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研發植物傳感器監測土壤中砷含量
新加坡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究機構的農業精準化顛覆性和可持續技術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型植物傳感器。該傳感器是一種納米生物光學傳感器,可以實時檢測和監測地下的砷毒性水平。
研究人員表示,與用於測量環境中砷的傳統方法相比,他們開發的產品具有明顯優勢,對於環境監測和農業應用中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砷是大米、蔬菜、茶葉等許多常見農產品中的污染物。砷和砷化合物對人類和生態系統是一種威脅。
人類長期接觸砷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並可引起糖尿病、出生缺陷、皮膚病變和癌症。砷對植物也有危害,會導致植物生長受阻和作物損失。由於採礦和冶煉等活動,土壤中的砷含量會升高。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傳感器在檢測到砷時表現出熒光強度的變化。該傳感器可以嵌入植物組織中,而不會對植物造成損害,為監測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砷的內部動態提供了一種非破壞性的方法。將光學傳感器與活體植物相結合,可以將植物轉化為自然環境中砷的自供電檢測器。
與目前砷採樣既耗時又耗設備的過程相比,這個過程有很大的改進。麻省理工學院指出,這些基於植物的納米傳感器是首創,與傳統的砷測量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的創新將在農業及其他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該傳感器可以集成到多種植物物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