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與早發性癡呆有關的白細胞突變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對一種超罕見的早發性癡呆症的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突變,這種突變導致白血球功能障礙和血腦屏障的破壞。該研究表明,這種新發現的神經退化機制可能在阿爾茨海默病等更常見類型的癡呆症中發揮作用。
由來自都柏林聖三一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新研究著手調查一種非常罕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成年發病的白質腦病合併軸索球樣變和顆粒樣膠質細胞(ALSP)的機制。這種遺傳性疾病的臨床症狀與阿爾茨海默病相似,但出現的年齡要小得多(40歲出頭),並在5至10年內引起快速的神經變性。
已知ALSP是由CSF1R基因突變引起的。一個常見的假設是CSF1R突變導緻小膠質細胞(大腦中的一種免疫細胞)功能失調。但在這項研究中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設,表明一種完全不同的機制可能是ALSP中所看到的神經變性的基礎。
利用死後腦組織樣本和臨床前模型,都柏林聖三一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某些CSF1R突變會導致巨噬細胞(一種常見的白血球)的異常活動。研究發現這些功能失調的白細胞會破壞血腦屏障,而正是這一連串的事件可能會推動神經系統的逐漸退化。
“我們的研究最令人興奮的方面是,我們現在已經在一個新的途徑上進行了磨練,迄今為止還沒有進行過詳細的探索,”新研究的第一作者Conor Delaney說。“此外,我們的數據表明,修改白血球功能可能對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具有治療意義。”
雖然ALSP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但它與阿爾茨海默病有許多病理特徵。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特別的發現,專注於白血球功能障礙驅動血腦屏障損傷,可能會轉移到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癡呆症。
有趣的是,這並不是第一個暗示常見的神經變性可能是由血腦屏障受損引發的假說。越來越多的研究已經開始令人信服地提出認知能力下降的最早階段與血腦屏障破壞之間的緊密聯繫。事實上,2018年的一篇引人注目的評論文章甚至提出,血腦屏障功能障礙可能在許多神經系統疾病的早期階段發揮作用,從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症到ALS和多發性硬化症。
新研究的另一位作者Colin Doherty表示,研究這些罕見的、快速進展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形式,可以對常見形式的癡呆症中更緩慢發揮作用的機制有獨特的見解,這種新發現的機制為全新的研究途徑打開了大門。
“們將研究工作的重點放在確定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根本原因上,這絕對是至關重要的,”Doherty說。“像這樣的研究將為我們更好地對患者進行臨床管理鋪平道路,並希望有新的藥物來治療這種疾病。”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 EMBO Molecular Medicine》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