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少刷手機,也是一種家庭教育
近日,教育部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的新規引發很多關注,專家建議,家長也要做出榜樣,主動用閱讀、運動等正能量活動充實自己的生活,讓子女對手機管理規定心服口服。家長們為“手機禁止進校園”叫好,但普遍對讓自己也放下手機頗為糾結。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在一個孩子的成長中,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其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為人父母者沉溺手機不可自拔,又怎能要求孩子高度自律“目不窺機”?這個道理很多人不是不懂,只是放不下手機的背後,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置身信息時代,工作生活與手機深度綁定,全天在線已是常態,很多時候,一個群消息沒看、一個提示音沒理,就會錯過重要事項。從工作角度看,讓家長在家全然不看手機顯然不現實。
平心而論,手機能不能用、怎麼用,癥結在於手機在父母和孩子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對於前者,手機很多時候是工作工具;對於後者,手機不是學習的必需品,更多扮演的是娛樂角色。
因而,在手機的使用度上,二者註定無法“整齊劃一”,家長不妨跟孩子講清這個道理。但話說回來,這也不是家長們放棄自我管理的藉口。
工作之外,還有生活,成天抱著手機不放的家長是一直在忙工作嗎?是不是該將刷朋友圈、看視頻、打遊戲的時間拿出來,全身心地陪陪孩子?
“學會正確使用手機是一門必修課,也是當下教育的一部分。”倒逼自己保持與電子產品的距離,規避時間被切碎、專注力被侵蝕、情感交流冷漠等副作用,對家長和孩子來說同樣重要,也同樣很難。
電子產品的重度使用,在悄然間主宰著人類的時間和生活。以這個角度來看,少刷手機是一種可貴的自由。這份自由,就是有選擇,也會選擇;是能管理時間,更能管控慾望;是拎得清哪些“必要”,也捨得下“非必要”,這是數字時代應習得的“生存智慧”,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
莊子云:“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無論何時,技術都是服務於人的手段而非目的。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和自律,這是家長最應該給孩子做的榜樣,也是給予孩子成長的最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