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頻或成5G信號舖設生力軍4G會變慢嗎?
從國內首款5G 手機開賣到現在,已經有近一年半的時間,5G 在國內的發展速度也稱得上是突飛猛進。12 月24 日,在國新辦會議上,工信部表示,國內2020 年新增了58 萬座5G 基站,實現了對全國所有地市的覆蓋。今年國內市場5G 手機的出貨量高達1.44 億部,我們也可以很明顯地感知到,現在市場上在售的絕大部分新機都是5G 產品。
日前,工信部又宣布了重大舉措——向國內三大運營商頒發了有效期10 年的5G 中低頻段使用許可證。工信部在發布的文件中還特別指出,允許部分現有4G 頻率資源重耕後用於5G。
中低頻或成5G信號舖設生力軍
實際上,早在2017年年底,工信部就公佈了3000-5000MHz頻段內的頻率使用規劃,使我國成為全球首個率先劃分5G中頻段的國家。具體劃分情況為:3300-3400MHz(限室內使用)、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2018年年底,三大運營商拿到的5G頻段塵埃落定,具體而言,中國移動拿到的頻段為2515-2675MHz(n41)和4800-4900MHz(n79),中國電信拿到的頻段為3400 -3500MHz(n78),中國聯通則拿到了3500MHz-3600MHz(n78)。
不難看到,在5G建設上,我國走的是Sub-6GHz技術路線,在中頻頻段快速完成5G信號的鋪設。相對於毫米波,中頻頻段絕對速率更低、理論網速更慢,但在信號覆蓋和信號穿透率上,則完胜毫米波。試圖以毫米波作為5G主力的美國,現在似乎已經被打臉。外媒曾在5G信號實測中指出,5G毫米波的抗干擾能力極差,甚至測試手機和信號塔之間站著一個人都能讓手機收到的5G網速急劇下降。
不過,即便如此,5G 基站的覆蓋範圍仍然要比4G、3G 乃至2G 小得多。在查詢資料、得到更為具體的數據後,這種對比就尤為明顯:
2G 基站覆蓋半徑約為5-10 公里
3G 基站覆蓋半徑約為2-5 公里
4G 基站覆蓋半徑約為1-3 公里
5G 基站覆蓋半徑約為100-300 米
另外,4G 頻段重耕為5G 的操作在這次工信部的正式許可前已經在悄悄嘗試了。實際上,中國移動拿到的n41,就來自於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2600MHz 上的4G 頻段。根據之前公佈的時間表,中國電信於2019 年9 月完成了2635~2655MHz 的頻率騰退,中國聯通則完成了2555~2575MHz 頻段頻率的騰退。同樣的,中國移動也把部分900MHz、1800MHz 頻譜騰退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
這個過程中,有意思的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騰退的4G 頻譜基本是TDD 制式。儘管4G 時代,三大運營商的口號都是TDD 和FDD 共建,但實際執行中,移動以TDD 為主,聯通電信以FDD 為重心。因此,騰退2600Hz 頻譜對這兩大運營商影響並不大,同時給移動5G 建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同樣的,中國移動騰退的900MHz、1800MHz 頻譜,則給其他兩家運營商在4G 建設上有了更加大的空間。
2G、3G 誰去誰留?
