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印度代工廠暴動,台企西進“受傷”
印度當地時間12月12日凌晨,據印度時報報導,蘋果手機代工廠中國台灣緯創在印度納爾薩普爾(Narasapura)的工廠,遭到暴力破壞。近2000名工人砸碎窗戶、放火燒車,以抗議降薪。印媒稱,該廠工人遭遇了拖欠工資和降薪問題。但隨後緯創卻回應,這不是罷工事件,而是一起犯罪事件。暴動者皆是外部人士而非員工。公司已按照承諾的薪資,向勞務中介公司支付了所有款項,但這些公司卻遲遲不給工人發工資。
文/謝小丹劉荻青
人在班加羅爾的萬勇(化名)並不驚訝,他自己的公司也常遇到工人鬧事、罷工的狀況。不過,每每都是自己私下解決掉。
他與緯創有合作往來,但此刻,他不擔心這家公司的資金鍊破裂,也立刻排除了拖欠工資、降薪的猜想,猜測應該是勞務公司的問題。
而納爾薩普爾所屬的卡納塔克邦官員也指出了事件當中的疑點,他們對工人不向勞動部門上報,而直接採取暴力行為的方式感到不解,因此,政府也在研究是否有任何外部力量煽動工人。
工廠內車輛被破壞/NDTV
印度政府從6月29日開始分四次封禁了來自中國的267款手機應用。而持續打壓中國企業的同時,印度又在拉攏來自其它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中國台灣就是拉攏對象之一,印度一直試圖將台灣企業在中國大陸的部分產能承接過來。
而緯創就是印度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標杆之一。雖然目前尚不清楚該事件真正的導火索是什麼,但工人暴力砸廠,無疑為不少台企西進印度蒙上一層厚重的陰影。
薪資說法存疑,起因撲朔
12月12日,據印度快報報導,在一次換班過程中,工人們說他們看到自己的工資減少了,他們因此商討在下班後聚集起來,破壞高級管理人員辦公室和工廠生產線,導致事態升級。
一名當地官員告訴印度快報記者,警方正在調查這一事件。大約有2000名工人參與了當天的抗議活動,已有130多人被警方拘留。有傳聞稱,超2萬部iPhone被損壞。
Apple Insider援引一位工人稱,儘管工廠承諾給工程專業畢業生每月21000盧比(285美元)的薪資,但一開始只有16000盧比(217美元)的工資,過去三個月降到了12000盧比(163美元)。更有員工聲稱,工資只有500盧比(6.78美元)。隨著惡劣的情緒愈演愈烈,到凌晨時分才爆發了暴力事件。
印度媒體報導緯創位於納爾薩普爾的工廠遭到破壞/Twitter
卡納塔克邦的副首席部長Ashwath Narayan表示,“我們初步調查顯示事件是因未支付薪水有關,憤怒已醞釀多時。如果勞工面臨這類問題,他們應該要與勞工專員或地方專員接洽。”
但來自卡納塔克邦的大中型工業部長Jagadish Shettar對印度經濟時報的說法卻與之不同,“該公司(緯創)告訴我們,他們已經向勞務中介公司支付了所有款項,但這些公司卻遲遲不給工人發工資。我們感到震驚的是工人在沒有向勞動部門提出不滿的情況下就訴諸暴力。政府也在研究是否有任何外部力量煽動工人。”
針對此次的暴力破壞事件,緯創向台媒回應稱,這並不是罷工事件,而是一起犯罪事件。因當地治安不佳,緯創的新廠房成為他們的目標,暴動者皆是外部人士而非員工。
據台媒援引知情人士稱,緯創一共委託印度五家勞務公司幫緯創僱傭工人,且緯創每月也都按承諾的薪資待遇,按時支付勞務中介公司所有款項。因此,印媒稱緯創給員工調薪與事實不符,這應該是勞務公司與工人之間的糾紛。
Shettar也承諾,將對在該邦投資的外資企業提供所需保護,以避免類似的暴力事件再度發生。
李喬(化名)的公司在班加羅爾設有工廠。他對志象網表示,這件事不會對他在印度的工廠產生任何影響,也不會對擔心在印度用工問題,“我們工人數量少,而且都是乾了多年的老員工,管理起來容易一些。”
但緯創關於班加羅爾治安狀況的說法與李喬對這座城市的認識並不一致,“我沒覺得有治安問題,或許是因為我今年因為疫情沒有過去吧。”
接近緯創的萬勇則認為,治安只是緯創對外給出的官方說辭。他也不擔心緯創的資金狀況,看到網上拖欠工資、減薪的說法之後,也立刻排除了這些聲音,“以我對台企的了解,拖欠薪資台企是不可能發生的,況且今年疫情之後印度還出了文件,明確不允許由於疫情因素降薪,外資企業都是全薪發放的,至少我所知的企業都是這個狀態。”
不過在他看來,打砸事件仍有疑點,“事先沒有任何消息放出來,直到發生了之後我們才得到消息。這件事情肯定有人指揮,而且對緯創很熟悉。”
“印度製造”的污點
許多印度人立刻意識到,印度的形象將會因此大打折扣,尤其這個國家正努力承接從中國轉移出來的供應鏈。
推特用戶的討論截圖/ Twitter
新德里的政治分析師Praveen Rai也表示,過去20年來,印度勞工的暴力事件和抗議活動已有所減少,但緯創事件可能會改變外資對印度的看法。
緯創在納爾薩普爾建立的這家印度工廠,正是蘋果將中國大陸的產能向外轉移的例證之一。緯創的這家工廠,是該公司在印度投資數百萬美元的一部分。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這家工廠目前有超過6000名員工在當地生產iPhone。
