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能買來快樂嗎?
據國外媒體報導,金錢能買來快樂嗎?這個永恆的問題一直被討論著,但從未有答案。有錢人說,金錢不會、也買不來快樂。但是,沒那麼有錢的人卻忍不住會想,錢可以解決他們的一切問題。那到底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或許我們可以從經濟學、心理學和生物學這三個學科交叉的領域——行為經濟學中,找到答案。行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和人類心理如何與金錢互相作用的學問。那麼,行為經濟學是怎麼解釋金錢與快樂之間的關係的呢?
多少錢能使我們快樂?
丹尼爾·卡尼曼和安格斯·迪頓曾於2010年發表過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他們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美國)使一個人感到舒適和快樂的適宜金錢是每年75000美元。為得出這個結論,他們尋訪了大約45萬名美國人,讓他們從1-10(1代表最差,10代表最棒)對自己的人生和收入進行打分。
人們對收入的打分存在明顯差異。年收入低於75000美元的美國人,他們對人生幸福感的打分也更低,並且在壓力下更容易感到沮喪。但是,隨著收入增加,人們感受到負面影響減少,個人反饋的情緒也更加積極。
2018年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更新了2010年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60000美元至75000美元的年收入足以使一個人獲得情緒上的幸福感。但是,只有在年收入達到95000美元時,他們才會真正地對生活感到滿意。
上世紀四十年代,曾有人提出一個理論——需求理論。該理論與丹尼爾·卡尼曼得出的結論相一致。需求理論認為,金錢的增加,在允許人們滿足基本需求時,具有最顯著的積極效果。這些基本需求包括足夠的食物、衣服、衛生設施和住所。一旦這些需求得到滿足,之後增加的金錢便不會對幸福感產生太大的影響。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更高層次的需求不屬於物質範疇,而是更多地與歸屬感、愛、自尊和自我認同感等有關。
錢越多並不一定越幸福
錢越多越幸福,在一定範圍內,確實如此。一旦超出某個範圍,錢越多未必越幸福。
我們假設有兩個人,老李和老王。老李的年收入為5萬美元,老王的年收入為25萬美元,然後老李和老王都獲得一筆5000美元的獎金。結果是,老李比老王更加高興。原因在於,年收入超過95000美元之後,增加的年收入對於改善個人的基礎生活質量不再有明顯效果,因為他們已經有能力讓自己在情緒上幸福。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另一個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在財富超過一定範圍之後,幸福感不會增加,反而會略微下降。這個理論叫做“適應理論”。適應理論認為,收入的增加會暫時地提高人們的幸福感;但久而久之,人們會習慣於更高收入的生活,同時也會提高他們的期望值。當人們對新的收入增加司空見慣,進而追求下一個更高目標時,失望也可能會隨之而來。如此一來,人們的幸福感又會回到先前的水平。
反之,一項研究表明,體驗性消費比物質性消費,更有可能提高人們的心理滿意度。另一項研究則得出結論稱,財務安全感更高的人更快樂,因此他們的高層次需求也更容易得到滿足。
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收入減少,就一定會不開心。這裡討論的是一種可能性,即如果收入不高,則人們感到難過和有壓力的可能性會更大。
還有一個理論——社會比較理論,也能對金錢與快樂的關係解釋一二。社會比較理論認為,人們會將自己的收入和成就與身邊的人進行比較。所以,如果一個人的朋友有更高的收入,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會對自己的處境感到難過或失望,從而導致他的幸福感下降。
文化差異
研究還表明,文化也會影響幸福感。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在崇尚金錢的文化中,高收入使人更快樂。
一項研究報告稱,對於歐洲人來說,影響幸福感的闕值為27913歐元(約35000美元)。這跟美國人的幸福收入有很大差距。這是因為,一個人的文化、個性、成長和生活經歷都會對他們的整體幸福感產生影響。但是,由於每個人的性情都不同,我們很難確切地評估文化對一個人的幸福感產生的影響。
研究人員也在土耳其等其他地方進行過類似的研究。在土耳其,他們發現,當地人在收入增加時,也會表現地更加快樂。但有趣的是,研究發現,相比於男性,女性對物質狀態或收入水平的關心程度更低。
總結
研究金錢與快樂的關係,還需處理各種各樣的灰色區域。其中之一叫做“聚焦錯覺”。當你要求參與者對他們的幸福感和收入進行評分時,你也可能會使得參與者高估金錢可以買到的快樂。
當然,我們的主要問題是,金錢能不能買到快樂?答案是,金錢當然可以買到快樂,但金錢可以買到的快樂是有限的。在超出某個特定範圍之後,再多的錢也買不來你想要的快樂,你只能通過其他途徑來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或者說,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賺多少錢,而在於你怎麼花錢。
過上體面的生活、購買生活必需品和住得舒適,以及獲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等等,這些都離不開金錢。然而,在滿足了這些需求之後,金錢就再也買不來快樂。用聖雄甘地的話來說,就是:“世上的一切足以滿足每一人的需求,但無法滿足每一人的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