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互聯網資本化不能搞亂基本民生
20歲的蛋殼租客鍾春源從18樓出租屋縱身一跳,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這家願景是“為每個身處異鄉的年輕人提供一個溫暖的殼”的企業,在成立之初便依靠高收低租的商業模式和租賃貸的槓桿,跑馬圈地、飛速擴張,在全國13座城市握有42萬間房源,並於成立的第五年成功在紐交所敲鐘上市。
半月談評論員盧宥伊李倩薇
僅僅十個月後的寒冬,多家媒體報導蛋殼公寓陷入資金鍊危機。成千上萬個像鍾春源一樣怀揣夢想在異地打拼的年輕人,突然發現他們“溫暖的殼”在資本裹挾下不堪一擊,面臨背負貸款流落街頭、與房東激烈對峙的絕望局面。
人們為年輕生命感到惋惜的同時,也有了更多反思。在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到處都有互聯網和資本疊加的影子,其帶來的生產效率變革式發展,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然而,幾十家住房租賃企業連續爆雷擊倒的年輕人、困在“算法”裡悲劇頻發的外賣騎手、在寒風中前途未卜的菜販,讓輿論開始更加審慎看待互聯網+資本的模式在中國社會轉型中的角色。
1
“吃穿住行”緣何成為
互聯網巨頭們的圍獵對象?
過去十年,中國社會經濟處在一個轉型期,高速增長期積累的過剩資本急需尋找優質項目。一方面,第二產業面臨結構化調整壓力,利潤率低下,另一方面,擺在資本大鱷面前的,是坐擁9億多網民的中國互聯網,也是全球互聯網應用最大的市場。因此,互聯網和資本拉起了小手,產業互聯網化、金融創新以及服務業證券化等方向成為風口。短時間內,互聯網經濟給許多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國家鼓勵創新及新業態、新模式等背景下,互聯網科技企業扛起創新大旗,譜寫了許多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變生活的精彩故事。“互聯網+”們因其靈活的風控體系和智能化的風險緩釋機制,攪活了傳統金融行業甚少觸及的民生、消費領域。同時,巨大的利益和監管的滯後,導致資本在逐利過程中不受控制地開始野蠻生長。
那究竟哪些領域易獲互聯網資本的青睞呢?過去幾年經驗表明,在高需求彈性的領域,如共享雨傘、上門美甲等,通過燒錢換市場份額的模式行不通。一旦停止燒錢,消費者很可能轉向,頭部企業也很難真正通過壟斷市場來予以維持。而消費者俱有低需求彈性領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剛需”,則天然散發著資本喜歡的味道。
例如,買菜做飯,是大部分家庭每天必須要幹的一件事。千千萬萬群眾下班後上哪裡買菜?中間繁瑣的供應鏈整合能帶來多少效益?“水果蔬菜”就這樣讓資本嗅到無限商機,社區團購企業應運而生。和文章開頭提到的蛋殼公寓商業模式如出一轍,興盛優選這樣的社區團購頭部創業企業,在資本助推下,高買低賣,以小規模資金輕易“控盤”地方社區生鮮採購等剛需民生領域,一旦形成相對壟斷,就獲得了定價權,以期整合供應鏈後牟取高利潤。同理,醫療、教育、衣食住行等高頻次消費的重點民生領域,都是符合剛需特性的“優質獵物”。
相關專家曾測算,按照2018年北京掛牌可租房源14萬套統計,長租公寓公司按照“季付”租金,只需要大約30多億元,就能“控盤”全市的可租房源,即便是“年付”租金也只需要120億元左右,就能壟斷全市住房租賃市場。
11月25日,蛋殼總部的入口處貼滿了通知。新華社記者盧宥伊攝
這些企業在早期呈現依賴資本的規模投入、野蠻入侵行業的特點。將用戶緊密捆綁在平台上,通過信息分析實現生產要素更高效率、更精確匹配,實現金融、個體和萬物的連接和流動。對於這一類型平台,成長速度是平台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然而,這種商業模式深刻影響了社會資源的使用和分配,顛覆了傳統模式的成本構成和利益分配。被資本颶風“清理”掉的“傳統供應鏈”上,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小商販,是家門口起早貪黑、風雨無阻賣雞蛋的老奶奶。他們的生計,就像社區團購App上一分錢一個的雞蛋,被忽略,被犧牲,危險來臨時,一碰就碎。
2
已經出現了一地蛋殼,
不能再出現一地菜葉
技術進步、效率提升應與基本民生相協調。新業態快速發展,提高溝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讓消費者獲得便利,但它們往往利用公共資源管理決策的滯後性,來獲取利益,造成一系列違規問題。尤其在涉及民生領域的互聯網資本化過程中,體現出危害性。
——阻礙公平競爭,獲取超額收益。一些具有規模優勢的巨頭利用自身市場地位和信息不對稱,開始反噬平台用戶。一名商家表示,他被區域業務經理威脅簽獨家協議未果,後台數據直接被改,被迫增加了滿減優惠力度。“入駐美團五年以來,平台抽成一路從3%漲到25%。現在線上基本已經不賺錢了,那些只做線上的商家,只能從菜品上壓縮成本。”
——濫用市場,向下剝削。大型科技公司掌握海量數據,卻往往利用這些數據壟斷優勢來剝削“殺熟”,實現利益最大化。最近,不少美團會員發現自己的外賣每單運費竟然高於非會員。過去,還有攜程用戶表示新老客戶同一時間購買同一機票、價格不同。更有“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的外賣小哥、疲勞駕駛十餘個小時才能勉強糊口的滴滴車司機……
