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周刊:有一種自由叫群消息免打擾自由
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所有“關係”,幾乎都在微信群裡得到展現。幾年前,我有個保存群的毛病,今天翻開看,群聊90個,再加上有些沒保存的,我微信上至少有上百個群。這裡有學習群、團購群、二手貨轉賣群、福利群、秒殺群、誇誇群、表情包交流群;還有班級群、年級群、校友群、小區群、家長群以及終身會員的親友群;再加上某次飯局、某個活動面對面建的群,小紅點爭先恐後地蹦到眼前,讓你感覺與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有人測算過,一個群的活躍時間大概是3到6個月,群再多,也有消停的那天。費勁巴拉組起的小學同學群經過一番憶苦思甜和想過去看今朝後,慢慢只剩下“早上好”“生日快樂”和越來越頻繁的拉票,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免打擾,成為群裡的活化石。親友群雖然一直活躍,但你也學會了屏蔽養生謠言、熟練運用中老年表情包在節假日準時送上祝福,一般不會被七大姑八大姨打擾。
唯獨有一種群,它逃不開、躲不掉,不能退出且常佔據最大內存——大大小小的工作群。每一個工作群就像一間永不散會的會議室。
你是否曾經逐條讀完群裡300條信息以防止錯過和自己有關的任務分配?你是否把吐槽同事的話確認再三以防手抖發到公司群裡?你的置頂聊天是否只有兩個,一個是文件傳輸助手,一個是部門工作群?
據《半月談》報導,中部某縣一名大學生村官“被加”了120多個微信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就像時刻在開會。”有基層工作人員說,微信群裡一會兒就有幾百條信息,稍不注意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有基層政府出台規定,對“微信群”作出多項限制——原則上一個單位只建一個工作群,發言要有內容,不得隨意刷屏,原則上非工作時間不發布工作信息,因專項工作組建的微信群在結束工作後應及時解散。但不少基層幹部大多都有這樣的經歷:早上到單位先拿起手機打開微信看有沒有重要通知,從上到下一個一個點開各種工作群,此項“工作”完成大概需要20分鐘甚至更久。
幹部們在工作群裡曬出工作照,證明進行了實地調研,有些時候,甚至需要專門安排人保存群裡的領導特寫。對於有些人來說,微信群就是永遠填不滿的文件夾和工作量,還要時不時發“玫瑰體”——只要領導在群裡有任何發言,趕緊獻出“玫瑰”表情。
如果你是一個小老闆,你的工作群可能有工業園群,社區群,工會群,消防群,工商管理群;假如你是一名合格的社畜,你有龐大到每個紅包都是幾分錢的公司大群、部門小群、項目群、策劃群、牽線群、臨時群、新人群,幾乎窮盡了同事之間各種人際關係組合,像一個4人宿舍有5個微信群。
你在每個群裡扮演著不同角色,有時張羅大局,有時安靜如雞,情深意濃地說著大話、套話、真心話。有人說,在一個個群之間,流轉著上傳下達、頭腦風暴、人生雞湯、表態邀功小報告,既有時代大背景,也充滿個人小情緒,簡直是一部生動翔實的中國職場現代史詩。
有了工作群,你需要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地扮演好員工。下班回到家,吃完飯窩在沙發上剛想追兩集劇,領導突然發來語音讓你明天交齊材料;週末和閨蜜一起開開心心看電影,高潮迭起處,手機嗡嗡收到群消息,你只能在一片黑暗中羞愧地打開手機,透過3D眼鏡看著群裡的重重疊影。
我們永遠面臨著被工作群支配的恐懼。發微信的人默認對方是實時在線的,並希望得到及時反饋。消息不像郵件,要等到回辦公室才能回复。以往,工作和生活有道鐵門區隔,而微信群是一個關不上還一直咣當咣當響的門,誰都能隨時進來打擾你的工作,干涉你的生活。我和我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分隔。
據媒體報導,2018年,寧波某飲品店的店長王女士就因為睡得較早,沒有按照單位負責人的要求在10分鐘內回复消息,遭到辭退;長沙某酒吧品牌部組長在群里通知事情,一位員工回復了ok手勢被開除。
有時候,下班時間里工作群的消息打著“通知”的名頭,看上去沒有讓人立刻坐回電腦前加班,實際卻是下了緊箍咒。人一旦意識到有工作在手邊,即使休息時也很難卸下頭腦中的工作。也許領導只是偶爾想起一件事,發條微信囑咐一句,沒想到會對戰戰兢兢的下屬造成心理壓力,足夠破壞一個完美的周六早晨。
結果就是,要么負責任地在休息時間加班,要么,不負責任地在休息時間裡焦慮。
我們加了這麼多群,熱熱鬧鬧,但何時才能收穫群消息免打擾的自由?
作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