達60%。
也就是說,市場的拐點發生在2020年。
首先是,補貼沒那麼多了。而且車企要想拿到補貼,必須得造出符合要求的車,譬如在續航里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等技術指標上達標。
特斯拉,也來了。特斯拉剛一進市場便一騎絕塵,“比你性能好還比你便宜”,不講武德地吊打了一眾“小弟”。特斯拉剛剛開始把Model 3降到30萬以下時,有分析師對深燃分析稱,“現在說’給造車新勢力滅頂之災’還太早。特斯拉並沒有發展到大量擠占市場的程度,而且市場需求是多元化的。”
來源/ Pexels
在另一位汽車領域投資人看來,特斯拉入華,有點像當年蘋果入華,其實加速了大眾對行業的認知和接受。“在用市場換行業技術升級的大背景下,對每一家造車新勢力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關鍵看能不能夠找出符合自身的路線,拿出更符合用戶定位的產品。”
行業裡突然冒出來高分優等生,差生們變得越發顯眼。在缺錢、政策退坡疊加疫情的影響之下,那些悶頭造車不看市場的、只顧騙補的、沒能熬過量產的企業,被時代拋棄得悄無聲息。2020年短短幾個月時間,被曝出資金斷裂、欠薪、停產等問題的企業不少於十家。2020年,也被認為是新勢力造車企業的倒閉之年。能撐得過去的,日子也捉襟見肘,一些依靠B端市場打天下的車企,比如北汽新能源2020年全年只賣了2.59萬輛,和去年相比減少近80%的銷量。
在領頭羊特斯拉最近市值突破8000億美元、超越Facebook成美國第五大上市公司,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交付量爆發、市值躋身全球車企市值前20的當下,不論行業裡是否有泡沫,不管2020年是不是彎道超越燃油車的關鍵一年,可以確定,越來越多的玩家意識到“再不加入就晚了”。
比亞迪、長城、吉利,還有上汽、一汽、東風等都開始規劃新造車的路線,甚至準備成立全新品牌,拿出更多的資源和技術支持新能源業務。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甚至通過微電影發問“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2021年)嗎?”
BBA等豪華品牌此前對新能源車可以說不屑一顧,推出的產品屈指可數,僅有寶馬iX、奔馳EQC、奧迪e-tron,但消費者很難買單,銷量非常慘淡。2020年,BBA等豪華品牌意識到傳統車企的打法在新能源車領域行不通後,有了更明確的電動化產品線規劃。
搖擺不定的互聯網巨頭也在2020年年底全部跑步入場。
未來兩到三年,新造車一定是一個高速擴容的市場,那麼拼什麼?“新造車最終拼下來,硬件條件都會差不多,都會採用相同的供應商來集成硬件,但誰家的軟件系統做得好、生態系統做得好,誰才有優勢。”張翔表示,以後智能汽車比拼的主要是軟件、生態系統和服務。
首批特斯拉國產Model Y交付車主普遍考慮價格
作者:錢童心責編:寧佳彥
1月18日,特斯拉中國製造Model Y在上海世博特斯拉中心、上海向陽特斯拉中心、上海森蘭交付中心正式開始交付。這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繼中國製造Model 3後,第二款面向中國用戶生產、交付的車輛,標誌著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中國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7.3%。在去年12月份中國生產的280.4萬輛汽車中,新能源汽車為23.8萬輛,同比增長近56%。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不僅是中國首個外資整車製造項目,也是特斯拉首個海外生產基地。隨著特斯拉產能的擴大,未來特斯拉在中國將需要投入更大精力,加強基礎服務和充電網絡建設,推動電動車在中國的普及。
全球產能大幅提升
第一財經記者在上海世博特斯拉中心的交付現場了解到,首批交付的Model Y均為長續航版本,總共交付數量約數十輛,為小批量交付,大批量交付仍需等待一段時間。特斯拉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特斯拉中國製造Model Y將在中國各城市陸續開始交付,以最快的速度將車輛交付到用戶手中。”
中國製造Model Y長續航版續航里程最高可達594公里,在V3超級充電站充電15分鐘,即可補充最多約250公里的續航電量。
今年1月1日,特斯拉公司宣布,中國製造的全智能中型SUVModelY和全新Model3將於1月起正式交付,中國製造ModelY分別為長續航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兩個版本,售價33.99萬元起。另外,Model 3的交付也將於近期進行。
2020年特斯拉成為全球汽車市場上的一枝獨秀。去年11月,特斯拉中國電動車的銷量突破了2萬輛。自特斯拉首輛中國製造Model 3交付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超過700%。
根據特斯拉方面去年公佈的數據,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已經能達到年產25萬輛的水平,並從去年11月開始就陸續向歐洲市場出口中國製造電動車。隨著Model Y開始量產,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第一財經記者從特斯拉的某家二級供應商方面了解到,特斯拉今年上海工廠電動車產能預計將達到50萬至60萬輛。對於這一數據,特斯拉中國方面未向第一財經記者予以證實。不過根據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上一季度財報發佈時的說法,特斯拉今年全球產能預計可以最多達到100萬輛。