——金融風險。互聯網企業的高速成長,往往伴隨著不理性的價格戰:拼命做規模、拼命加槓桿。一頭連著金融機構,一頭連著民生,槓桿率太大、膨脹係數高企,加之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指導監管缺失,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導致資金鍊斷裂。例如此前,“租金貸”的風險爆發,房屋中介機構可以置身事外,損失則由房東和房客來承擔。OFO共享單車爆雷、呆蘿蔔生鮮電商爆雷、長租公寓企業爆雷潮……圈地失敗的企業宣布破產,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而消費者幾乎無法追回損失。
——結構性失業和危害社會穩定。造成社會矛盾是民生領域過度資本化的最大風險。互聯網平台統攬生鮮上下游的社區團購業務,將消滅數以百萬計沒有更多教育背景的生鮮行業勞動崗位。業態分佈和勞動崗位的保持,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分配問題,涉及到社會最基本的公平。“菜販們”或許終將會面臨職業轉型,但這個過程應該是溫和漸進的,由社會、政府、個人和負責任的大企業合力完成的。
——價值觀扭曲。互聯網金融機構基於大數據生成個人信用,五花八門的消費貸產品應運而生,本身是正常的金融創新,但被貪婪的資本濫用後就變了味道。如此前京東金融的借貸廣告讓農民工借錢升艙引起輿論熱議,互聯網向少年販賣娛樂至上,向上班族販賣焦慮,向中產階級販賣生活方式。不少成長在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習慣了消費主義陷阱式的內容輸出,選擇享受不能承受的“未來”。
3
用好趨利避害的三把“刀”
新事物總在創新和風險的博弈中發展成長。互聯網科技已經並將繼續給金融業態帶來巨大改變。我國在移動支付、線上借貸和互聯網保險等領域應用走在世界前列,共享經濟更是以遠超發達國家的速度實現飛躍式發展。同時,領先也意味著法律規範和風險監管沒有成熟的經驗可資借鑒。
應當說,金融創新前期跑步進場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應當穩著走路了。互聯網資本在民生領域的監管須趨利避害,把握好度,在便捷性和安全性方面找到平衡點。既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置人民利益和社會穩定於不顧。
——刀刃向內,深化改革。面對互聯網平台無疆界、跨空間等特點,傳統監管治理體係受到深刻挑戰。互聯網資本高速發展、體量巨大,對社會公共資源的使用在短時間內產生巨大影響,往往導致系統整體失衡,形成了一個社會治理新課題。在新時期,市場的變化要求公共決策具備信息、組織和管理三方面盡可能透明協同,要把握好開放創新與民生穩定之間的平衡,不讓資本脫韁繩。
——在刀口舔蜜的企業當抬頭看向遠方。12月1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傳遞重大信號。剛剛,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金融管理部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針對阿里收購銀泰、閱文收購新麗和豐巢收購中郵智遞的行為進行頂格處罰。一系列動作向社會釋放了加強互聯網領域反壟斷監管的明確信號,打消了一些企業仍存的僥倖和觀望心理,形成了有力威懾,有助於促進、規範整個行業未來健康發展。
科技對產業的賦能具有巨大價值,互聯網企業將會成為未來經濟社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是數字化的大勢所趨。但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企業也需反思自己的侵略式打法,與公共決策部門積極協同,有意識規劃社會公共資源使用,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加強需求側管理,把錢花在刀刃上。互聯網平台雖主要由私營部門運作,但實則具有準公共性,一旦形成壟斷,其帶來高用戶成本甚至市場進入障礙,不僅在民生領域有危害性,還可能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堵點。此前,高層會議首提需求側改革,就是從制度上保證消費環節不能出現壟斷、保護和其他阻礙,將成本降到最低。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有害消費往往就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始作俑者,1929年美國大蕭條和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都是“鮮血淋漓”的例子。接下來的槓桿分配,應側重抑制有害需求,引導消費群體把借來的明天的錢,真正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