隨著更先進的通訊技術標準落地,逐漸變得落後的網絡制式,就要“退位讓賢”,釋放出寶貴的頻譜資源。在全球範圍來看,很多國家或地區都完成了2G、3G 頻譜的騰退。以我國的台灣地區為例,早在2017 年7 月就正式關閉了所有的2G 基站,一年之後關閉了所有3G 基站。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很多地區,都將是4G+5G 的組網狀態。
但在中國大陸,情況顯然要復雜很多,三大運營商給出的具體方案也有所區別。工信部今年7 月份公佈的數據顯示,大陸地區的2G 用戶數量依然高達2 億多,在所有移動用戶中的佔比為17%。除了大量個人2G 用戶外,還有很多物聯網設備用的2G 網絡。
具體到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目前比較傾向於保留2G、清退3G、發展4G 和5G 的方案。放棄3G 不難理解,移動當年拿到的牌照是TD-SCDMA,技術和實際體驗上都存在諸多問題,把移動搞得焦頭爛額。等到4G 網絡普及後,移動自然就急於拋掉3G 的負資產了。而且,移動在國內運營商中最先完成了VoLTE 的普及,打電話也不用降級到3G,何況還有2G 這層保護傘。
中國電信也比較特殊,當初拿到的是CDMA 牌照,承載著2G、3G 網絡。如今,電信也試圖減少CDMA 制式的維護成本,把重點放在4G 和5G 上。如果你仔細觀察過的話,可以發現,很多在售的新機,在網絡參數一欄都少了對CDMA 網絡的支持。而實際上,大部分手機的基帶芯片都兼容CDMA,屏蔽這一制式的做法是電信要求的。與之對應的,電信也完成了VoLTE 的大規模推廣,大部分手機也都默認打開了VoLTE 開關。
而到了聯通這邊,情況又不一樣了。3G 時代最弱勢的聯通拿到了最好的WCDMA 牌照,理論網速是最快的,小雷還記得當時信號好人少的地方,聯通3G 卡的實際下載速度能達到1MB/s 以上,幾乎邁入了4G 網絡的門檻。通過大規模的建設,3G 依然是目前聯通覆蓋最廣的網絡,很多時候在填補4G 覆蓋不到的空白。因此,聯通在VoLTE 的推廣上也是三大運營商中最不積極的一個,從最開始的試行到全國全範圍推行,前前後後差不多有五六年的時間。
因此在網絡清退上,聯通選擇了對2G 開刀。早在2018 年,聯通就宣佈在3、4G 網絡覆蓋良好的地區清退2G 網絡。今年11 月份更是宣布全面清退2G 網絡。
目前來看,5G 信號覆蓋的主力還是依靠中頻網絡。但儘管它們的覆蓋範圍比毫米波要廣,但幾百米的覆蓋範圍還是不夠用,也導致5G 建設的成本依然極為高昂。幾十萬的5G 基站數量看起來很多,但也只有4G 數量十分之一。這意味著如果5G 覆蓋範圍要追上4G,那就得持續增加投資金額。
這樣來看,2、3G 網絡清退後的頻譜,未來將會被5G 所有,以實現低成本和廣覆蓋。當然,低頻5G 在理論網速上肯定不如中高頻5G ,但實際體驗仍然會優於4G 網絡。而且,5G 覆蓋上,先實現“有”比實現“好”更為迫切。現在工信部直接允許運營商將重新釋放的頻率資源用於5 G 建設,對國內的5G 加速推進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相信很快5G 的覆蓋就能從地市級拓展到區縣級甚至鄉鎮級,也將推動5G 相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4 G 會變慢嗎?
這個問題,其實去年就有很多人問過。為此新浪曾在微博上發起過一次調查投票,參與人數超過了20 萬,結果有7 成以上的網友表示感覺網速變慢。關於4G 降速的說法在網絡上掀起熱議後,運營商也都出來回應,統一的措辭都是沒有人為降速,同時相關報告也稱移動網絡速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在提升。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可能都是真的。一方面,運營商的確沒有刻意對4G 進行降速。但另一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短視頻等高負載應用大規模普及、App 體積的不斷膨脹,都對網絡承載能力提出了更嚴峻的考驗。儘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4G 依然是移動網絡的主心骨,但基站建設上,優先級肯定是不如5G 的。這種情況下,4G 用戶或許難以避免網絡體驗下降的問題。
當然,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5G 網絡的快速推進和建設,對用戶以及各行各業顯然是更有好處的。未來5G 手機的使用場景會進一步拓寬,甚至催生出新的殺手級應用。同時,5G 對商用場景也能提供更多助力。如今,絕大部分上市的手機都具備支持5G 的能力,5G 套餐價格在不斷下降、信號覆蓋在不斷擴大,國內用戶將會獲得更好的網絡體驗,這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