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稱地球上的大規模物種滅絕遵循2700萬年的周期
最近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件讓很多人覺得相當寒心的事情。根據新的研究,包括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在內的陸生動物的大規模滅絕遵循一個週期,時間跨度約為2700萬年。有趣的是,這一大規模滅絕週期也與此前報導的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相吻合。研究發現,大規模滅絕與地球上重大的小行星撞擊和火山噴發事件時間週期一致。
在化石記錄中,有五個主要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這些大滅絕包括一次發生在4.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一次發生在3.6億年前的德諾瓦紀末期,一次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一次發生在2.01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
在這幾個時期中還發生過其他小規模的滅絕事件。在研究陸地物種滅絕過程中進行的統計分析表明,這些事件按照每2750萬年一個週期進行。研究的作者將滅絕事件的年齡與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地球所產生的撞擊坑的年齡進行了比較,或者是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或一系列的噴發,這些火山噴發覆蓋了大片的土地和熔岩,並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
研究人員表示,新的發現使人們相信週期性的全球災難性事件是滅絕的誘因。除了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外,研究人員還提出,陸地和海洋上的大規模滅絕也與洪水-玄武岩噴發的時間相匹配。這幾千年來向大氣中釋放有毒氣體,導致極端變暖,使海洋酸化。
該研究沒有提供結論性的解釋,是什麼控制了周期性的大滅絕事件。一個有爭議的理論是,太陽的一顆伴星在巨大的軌道上可能會攪動彗星,每隔2600萬年將彗星拋向地球。每2500萬至3000萬年一次的洪水-玄武岩噴發可能是地球地幔中上升的羽流長期循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