2017年,蘋果與緯創達成協議,開始在印度生產舊型號的iPhone。知情人士說,蘋果之所以選擇緯創公司,而不是蘋果的長期合作夥伴富士康,是因為緯創公司在南部城市班加羅爾擁有一家工廠,可以專門用於iPhone生產。
據萬勇介紹,這家工廠目前仍在擴建之中。印度《經濟時報》的報導也顯示,未來該廠計劃為其他客戶物聯網產品和生物技術設備等,從而將就業人數增加三倍至超過18000人。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蘋果早從幾年前起就已經開始尋找能否在印度設廠生產,但印度的工廠狀況並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發現了可以生產電源適配器或包裝的公司,卻沒有一家可以生產電話揚聲器、耳機或小型機械零件;有的印度供應商無法達到蘋果的環境、健康和安全標準;而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的一家潛在工廠在蘋果供應商到訪時,工人卻正在罷工……
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的當下,美國科技巨頭開始受到來自華盛頓的壓力,部分產能轉移至東南亞和南亞等國。
而中國台灣雲集了大小科技公司,擁有強大產業鏈,自然也是印度極力拉攏的對象。據路透社報導,三家台灣製造商富士康、緯創以及和碩都計劃參與印度66.5億美元的製造業激勵計劃(PLI)。該計劃旨在幫助印度在五年內實現0.5%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通過鼓勵本土電子廠商生產和吸引全球大型製造商的投資來實現。而印度打算通過這項激勵計劃在手機領域用“Made In India”取代“Made in China”。
路透社報導稱,三家中國台灣製造商的印度投資計劃都跟iPhone有關,其中富士康申請投資5.42億美元,而緯創與和碩分別承諾投資1.76億美元和1.63億美元。而蘋果也已經把iPhone11的訂單給了鴻海和緯創在印度的工廠,目前只剩下和碩未在印度設廠。
但緯創這次發生的暴力事件,則可能會為他們的印度雄心蒙上了一層陰影。而這也成為“印度製造”的污點。
勞資關係的“坑”
印度勞動法的複雜性此前一直是阻礙外來投資者進入印度市場的原因之一。印度總理莫迪上台後,勞動法的修改就成了他改革的核心議題。
據印度新聞網報導,為此,印度政府已將約44種勞動法合併為四個不同的《工資法》,《勞資關係法》,《職業安全,健康和工作條件法》以及《社會保障法》。政府還廢除了12部法律,使公司更容易獲得許可證並開始在印度開展業務。莫迪甚至還發出呼籲,稱“印度已開始營業。來吧,投資!”
而印度人對外來資本就一直心有疑慮,類似糾紛時有發生。今年6月,H&M位於班加羅爾的工廠同樣出現了工人抗議的情形。社交網絡上,印度用戶憤怒地稱工人被H&M剝削和拋棄。
卡納塔克邦的副首席部長Ashwath Narayan提到,像油漆廠Mysore Paints、豐田柯洛斯卡Bidadi的工廠都曾發生過這類勞資糾紛的案子。
據Mint報導,豐田柯洛斯卡工廠工人和管理層之間的僵局持續了一個多月時間,雙方都拒絕讓步。這家工廠曾於11月10日進入停工狀態。後來還是在卡納塔克邦政府的干預下,要求公司恢復運營,工人們才取消罷工。
蘋果代工廠被砸,也是外資進入印度的一個縮影:印度人擔心,印度人被外資剝削的狀況更加嚴峻。外資則擔心,向印度投資後,勞資問題的處理稍有不慎便會被印度政府上綱上線。
而外資在進入印度時,往往會通過當地勞務公司僱傭工人。據萬勇介紹,中方背景或者台方背景的企業到印度,用人一般只聘用少部分管理人員,數目比較大的用工,都是委託第三方的勞務派遣,勞務關係全都掛在他們那邊,借助這種第三方公司規避勞務用工方面的合同糾紛、設立工會等問題。
但勞務派遣公司的質量卻參差不齊,就有可能為企業帶來隱患。發生在緯創的事件目前已被相關人士懷疑,與勞務中介公司有關。
萬勇就遇到過惡劣的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在他按時向他們結清了工人薪水後,錢卻被他們扣押,遲遲不付給工人。
而萬勇的印象裡,印度工人鬧事的現像一直很常見。“企業到印度設廠,急急忙忙招聘的人因為不合適被裁掉的話,有些人就會懷恨在心,故意搞破壞或者誣告,都很正常。我們公司也有很多這種事情,但我們規模沒這麼大,來鬧事的自己私下解決掉,這次緯創的事情比較大,才會這麼轟動。”
萬勇補充說道,“印度政策對外資管控得很嚴,一旦牽扯到勞務方面的問題,他就會上綱上線,所有的企業肯定都會按照當地法律的條條框框去執行。”
這是外資進入印度必須要經過的考驗,本土企業在應對勞資糾紛上就會有更多選擇。據萬勇介紹,按照印度的法律規定,企業超過200人必須設立工會,凡是涉及到員工權益的問題,都必須經過工會點頭,這就使這些企業常會遇到工人罷工情形。
“比如說要求漲工資或者增加福利,外資唯一的辦法就是妥協,無非就是討價還價,妥協滿足工人的條件,然後可以復工,本土的企業不一樣,當地能做大的企業老闆,一般都階級地位比較高,能搞定政府關係,甚至可以直接鎮壓工人罷工。”萬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