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 時代真香的定制機運營商做不出來了?
你用過運營商的手機嗎?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再到如今的大集團+ 副牌並行,十多年來,手機行業經過了一輪又一輪洗牌,競爭日趨激烈,產品也越做越好。在這過程中,幾大頭部手機廠商自然成為了絕對的主角,它們牢牢咬緊了這塊肥沃的市場,不讓新品牌得到任何機會,但卻有一個不太起眼的角色,總能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其中,這便是運營商。
做手機不賺錢,就是做個廣告
運營商親自下場做手機,其實並不算什麼新鮮事。最早行動的是中國移動,在4G網絡起步初期、VoLTE技術應用之時,再或者是之後5G網絡的商用,每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中國移動都會推出支持對應功能的產品,例如中國移動M811 、中國移動A6,目前最新的產品是先行者X1。另外兩家運營商中國聯通和電信同樣如此,最新發布的”U-MAGIC”5G手機和“天翼1號”同樣把對5G網絡的支持當作主要宣傳點。
但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基礎的網絡支持並不能算作賣點,而在其他功能方面,與同價位的大廠產品相比,運營商自家手機並沒有足夠的優勢,畢竟它們處在整個手機產業鏈的下游,與手機的製造、研發並沒有很大關係,再加之技術積累薄弱,品牌力也比不過傳統廠商,自然沒多少人會買單。很顯然,運營商推出自主品牌手機並不是為了賺錢、甚至不會追求銷量。
儘管推出自主品牌手機看起來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運營商卻能藉此刷一波存在感,本質上相當於為自家網絡服務做廣告,秀一波網絡技術上的實力,這在如今5G 快速普及的過程中顯得非常重要,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們可以發現各大運營商都時不時就會推出一些新產品。
曾經紅極一時的合約機
除了推出自主品牌的手機外,運營商同時也和手機廠商有著深度合作。早年間有合約機或者定制機的形式,通過深度捆綁網絡套餐,或者在手機中預裝運營商的軟件服務,以此來換取購機補貼。
通過這種以渠道為主的銷售方式,當年的中華酷聯確實做出了一些令人直呼真香的神機,例如很多人熟悉的中興Blade 880 系列,這款手機有著極高的性價比,初期在海外推出並取得了不錯的口碑,之後中興才與國內運營商合作,對應國內不同的運營商和網絡制式,推出了U880、V880、N880 等。它的配置均衡、可玩性也非常高,搭配運營商的合約套餐後性價比非常出色。後來,這款手機全系列銷量破千萬,可以稱之為中國智能手機史上的首款爆品。
但合約機也給很多消費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很多合約機的套餐規則復雜,雖然在購買手機時價格會便宜一些,但其所捆綁的套餐多為強制性,而且規定使用年限,處處充滿了套路,有很高的隱形成本,最終也許會多花不少冤枉錢。
好在如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購買手機的渠道相比幾年前變得非常透明,而且走到4G 時代後,全網通手機的出現也從技術角度否認了合約機的形式,畢竟合約機對應各個運營商不同的網絡制式,而這些限制已經不復存在了。
同時,互聯網廠商也推出了很多划算的套餐,再加上攜號轉網等政策的推出,種種限制條件解除的情況下,合約機或定制機的已經很少見到了,不過運營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反倒是換了一個很有“錢景”的方向,以高端產品作為突破口,在品牌上做聯名然後再深度定制。例如中國電信很有名的“心系天下”系列。
心系天下系列始創於2008年,早期由中國電信和三星共同打造,旗下的W系列高端旗艦機採用翻蓋設計,做工精美、奢華大氣、主要面向高端精英或者政企人群,而進入5G時代後,W系列也變為了折疊屏手機,本質上和三星Fold是兄弟產品。同時,中國電信心系天下的陣營也進一步擴大,去年摩托羅拉發布的motorola razr刀鋒5G也被納入其中。總而言之,心系天下系列瞄準的就是高端人群,因此也不難猜測,運營商正是看中了這些優質的用戶群體。
提高服務是本真
當運營商入局手機市場時,不管是打造自有品牌產品,還是聯合手機廠商深度定制,其實最終都會面向消費者,因此手機本身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是否能提供足夠優質的網絡服務才是重中之重,畢竟對於用戶來說,能否買到划算的手機、資費能否再降低一些、信號覆蓋能否更好一些才是最本質的需求。
文章開頭我們說到,儘管手機行業不斷變遷,但運營商卻一直以各種方式參與其中,也就是“鐵打的運營商,流水的手機廠”。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有點調侃的意味,但也恰恰是正常合理的。畢竟通信行業關係著國計民生,確實有必要壟斷,這才能保證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手機就不一樣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是永無止境的,因此激烈的競爭一定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