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和供應商撐起了董明珠的手機夢
你為什麼會想買格力的手機?”當新浪科技在格力電器專賣店詢問購買格力手機時,專賣店店長也顯得有些匪夷所思,並表示格力手機只有內部人員在使用,線下門店沒有銷售。
格力涉足手機業務已超五年,推出過數代產品,但都不溫不火。甚至有格力供應商向新浪科技表示,被強迫購買格力手機,最終只能半價二次出售。
實際上,涉足手機業務的家電企業不止格力,TCL、海信、康佳等家電品牌在手機領域都曾進行過嘗試。雖然銷量慘淡,但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面前,誰都不敢輕言放棄手機這個核心入口。
只不過是,在智能手機行業的份額越來越集中在華米OV這四家主流廠商手中時,這個堅守是否還有意義?
銷量慘淡還涉霸王條款?
格力手機業務正式對外曝光是在2015年。當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一場演講上突然宣布,格力手機已經做出來,自己已經在使用。
更早之前的2013年,董明珠與小米董事長雷軍立下10億賭約,看五年內小米營業額是否能超過格力。此後,董明珠頻頻嗆聲小米,“我要做手機,分分鐘,太容易了”、“做手機肯定會超小米”、“格力手機賣5000萬部還是1億部都不是問題。”
不過目標遠大,落地很難。
格力手機一代的董明珠定製版開機畫面,勸退不少網友,配置上更是落後於主流手機廠商的產品;2016年格力手機二代發布,搭載驍龍820處理器,配置相比一代有所提升,但定價卻高達3599元;2017年,格力色界手機對外亮相,仍舊搭載驍龍820處理器,售價3200元;2019年,格力手機三代發布,採用當時落後已久的驍龍821處理器,售價仍舊高達3600元。
從格力幾代手機來看,配置落後卻售價高昂成為最主要的問題。此外,格力手機從未舉行發布會,而是依靠董明珠一人的發聲進行宣傳,在渠道上也鮮有佈局。
就在外界認為董明珠的手機戰略已經失敗時,她卻反駁手機業務需要有一個培育的過程,“我們的研發團隊在逐步形成,也建立了自己的技術,大家認為市場上沒人買就是失敗了,我並不這樣認為。”
2020年12月,格力旗下首款5G手機上架。與此前不同的是,這次董明珠將產品品牌由格力手機更改為大鬆手機。大鬆手機採用驍龍765G處理器,售價2699元起,相比前幾代可謂良心定價。
不過,大鬆手機目前也僅在“格力董明珠店”線上平台售賣。新浪科技前往多個格力電器專賣店,以及中復電訊、蘇寧易購等綜合線下數碼賣場,都未見到有格力手機的踪影。
一位格力電器專賣店店主向新浪科技表示,格力手機目前多是格力員工、經銷商、供應商等內部人員在使用,“我們的空調安裝工人用的多,因為要安裝格力內部的派工軟件,解碼需要用。”她說。對於新浪科技表示想體驗一下格力手機時,她十分吃驚的問道,“你怎麼會想用格力的手機呢?”
李賢(化名)是格力的供應商,他向新浪科技吐槽,格力手機除了自己員工用,大多都壓貨給了供應商。他透露,供應商與格力簽合同時,必須按照合同金額相應的比例購買相當數量的格力手機,否則就不予簽約。
“格力什麼產品都造,比如手機、充電寶、加濕器……有些別人賣幾十塊的他們賣幾百塊,然後專門賣給員工和供應商。員工過年不發年終獎,用格力產品抵扣;新入職的員工也要先買台格力手機。”李賢說,由於格力手機的使用體驗並不好,公司購買來的產品只能通過二手電商平台低價處理掉。
新浪科技在閒魚上看到,眾多全新未拆封的大松5G手機,標價均在1000-1500元左右,相比2699元起的官方售價便宜了一半。
一位曾自費3600元購買格力手機三代的用戶向新浪科技分享了她的使用體驗。系統卡頓,玩遊戲斷觸,拍照不清晰,種種體驗都十分糟糕。“買啥手機也別買格力,格力手機配置還有點料,但使用起來就是一個字:爛。”
萬物互聯難言放棄
據新浪科技統計,目前“格力董明珠店”一共有四款型號的大松5G手機在售賣。截止2月2日,該款產品的累計銷量為6328台。
上架兩個月銷量僅6000餘台,按照這個銷售情況預計,大松5G手機一年的銷量也只有3-4萬台。這與當初董明珠立下的flag:5000萬台,1億台,華為第一格力第二等目標相差甚遠。
但即使如此,董明珠對於手機業務仍未言放棄。
在大松5G手機的官方頁面宣傳中,就著重強調了智慧互聯功能。自定義功能鍵可以通過單擊、長按、雙擊定義不同功能,不僅可以打開語音、紅外及常用工具,還可自定義控制智能家居設備;解鎖手機屏幕即可發現智能設備,一鍵可同時完成5個設備配網。還可通過語音助手或格力+App互聯格力智能家居,實現家庭全場景智慧互聯;在負一屏的智能家居快捷窗口及快捷控制面板,可以一鍵遙控智能家居。
