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冰冰拜年、給王一博伴舞:央視春晚機器牛走紅
一家科技企業的智能機器人,竟悄然成為了春晚保留的科技節目。而且還是央視春晚欽點的那種。牛年來臨之際,一群來自深圳的“拓荒牛”四足機器人,便登上了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與劉德華、王一博、關曉彤一起表演了創意節目《牛起來》,這也是它們在全國人民前的首次亮相。
來欣賞一下它們“旋轉,跳躍,我不停歇”的曼妙舞姿。
而製造這些“拓荒牛”四足機器人的公司優必選科技,已經是第四次登上春晚舞台。
眾所周知,央視春晚導演組對於節目的要求極高,質量把控也是極為嚴格。這家企業的機器人為什麼會如此受到春晚青睞?
能上春晚的機器人,擁有怎樣的“功底”?
作為登上春晚的“演員”,外在形象必須過關。
本次登場的“拓荒牛”四足機器人,站立身高83cm,自重60kg,負載15kg,以深圳特區“拓荒牛”為設計原型,身著中國紅及祥雲圖案,加上炫彩燈光條,在融合傳統元素的同時,還呈現出酷炫的科技感。
昂首挺胸,奮蹄向前的“拓荒牛”四足機器人,“牛氣沖天”勢不可擋。其背後蘊含了一系列優必選科技自主研發的硬核技術:高性能實時主控系統、力控伺服驅動器、全動力學優化算法、激光雷達定位導航算法……其中涉及的申請專利超2500件。
再來欣賞下“演員們”的舞姿。
無論是點頭,還是扭肩,動作連貫得可謂是一氣呵成。
伴著節奏感十足的音樂,嗯!是有種“左手畫個龍,右手畫彩虹”的魔性感了。
教人類舞蹈初學者尚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這些機器人又是如何做到如此“整齊劃一”的呢?
主要難點有二。
難點一:力控關節
要具備優美、連貫的肢體表現力,關節的靈活運用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拓荒牛”機器人能夠做出高難度動作,也是歸功於此——共有16個自由度:
每條腿3個自由度(共計12個)
頭部3個自由度
尾巴1個自由度
在擁有如此多的自由度下,能讓“關節”精準地輸出位置和力矩,力控伺服驅動器 便是核心。
簡單來說,就是機器人身上的每個伺服驅動器,在接收到指令之後會做到實時響應;多個伺服驅動器“協同運行”,便可以讓機器人靈活運動起來了。
從硬件構成來看,伺服驅動器主要包括了電機、減速器、碼盤和力矩反饋單元等。
而這次針對“拓荒牛”的表演任務,對伺服驅動器各個硬件的選型,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為此,優必選科技利用正反驅固有頻率匹配和慣量匹配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優必選科技在去年10月才剛剛研發出來的兩款力控關節。與現有四足機器人產品不同,“拓荒牛”四足機器人採用通用力控關節,同時滿足高精度高帶寬力矩控制、較大的力矩/質量比,未來能夠在優必選其它機器人產品上作為腿部和手臂關節使用。
難點二:步態算法和定位算法
從舞台上“拓荒牛”的表演中不難看出,大型四足機器人在台上不僅要快速行進,而且還要完成高難度動作,這就需要高動態運動控制算法,來實現給定軌蹟的跟踪。
得益於優必選科技早前對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的研發基礎,即“基於優化的全身運動控制”算法軟件庫,使得此次對於“拓荒牛”機器人的算法研發工作,並不是“從0到1”的過程。
工程師在Walker的動力學模型基礎上,替換為適用於四足機器人的模型。
除此之外,還根據舞蹈的動作命令,利用軟件庫實時求解出各個關節所需要的力矩。
定位也是算法層面的另一個難題,畢竟人類演員彩排時,對演員舞台的“定位”也是非常重視的。
為此,工程師們針對舞台現場的特點,優化了激光雷達建圖定位算法,建立了舞台的3D地圖,解決了這一問題。
與此同時,在高性能算力的支持下,這些複雜的算法能夠控制在1kHZ下實時完成。
除了上述的兩個難點之外,還有一個“隱形”的困難,那就是時間。
優必選科技2020年初開始研發四足機器人,在2020年底收到央視牛年春晚導演組對於大型仿生牛四足機器人的需求,約20名軟硬件技術研發工程師,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點。
能夠在如此之短的時間裡,滿足春晚導演組的高要求,原因很簡單:
是“老司機”了!
