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多必失鹽攝入過多也有健康隱患
薯片、麵包、蛋糕、滷味等各種香香脆脆,鹹鹹甜甜的美食是許多人煲劇或是看電影時的心頭愛。而且好吃的東西一旦入嘴,大腦分泌的多巴胺讓你心情愉悅,怎麼也停不下來。雖然理智告訴你,“熱量爆炸快別吃了”,但最終還是情感勝出。
雖然嘴巴得到了一時的快樂,但是長此以往卻對身體不友好。有多少人知道每天一個成年人應該攝入不超過多少克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我們成年人每天應該將食鹽攝入量控制在5g以內,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
現在提倡大家養成低鹽的飲食習慣,並不是說每天用白水煮青菜一粒鹽都不放,不可能有人能長期如此,而且也不符合健康要求。
攝入鹽太少會導致體內鈉含量過低,打破細胞內外滲透壓平衡,出現食慾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疲勞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導致厭食、噁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等症狀。
2016年《柳葉刀》的一篇文章也表明過分控鹽會增加心髒病、中風和死亡風險。
而“高鹽”飲食習慣肯定是有害的,當身體鈉離子超標,超過腎臟代謝上限後,就會在血液中不斷積存,鎖住血液水分,導致血容量升高、血漿滲透壓失衡,最終引發高血壓。
另外,長期高鹽飲食容易脫髮、變胖,還會誘發胃癌。大部分的人多過量攝入鹽的危害有基本認識,但是對合適的攝入量以及如何控制卻不清楚或了解甚少。
日常飲食中,看似健康的一餐可能是“高鹽值”的一餐。外賣成了當代許多社會人的必需品。
但是商家為了留住顧客肯定要在口味上下點功夫,鹽能提供鹹味還能激發鮮味,特別是肉類菜品需要鹽來避開腥味,而且紅燒菜系中添加的糖會掩蓋鹹味,為了凸顯鹹味,勢必要加更多的鹽。
當代年輕人在外吃飯還鍾愛火鍋麻辣燙,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吃起來渾身都暖和了。
麻辣燙冒菜等湯底本身就鹹味兒十足了,火鍋的蘸料如芝麻醬、沙茶醬等含極高鹽分,所以一頓飯吃下來,溫度上去了,血壓也上去了。
哪怕是自己在家做飯也不一定能做到嚴格控製鹽的攝入量,除了食用鹽本身,我們烹飪時使用的大多數調料其實都含鹽,比如醬油、醋、耗油、豆瓣醬等,而且有些鹽含量還不低。
還有各種配菜如醬醃菜、鹹鴨蛋等都是含鹽極高的食物。烹飪時,年輕人憑覺隨意發揮,年紀越大的人因為味覺越不靈敏,無意中就讓一道道菜的“鹽值”蹭蹭蹭上去了。
一旦長期習慣了某種口味,突然改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加上平時在家做飯大家控鹽意識也不強,無意中就額外攝入了鹽量。
各式各樣的零食也是日常生活中解饞減壓必備品,滷鴨脖、滷雞爪、小麵包、堅果、蜜餞、餅乾、五香瓜子等等,這些都是大多數零食愛好者們的經常選項。
零食讓我們專注在味蕾的快感上,暫時拋卻了生活的煩惱。零食戒是戒不成了,我們卻能在購買時選擇相對更健康的零食。
比如我們就別買標註“XX味”的堅果,選原味的吃起來清爽又健康。挑選零食的時候看看包裝上的營養成分錶,裡面的鈉含量乘以2.5可以簡單估算成鹽的含量,而且要看清楚是每份還是每100g的含鈉量。
比如一袋五香豆干(100g)裡面有四小份(每份25g),每小份含鈉300mg,如果當成每100g的含鈉量,然後放心大膽的吃完這整袋豆干,那已經攝入了約3g鹽,超過了建議量的一半。
但是為了健康地奔向幸福美好的生活,對於長期高油高鹽重口味人群來說,“減鹽”需要納入日常計劃中,從最基本的飲食習慣入手。
如果不得已要點外賣,盡量選擇烹飪方式簡單一些的菜品,自己做飯就有意識注意調味品的使用,逐漸遞減鹽分的添加,給自己的味蕾一個適應的過程。
買零食的時候關注包裝上的鈉含量,同一種類中選擇鈉含量更低的品牌。
如果不小心吃得太鹹,可以通過多喝水,多吃含鉀、鎂的食物,比如馬鈴薯、香蕉、南瓜、綠葉蔬菜等,有利於鈉離子排出
如果是自己做飯,想要更加精準把控一日三餐的鹽含量,可以備一個廚房專用電子秤,不僅可以嚴格控制每種食材的重量,也可以計算所用的調料重量。
如果覺得做飯太麻煩又想吃得健康,推薦大家使用料理鍋,按照菜譜的要求將食材備好,直接放入料理鍋中設置好烹飪模式,靜待美味出鍋即可,而且有些料理鍋還自帶稱重功能,十分智能便捷。
俗話說“病從口入”,衛生習慣與我們的健康有著重要聯繫,飲食習慣更是伴隨我們一生的重要一環。不要一味追求“高鹽值”,有時候保留原滋原味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