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為何取名為“火”,原來都藏在五行里
就在除夕前,“天問一號”進行近火制動,經歷了約7個月的飛行後,中國探“火”的征程即將正式開始!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圍繞太陽的軌道比鄰位於地球之外。朋友們想必都知道火星上沒有“火”,那麼這顆星球為什麼起名為“火”呢?
天問一號的外觀藝術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每當人類仰望星空,總有一顆紅色的星球
問到這個問題,很多回答都會提道:火星看上去是紅色的。識別火星深紅的色澤並不需要高端天文望遠鏡,一年中,在任何一個晴朗的夜晚,我們都可以用雙筒望遠鏡看到這顆紅色的星球。
火星在不同文化中有各種各樣的名字。
埃及人稱它為“desher”,即“紅色星球”。古希臘人由火星的紅色聯想到鮮血,把火星稱為戰神阿瑞斯(Ares)。古羅馬人繼承了希臘人的神話,將其稱為戰神瑪爾斯(Mars),Mars也正是現在英語當中對火星的稱呼,並且英語中春天開始的三月“March”也是源自瑪爾斯。北歐神話裡,火星是戰爭與勇氣之神提爾(Týr)。
還記得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嗎?
2011年,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計劃搭乘俄羅斯火箭的便車前往火星,結果不幸失敗。“螢火”這個名字就是取自火星在中國古代一個正式的稱呼——“熒惑”的諧音。據古籍記載,火星呈紅色,熒光像火,且火的亮度常有變化;而火星在天空中運動,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又從東向西,情況復雜,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叫它“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而在“螢火一號”的名字中,我們仍可以感受到一股面向太空探索的“中國式浪漫”!
火星為什麼一副“火”的模樣?
好好的一顆星球,怎麼就紅了呢?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火星微紅顏色是由以紅赤鐵礦形式存在的氧化鐵或三價鐵造成的。我們生活中都接觸過鐵鏽,如果我們觀察一些廢舊的水管,就可能看到一層暗紅的表層,這就是來自鐵的氧化物的顏色。
地球上同樣有許多銹紅色的岩石,科學家認為它們的形成需要氧氣,而氧氣源於生命。例如,在西格陵蘭島上發現的有38億年曆史的條狀鐵層,對應了光合藍菌興衰的生長周期。
美國一直對尋找火星生命非常感興趣,但至今火星上沒有生命存在的證據。那這些氧從哪兒來呢?有學者認為可能來自水,畢竟許多科學家推測並相信火星上的痕跡意味著它曾經有水,或者說現在也可能有水。
五行屬火,中國文化中“火星”
回到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火星,大家平時應該有留意過,幾個著名的大行星,名字是“金、木、水、火、土”,正好對應著中國古代哲學中常提的“五行”。
為什麼在古代中國,星星的名字會跟五行掛上鉤?
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於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占蔔等方面。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
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尚書·洪範》記載的箕子與周武王(距今3千年)的對話:“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滋潤),火曰炎上(燃燒),木曰曲直(彎曲,舒張),金曰從革(成分緻密,善分割),土爰稼穡(意指播種收穫)。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五行相生相剋(來源:http://www.dayikaiyun.com/sizhubazi/wuxing.html)
現代考證認為五行的誕生與古人“上觀天文、下識地理”的觀察、總結有關。《尚書·舜典》有:“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孔穎達疏:“七政,其政有七,於璣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謂日月與五星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也就是說,其中所謂的“七政”,被解釋為太陽、月亮和金、木、水、火、土幾顆星星,熒惑星就是火星。
西漢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訓》有一段更為貼切:
“何謂五星?
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
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執繩而製四方。其神為鎮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己。
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
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
由此看來,金木水火土跟五星相聯繫非常早。
從天象上來講,每年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熱,火星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其他幾顆行星對應四時氣候變化,這都是從長期的天文觀測經驗中總結而來,可以說五行樸素的系統觀對應著天體運行的規律,給千百年前古人以想像外於日常的聯繫。
火星,這顆照耀人類好奇心與求知欲的紅色星球,燒了一把生生不息的“火”,點燃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探火、逐夢之心。探火逢除夕,在紅紅火火的節日氣氛中,相信咱們的探火之旅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