特斯拉全球的產能也在不斷擴大。該公司不僅在得克薩斯州開建美國的第二座工廠,還在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開建全球的第三座超級工廠,期望佔領未來歐洲電動車市場的更多份額。
但特斯拉在歐洲仍然面臨強大傳統汽車巨頭的競爭。為了實現歐洲的減排目標,歐洲車企都在加速推動電動車的發展。德國三大汽車巨頭寶馬,戴姆勒和大眾汽車最新公佈的銷售數據顯示,2020年三家公司的電動汽車銷量幾乎翻了三倍,合計達到近60萬輛,超過特斯拉在全球的銷量。
奧迪的全新電動車Q2 L e-tron將成為首款僅在中國銷售的SUV電動車,新能源補貼後的售價為22.68萬元至23.73萬元。奧迪還計劃在2021年底前,在中國推出6款新車型。
解決消費者“購買焦慮”
第一財經記者在Model Y交付現場採訪時注意到,大多數訂購Model Y的車主都是熱愛科技的年輕消費者。他們未必有著很高的收入,但是對新興的科技產品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拿到上海首輛Model Y的車主唐女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認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出行趨勢,它更加節能環保。之前特斯拉的價格壁壘是我們中產收入層的一個障礙,但是現在Model Y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降價,這樣的價格讓我們這樣的人群更加能夠接受。”
首批提車的車主大多數是和唐女士一樣,在2020年的8月份和9月份通過特斯拉官網預訂Model Y的,但也有為提車等待更長時間的車主。
車主李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在2019年底特斯拉官網上剛發布Model Y時就已經下單,當是的定金是2萬元人民幣。李先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看好特斯拉的國產化,一開始就相信在國產化率提升之後,特斯拉的價格會進一步下降。”
通過採訪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價格是Model Y車主普遍考慮的一個因素,更低的價格能夠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人群。而特斯拉的價格策略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特斯拉在中國主打20萬元至30萬元區間的中檔車型,有望佔據最大一部分消費者人群。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汽車製造行業專家劉湘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萬至30萬元的中檔車型是最受一、二、三線城市中國消費者歡迎的,特斯拉也在不斷從成本、盈利和定價中找到平衡點,它們在市場上一步步地實踐探索,試圖以最合適的價格打入市場。”
劉湘平認為,特斯拉之所以能夠把國產電動車的價格降到目前一個較能為消費者接受的水平,是因為一方面它在成本、管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是對價格不斷試水之後所達到的一種平衡。但是除了價格之外,質量和產量也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羅蘭貝格在最新公佈的一份《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探測》報告中稱,全球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興趣正在大幅提升,50%的潛在購車者考慮購買電動車,這一比例去年同期僅為40%。同時消費者的購買意向已經轉化為電動車銷量的實際提升,而特斯拉仍然是目前最熱賣的電動車整車企業。
而除了價格以外,大部分對電動車持觀望態度的消費者最大的疑慮是電動車的充電問題,這也是目前所有的電動車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對此,特斯拉也在著手加大充電設施的投入建設。
截至目前,特斯拉在華建設開放的超級充電站已突破720站、超級充電樁突破5700個。其中上海共擁有86座超級充電站、超過880個超級充電樁,搭配48座目的地充電站,這些充電設施往往位於核心商圈、酒店、景區等熱點區域。
此外,特斯拉還正在上海投資4200萬元,建設一座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超級充電樁工廠,並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投產,初期規劃年產10000根超級充電樁,主要為V3超級充電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