這不僅僅歸功於技術層面的積澱,還受益於多次亮相春晚積累的經驗。
在2016年春晚上,540台Alpha機器人帶來了集體舞蹈表演,星際既視感滿滿。
2018年,優必選科技又派出狗年特別版機器人Jimu汪汪組隊“熱舞天團”。
2019年,優必選科技6台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與演員同台表演歌舞《青春暢想》。
但對於智能機器人來說,只會“演出”,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舞台之下,智能機器人的高光時刻
機器人技術作為20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其初衷應當是不變的,即服務於人、提高效率。
真正屬於它們的高光時刻,應該體現在為人類提供服務。
從整個行業來看,我國機器人主要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
目前,佔比最大的還是工業機器人,為84%;其次是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佔比分別是11%和5%。
對於四足機器人的應用,優必選科技表示,目前還處於研發階段,未來可以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科研教育、商業服務、安防巡檢等領域落地應用,與公司其它機器人一起,為各行各業提供智能化的服務,實現“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的使命。
無論是四足機器人“拓荒牛”、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亦或是編程教育機器人“Jimu汪汪”等,在春晚上亮相,不僅提供了一場科技的“視覺盛宴”,同時也讓過去看起來遙不可及的智能機器人走入大眾視野。
這也同時反映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機器人更是從工業界開始逐漸步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疫情期間。
過去一年,中國的科技抗疫經驗為全球抗疫鬥爭注入信心。從疫苗、檢測試劑的研製,到人工智能、機器人、5G 技術等前沿技術的實踐應用,中國創新科技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而智能機器人成為抗疫過程落地最快、應用最廣的AI應用。
在醫院等應用場景中,智能機器人可以提供口罩檢測、測溫、消毒等服務,大大降低人類感染病毒的概率。
科技抗疫的背景下,“無接觸式”需求的萌生,讓智能機器人的價值得到了最大化的體現。
中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企業不僅在國內展開抗疫行動,還將中國智慧帶到海外,助力全球抗疫。
例如優必選科技在去年馳援了包括韓國、日本、比利時、西班牙、沙特、迪拜、幾內亞等在內的14個海外國家和地區,防疫機器人提供無接觸測溫、導診諮詢、口罩檢測等功能,覆蓋9大高危場景。其最新研發的紫外線消毒機器人ADIBOT淨巡士,近期也在美國特拉華州的學校應用,進行精準消毒,保障校園安全。
這些智能機器人,在關鍵時期承擔了高風險“重擔”,成為抗疫期間的科技助手。
而“疫情”之後,如何持久地推動智能機器人落地成為考驗機器人企業的關鍵問題。
因此,如何更全面、更實際、更深入地去落地,是整個行業最為關注的話題。
智能機器人這條路,接下來該怎麼走?
智能機器人除了在抗疫期間發揮重要作用外,其實,很早便在其他各種領域有所應用。
例如我們可以在城市規劃館、政務展廳、黨建中心等場景中見到智能機器人的身影。
△ 優必選Cruzr(克魯澤)在嘉善新城規劃館擔任智慧導覽員
雖然智能機器人的發展已然有了“百花齊放”的趨勢,但這種發展模式是否正確?還是更應該聚焦在某個關鍵領域?
對此,優必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劍表示:
目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還處於初級的階段。在這個情況之下,每家公司都在探索新的市場,沒有一個標杆可供參考,完全靠自己摸著石頭過河,所以任何領域有需求時,我都得去主動接觸,如果這個需求可以承接,並且有機會繼續深入,直到把垂直領域全部吃透,才有大概率形成一款客戶剛需的產品。
但好在我們目前在不斷地聚焦,經過了大概十幾個行業的不斷探索之後,我們會聚焦2 到3 個或者3 到4 個行業應用場景。這就是我們公司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把公司的核心技術比作一條河流,沿著它,有些地域能夠孕育生命,而後逐步發展壯大成文明。
人工智能教育,便是優必選科技成功探索的領域之一。
憑藉雄厚科技實力及教研資源,優必選科技推出了基礎教育校內、基礎教育校外、高校教育三大教育解決方案,探索專業的人工智能教育。
具體而言,包含了人工智能課程、師資培訓、活動競賽、空間建設、軟件平台等內容。
目前,優必選AI教育業務所覆蓋的國家多達40個,有約150萬名學生通過它來學習AI。
在國內,2020年年初,優必選科技人工智能教育落地山東濰坊44所中小學。
同年6月起,優必選科技與餘杭區教育局合作,為全區96所中小學、約33000餘名中小學生提供AI課程、競賽、實踐等學習機會。
同年7月起,優必選科技為廈門市100所學校,提供一整套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各年齡階段的人工智能教育解決方案。
而且在“新基建”的大勢之下,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技術的投入,還需要人才的投入。
行業專家指出,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戰略任務肯定要由教育來承擔,這是新基建機遇下賦予教育的重要使命,人工智能教育是新基建的基石。
不難看出,無論是立足整個智能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還是具體到人工智能教育領域,優必選科技選擇的都是以智能機器人為載體,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深入行業的打法。
基於這樣的戰略,除了人工智能教育,優必選科技還在智慧物流和智慧康養等領域進行佈局。
或許,這正是央視春晚4次“點名”優必選科技的原因。
亮相央視春晚的背後,不僅體現了技術實力,還折射出以優必選科技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前提下,成功探索出智能機器人落地應用的發展之路。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企業憑藉開拓創新跑出“加速度”,構建以技術為核心的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