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趙海軍回應實體清單影響:保證3個月生產不斷鍊
芯東西2月5日報導,今日早間,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在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回應實體清單影響,稱由於全球晶圓產能緊張,並未出現客戶換供應商的情況,同時中芯國際正在積極向美國方面申請許可,可保證3個月不中斷生產。
昨日晚間,中芯國際(688981)公佈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這是自2020年12月18日被加入實體清單後,中芯國際首次發布季度財報。
數據顯示中芯國際在2020年第四季度營收為66.71億元,同比增長10.3%;歸母淨利潤為12.52億元,同比增長93.5%;第四季度毛利率21.5%,同比2019年第四季度21.3%略有提高。
2020全年來看,中芯國際預計公司未經審計的歸母淨利潤為43.32億元,相比去年的17.94億元,同比增長約141.47%。展望2021,中芯國際上半年收入目標為約21億美元,全年毛利率目標為10%~20%的中部。
除公佈財務信息外,中芯國際亦宣布將委任劉明為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
今日早間,中芯國際A股開盤價為每股54.99元,盤中股價呈下跌趨勢,截至芯東西成文,中芯國際A股股價為53.68元/股、跌幅為1.81%,總市值為4238.73億元。
▲中芯國際A股股價
港股方面,中芯國際開盤價為每股27港元,盤中股價呈下跌趨勢,截至芯東西成文,中芯國際港股股價為25.5港元/股、跌幅為6.59%,總市值為2013.55億港元。
▲中芯國際港股股價
一、營收同比增長10.3%,淨利同比增93.5%
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營收為66.71億元,同比增長10.3%;淨利潤為為12.52億元,同比增長93.5%。
財報寫到,由於公司積極採取防疫措施降低新冠疫情影響、晶圓代工業產能整體緊張等情況,中芯國際全年營收實現增長;而中芯國際2020年第四季度毛利下降,主要係因晶圓付運量減少和產品組合變動。
▲2018~2020年Q4中芯國際營收及毛利潤情況
在電話會議上,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講到:“因為外部因素的影響,我們被迫去調整客戶結構和產能結構,這些結構的調整造成了額外的耗費。”
產品組合方面,按照應用市場進行分類,可以看到:2020年第四季度中芯國際智能手機業務較上一年同期(43.1%)佔比減少,為36.7%;智能家居業務佔比較上年同期的16.7%,下滑至15.8%;消費電子業務佔比則從上年同期的20.2%,下滑至20.8%。
▲按應用分類,中芯國際2019Q4、2020Q4收入分析對比
按照技術節點分類,中芯國際14/28nm晶圓銷售收入佔比為5%,相比2019的6%略有下降,55/65nm、90nm晶圓銷售收入佔比則有所增加,分別達到34 %和3.5%;40/45nm、0.15/0.18μm晶圓銷售收入佔比相比上一年同期,分別下滑至15.8%和32.5%。
▲按技術節點分類,中芯國際2019Q4、2020Q4收入分析對比
二、實體清單帶來潛在風險,仍有擴產計劃
在提問環節,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回應了實體清單對中芯國際帶來的影響,他說道:“過去6個月我們一直給市場更新信息,我們的行動、接下來哪些東西會受到影響、哪些覺得不會受到影響,我們一直在跟客戶努力地溝通,客戶一定他們會有一些擔憂,但是現在全世界整個產業鏈(產能)都很緊張,客戶也沒有選擇說立刻馬上就可以換供應商的。”
目前,美國技術或產品供貨商向中芯國際申請供貨,需經過美國為期最多60天的審查。對此趙海軍稱:“我們都是毫不耽擱地去做申請、跑流程……我們對客戶的承諾就是要做到3個月之內(生產)不會有中斷,配件是保證6個月之內沒有中斷。我們現在有工作小組、公司統籌與供應商開會,制定第一方案第二方案,保證rolling focus。”
中芯國際首席財務官高永崗稱,展望2021年,中芯國際全年收入目標為中到高個位數成長,其中上半年銷售收入目標約21億美元,全年毛利率目標為10%~20 %的中部;預計中芯南方對公司整體毛利率的不利影響在10個百分點左右。
高永崗同時提到:“因(中芯國際)被美國政府列入實體清單,公司在採購美國相關產品或技術時受到限制,給公司全年業績預期帶來了不確定風險。中芯國際的全年預期,是基於運營連續性不受影響這個假定前提。另出口許可申請必鬚根據流程走,需要時間,也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產能方面,趙海軍稱,由於被列入實體清單,2021經營存在著不確定因素,但其預計2021年公司仍將持續滿載運營,“預計第一季度營收會回到10億美元以上;(將)繼續擴產,12英寸(產能)增加1萬片,8英寸(產能)增加不少於4.5萬片”。