不難看出,大松5G手機的這些智慧互聯功能正是華米OV這些手機廠商正在著力打造的智能家居體驗。
在智能手機增長見頂,以及5G帶來的萬物互聯新場景之下,手機廠商們紛紛加大了在IoT方面的佈局。小米打造了米家,華為推出了HiLink和鴻蒙,OPPO和vivo也在搭建各自的IoT生態。
根據小米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在IoT方面,截止2020年9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計算機)數量達到2.89億台,同比增長35.8%;米家App的9月月活用戶數達4310萬,同比增長34.2%。
對於格力這類的傳統家電企業而言,如果任由這個趨勢下去,智能家居的核心入口無疑將被手機廠商絕對把控。
實際上,家電企業在這個趨勢下也進行了多種嘗試。比如加入手機廠商打造的IoT生態,就要遵循其製定的IoT協議,久而久之家電企業就會淪為產品定制方的角色;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在憑藉自身的家電產品,打造自己的IoT平台和App,比如格力的格力+,海信的慧享家,康佳的智能,TCL的智慧家居等。
對於格力、海信、康佳、TCL等廠商而言,雖然手機業務的體量已經幾乎被市場忽略不計,卻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戰略級業務。
新浪科技走訪的蘇寧易購、中復電訊等線下渠道商現場負責人表示,現在渠道商售賣的大多是華為、小米、OPPO和vivo等主流手機廠商的產品,老牌的TCL手機、海信手機,以及董明珠力推的格力手機,國內渠道多年來已經幾乎沒有了鋪貨。
以TCL為例,2019年TCL通訊移動終端銷量為2780萬台,其中海外市場銷量2588萬台,這意味著其中國市場移動終端銷量不到200萬台。TCL電子執行董事、CEO王成向媒體表示,TCL手機目前主要聚焦海外運營商市場,中國市場的產品先評估,再選擇合適的進入時機,方案還在製訂中。
跨界成風轉型何處?
實際上,對於格力在內的家電企業而言,最大威脅並不是手機廠商搭建的IoT平台,而是將業務直接拓展到了他們的腹地。
以小米為例,其在2019年成立了大家電事業部,開拓了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品類,這與以空調為主營業務的格力直接正面競爭。
小米、華為、OPPO等大力投入的智能電視業務,也是海信、康佳、TCL的核心命脈。更可怕的是,高端市場、海外市場,這些傳統電視企業具備優勢的市場,也正在被手機廠商們攻占。
轉型自救成了家電企業們近年來的常態。
2020年6月,TCL電子以15億元收購了TCL通訊100%股份。這一動作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加快旗下電視與手機業務的融合,試圖減緩手機廠商入局電視業務帶來的衝擊。TCL電子還將其電視機代工業務剝離,以避免內部競爭。
格力在拓展手機業務的同時,還開拓了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全新賽道。不過從2020年半年報來看,空調仍舊貢獻了格力80%以上的營收,格力的多元化戰略目前而言還難言成功。
而除了手機之外,家電廠商們也在尋找更多的核心入口,以擺脫手機廠商的控制。比如電視廠商正在強化電視產品的IoT互聯互通功能,一些家電廠商的冰箱、抽油煙機等產品甚至也加上了屏幕和IoT控制功能。
從目前來看,手機依然會是萬物互聯時代的主要入口。vivo通信研究院院長秦飛此前曾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預測,即使到了6G時代,手機也不太可能被替代,同樣會是將來的核心設備之一。
隨著頭部手機廠商的份額越來越集中,留給包括格力在內的家電企業在手機業務上成功反擊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面向萬物互聯時代,推動自身家電設備的智能化進程,做好IoT設備與手機的互聯互通體驗,才是家電企業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但董明珠似乎並未死心,她曾放言格力手機也會跟進5G和折疊屏的大趨勢。目前格力的5G手機已問世,下一個需要兌現的折疊屏產品,會在何時亮相?又能否為董明珠寄予厚望的手機業務,再添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