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R為何會使不同人群感到冷靜和暴躁?
自主感覺經絡反應(ASMR)和恐音症是兩個看似相反的,但可能存在很多共同之處。自主感覺經絡反應是一個用於描述感知現象的新詞,其特徵是:對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者感知上的刺激而使人們在顱內、頭皮、背部或者身體其他範圍內產生一種獨特的、令人愉快的刺激感,但對於ASMR的本質和分類仍存在很大的爭議,該反應會使一些人冷靜下來,卻會讓另一些感覺到暴躁。
youtube博主利用我們對自主感覺經絡反應所知不多的東西來激發觀眾的快感。它們傳遞著無數物體產生的輕擊、嗖嗖聲和褶皺,並以適合各種風格的剪輯形式呈現出來。
對於一些人而言,手指抖動和柔和聲音都會觸發“大腦刺痛”,一種令人愉悅的頭皮刺痛感,舒緩地蔓延至全身。然而,其他人對相同的手指抖動或者柔和聲音會反應消極,他們的厭惡感源自一種被稱為恐音症的精神疾病反應,咀嚼和咂嘴等行為會引發“急性應激反應”,據估計,大約20%人群受到影響,有些人甚至無法正常工作或者社交(我們還不知道有多少人經歷過自主感覺經絡反應)。
這些極端的聽覺反應是尚未被研究和了解的現象,英國巴斯思巴大學高級心理學講師阿格涅斯卡·雅尼克·麥克瑟林稱,將自主感覺經絡反應和恐音癥結合起來研究,可能會對兩者背後的機制產生新的見解。儘管這兩種反應看起來是相反的(恐音症在希臘語中是“憎恨聲音”的意思,自主感覺經絡反應則被描述為“大腦高潮”),但那些能帶來厭惡和激發幸福的噪音並沒有任何邏輯上的解釋。
在一段視頻中,一個人漫不經心地吃著鹹菜,不同的觀眾看了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一位觀眾看了視頻會感到很平靜,而另一位觀眾則可能感到非常暴躁,如果科學家能夠揭曉連接音頻和快樂之間的神經通路,他們就可能將產生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視頻益處帶給那些反應麻木的人群,事實上人們觀看能產生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視頻,會感到放鬆自如,很快入睡,甚至可以應對焦慮、抑鬱和創傷後應激障礙。
兩個人對相同的“噪音”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
麥克瑟林一直都體驗著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標誌性顫抖,但直到2014年之後才認真研究該現象,她在研究“共同感覺”(一種不同感覺重疊而產生豐富多彩的音樂或者奇怪名字的怪異大腦感知意識)時,她的一位受試者描述了對某些聲音的另一種反應——刺痛。麥克瑟林在YouTube網站上搜索到數百條能夠刺激產生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視頻,但沒有搜索到任何一篇相關的科學研究報告。她說:“我當時非常詫異,顯然人們對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深入科學分析並不多。”
為了理解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實際運行方式,麥克瑟林開始對有和沒有這種刺激反應的人群進行調查,但她很難找到發布此類研究報告的期刊,部分原因是該反常現像很容易被淡化為一種數學時尚,“自主感覺經絡反應”是自由作家詹尼弗·艾倫命名的術語。
直到2015年,英國斯旺西大學心理學家才發表第一篇關於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論文報告,隨後麥克瑟林于2017年公佈了相關研究數據,這兩項研究都定義了自主感覺經絡反應,並確定了常見的誘因,其中包括:耳語、手指敲擊和梳頭。令麥克瑟林驚訝的是,她還發現一些存在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人群對某些聲音極為厭惡反感。
這讓麥克瑟林聯想到恐音症,2001年,聽力學家首次描述了這種疾病,專家們仍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該疾病,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治療恐音症患者,但即使是麥克瑟林提供的一小部分研究數據,也比她深入研究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獲得更多參考資料。首先,她選擇了“恐音症問卷”,這是2014年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醫生們開發的一種調查方法,它能評估患者的症狀及其嚴重程度,以及聲音引起特殊反應,調查問卷分值越高,受調者就越有可能需要專業的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在2018年的一項小型研究中,麥克瑟林發現,36%自主感覺經絡反應人群稱自己患有恐音症。一些隨機選擇的對照受調者也被證實存在自主感覺經絡反應,並且其中70.8%的人符合恐音症的診斷標準。她猜測稱,對於這些人來說,一些“最流行”噪音所引起的不適感,可能會阻止他們尋找那些令人愉悅的聲音。
小範圍的研究為這些病症的共同根源提供了關鍵線索,這兩種感覺都會引起人體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而自主神經系統控制著呼吸等無意識行為。當患有恐音症的人們聽到某些聲音時,他們的心率就會升高,當存在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人們被某些聲音觸發時,他們的心跳就會變慢。兩組測試者都會體驗到指尖冒汗,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對神經系統興奮程度的一種測量,恐音症人群遭受刺激時,是一種不適的表現;自主感覺經絡反應人群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則說明處於興奮狀態。
對聲音有強烈反應的人,無論他們表現出喜愛還是厭惡,他們的大腦結構上會存在某些差異,對於顫噪效應敏感的人們,其前額葉皮層(與快速決策相關的大腦區域)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的髓磷脂(該物質能隔離神經元,並加速信息傳播)。從事恐音症諮詢研究的心理學家詹妮弗·布洛特表示,這可能就是人們對觸發誘因從0度轉變為60度所做出的反應,一些恐音症患者甚至在能夠識別之前,就將沙沙聲或者咂嘴聲當作威脅,相比之下,大腦掃描發現自主感覺經絡反應與大腦不同區域的連接變化有關,這可能會阻礙人們控制對此類刺激的情緒反應能力。
恐音症患者的大腦灰質也可能扭曲現實,人類大腦會不斷地評估身體內部狀態,這是一種被稱為內感受意識的“第六感”,然而,當第六感出現偏差錯誤時,它就像一面有趣的鏡子,扭曲人們對自己身體的感知,錯誤的第六感與許多心理健康問題有關,例如:飲食失調和強迫症等。像布洛特這樣的專家推測稱,恐音症可能會使患者大腦灰質區域出現過度活躍,使患者進入一個痛苦的反饋迴路。在這個迴路中,輕微不適的身體症狀,例如:心率升高,會因為人們開始關注這些症狀並變得更加焦慮而變化。研究人員正在研究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類似關聯,在這種關聯中,增強意識可能會增大恐音症患者典型的身體顫抖程度。
這些初級大腦掃描和調查研究,僅是關於愛、恨和口齒發音的漫長複雜對話的第一次耳語,心理學家接下來希望揭曉一些問題,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冷靜下來。YouTube用戶希望科學家能更多地關注非聽覺觸發因素在刺痛感中的作用,例如:手部動作。麥克瑟林試圖了解自主感覺經絡反應是如何改變催產素等減少壓力的激素,布洛特認為,相關研究或許能緩解恐音症患者的痛苦。據悉,她的患者中至少有一位熱衷於觀看有關自主感覺經絡反應的視頻,這將幫助她緩解恐音症發作的症狀。自主感覺經絡反應,這個始於互聯網意識領域的術語可以幫助我們揭示關於我們體驗聲音方式的深層次真相,或許還能幫助我們各自構建一個更健康的世界觀。(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