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縮短隔離時間也能有效阻止COVID-19爆發
據外媒報導,雖然輝瑞和Moderna的疫苗可能最終幫助美國人擺脫冠狀病毒大流行,但至少還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那裡的人才能回到大流行前的生活方式。安東尼·福奇博士認為,最好的情況是,等到2021年9月,美國人可能會接近“某種形式的正常”。當然,這個時間表最終將取決於有多少美國人選擇接種疫苗。
在此期間,新冠大流行正在美國各地蔓延。過去一周,美國平均每天新增21.5萬人新冠病人。與此同時,死亡率正在迅速上升,許多重症監護室正在接近或滿負荷工作。信管部精度傳播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則可以追溯到大流行疲勞,也就是說,許多人厭倦了遵守新冠病毒安全準則。
當談到這個話題,《華爾街日報》曾在10月份評論道:“集體耗竭–即大流行疲勞–已成為各政府的一個強大對手,它們正指望通過最新一輪限制措施來實現高度的公眾合作以拉平感染曲線。當局說,對大流行的過度疲勞可能會加劇一個惡性循環:疲憊的公眾往往會放鬆警惕從而引發更多的感染和限制,進而加劇這種疲勞。”
鑑於這種情況,一項來自耶魯大學的新研究發現,減少標準的14天隔離實際上有助於減少新冠病毒爆發的數量。其基本原理是,從心理和經濟的角度來看,較長時間的隔離可能會造成壓力進而可能導致一些人完全無視安全規範。簡而言之,稍短一些的隔離可以幫助加強遵守和減少大流行疲勞所帶來的影響。
雖然較短的隔離時間似乎有違常理,但最近的研究發現,拋開大流行疲勞不談,14天的隔離時間可能有些過長。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本月早些時候就已經將14天的隔離建議縮短到了7-10天。根據修訂後的指南,任何接觸過病毒感染者的人如果PCR檢測呈陰性那麼可以在7天后離開隔離區,如果不進行檢測則需要10天。美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當然不是草率地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他解釋稱,這一調整則是基於經過徹底和嚴格審查的科學研究做出。
《國家地理》補充稱:“除了減少幾天的隔離時間,減少隔離時間還可能有助於預防新冠病毒聚集。最近,在生物統計學家Jeff Townsend的帶領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數學模型來證明這一點。他們發現,將COVID-19檢測跟縮短隔離時間戰略性地結合起來可以減輕潛在接觸者的負擔。”
更重要的是,研究還表明,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感染後5天左右傳染性會更強,這一發現表明,較短的隔離期不會產生任何的不良影響。
最後一點,耶魯大學的研究還發現,最佳隔離期約為7天,並且最終要進行PCR檢測。“適當的時間檢測可以讓較短的隔離變得更有效,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影響、對業務完整性的破壞以及跟新冠肺炎相關的公共衛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