另外,在實體清單影響下,中芯國際會考慮加強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開發和佈建,並拓展平台的可靠性及競爭力。
趙海軍總結道:“整體來說,公司在2021年的增長仍將受到外部製裁因素的影響,未來的不確定因素仍存在,潛在的風險仍未完全消除。”
資本支出方面,中芯國際預計為43億美元。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和梁孟松評論稱:“目前晶圓代工行業產能緊張,特別是對成熟製程的需求依然強勁,預計公司成熟產能將持續滿載。為了滿足客戶需求,公司預計今年資本開支為43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於成熟工藝的擴產,小部分用於先進工藝,北京新合資項目土建及其它。”
除了公司自身成長的需求外,趙海軍稱公司致力於擴建產能,亦有部分原因在於看到客戶的訂單加量需求。
趙海軍稱,去年中芯國際已預見全球汽車芯片可能出現缺貨潮。“因為疫情,歐洲的IDM的工廠好多只有開工一半,或者是連一半都不到,這個時間長了一定會把庫存都吃光的。”他說道。
全球芯片缺貨潮之下,中芯國際亦受到影響,趙海軍稱中芯國際已經收到客戶施壓。
三、復旦教授/深耕半導體33年女強人加入中芯戰略委員會
除發布季度財務報告以外,中芯國際亦宣布將委任復旦大學教授、雲知聲獨立非執行董事劉明,為中芯國際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劉明於2021年2月4日與中芯國際訂立服務合約,其任期自2021年2月4日起,至2021年周年股東大會止。
▲復旦大學教授、雲知聲獨立非執行董事、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劉明(圖源:復旦大學)
酬金方面,劉明有權獲得50000美元的年薪,其中45000美元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年薪、5000美元為戰略委員會年薪。此外,劉明將獲得可供認購的187500個普通股的期權和187500個受限制股份。
劉明現年56歲,從事半導體行業的的研究及相關工作已有33年。
其於1985年獲得合肥工業大學的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學士學位,於1988年獲得合肥工業大學的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碩士學位, 並於1998年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電子材料專業博士學位。
此外,劉明長期致力於半導體行業的研究。1988年至1995年,她擔任煙台大學助理教授;1999年, 加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擔任副教授,並於2000年至2020年擔任教授;於2021年,加入復旦大學擔任教授。
劉明在微/納米加工、NVM器件和電路、模型和模擬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研究頗有建樹。目前,劉明共發表了5本著作和文章、300多篇期刊論文、100餘篇會議論文(包括40多個主題演講或受邀論文)。
她擔任許多重要的學術職務,其中包括IEEE電子器件協會(EDS)北京分會主席,以及EDS Newsletter和學術雜誌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的編輯。
2019年,劉明被授予世界科學院(TWAS)院士稱號。目前,劉明擔任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結語:實體清單影響仍待觀望
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從中芯國際Q4財務數據來看,被加入實體清單對公司目前的營收及獲利情況影響較小。
參考中芯國際在2020年12月20日發布的“中芯國際關於納入實體清單的說明公告”,中芯國際寫道:“該事項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
考慮到此前,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曾透露,中芯國際12nm、N+1工藝已經進入量產階段,7nm技術的開發已經完成,預計在2021年4月啟動風險試產。現在看來,受制於“實體清單”,7nm的風險試產計劃或被擱置。
也就是說,儘管實體清單尚未對中芯國際造成“實質性打擊”,但其或許將限制中芯國際在未來保持技術領先能力。對此,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