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嗎?一小時100塊的那種
付費與陌生人談一場短暫的戀愛,你願意嗎?近日,“虛擬戀愛”的話題在社交媒體引起熱議。這種陌生人通過互聯網假扮戀人聊天的服務在年輕人當中悄然興起,每小時報價在20-100元之間,而包月的價格動輒上萬元。
文:趙佳然
專家指出,類似“虛擬戀愛”的消費形式是經濟發展中的必然趨勢,然而也會被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在涉及資金往來時需慎重考慮,切勿輕易相信他人。
01包月收費上萬,陪聊是門好生意嗎?
中新經緯在電商平台查詢到,搜索“男友/女友”“虛擬戀人”等類似關鍵詞均已無法找到商品,但可以通過“聊天”等其他相關詞語搜索到部分商品。目前,相關商品名稱中已不包含“戀愛”“男/女友”字樣,而多以“暖心”“小哥哥/小姐姐”“驚喜禮物”等代稱。
▲部分賣家提供的“虛擬戀愛”服務報價
據了解,售賣虛擬戀愛產品分為文字聊天和語音連麥聊天兩種,以服務方的質量區分為“金牌”“鎮店”“男/女神”等,每小時價格從20-300元不等,包天價格在200-1000元之間,並提供包周、包月服務。某商家提供的報價單中,“首席”檔位的連麥通話包月價格為18888元。
中新經緯嘗試在電商平台購買了一份半小時虛擬女友文字聊天,對方在約定時間前申請了好友,並開始熱情地寒暄,直呼“寶貝”。
▲中新經緯與虛擬女友聊天截圖
隨後,“虛擬女友”向中新經緯透露,她本人是00後,由於自己聲音條件具有優勢,在兼職中的收入相對較高,每週最高收入400元左右,最少也有100-200元。
在北京工作的李小姐對中新經緯表示,自己在通過視頻平台了解到虛擬男友曾考慮送給單身朋友一個特別的禮物,在這之前她自己先買了一個作為體驗。
李小姐選擇的是對方提供的價位中最貴的一檔,由於購買時已近深夜,賣家要求費用加倍,為每半小時70元。然而,這次體驗卻讓李小姐打消了再度購買的念頭。“對方一上來就叫我’寶貝’,言語中也比較曖昧,始終感覺有些尷尬。”李小姐稱,自己對與陌生人迅速建立親密關係有所抗拒,所以並不太認可這種臨時虛擬關係。
02 整蠱、陪玩等成為新興消費點
除了專業陪聊的虛擬男/女友外,虛擬服務還出現了各類衍生品,甚至有些產品開始往“奇怪”的方向發展。
2020年七夕期間,一款名為“七夕青蛙”的虛擬商品迅速走紅。“不明真相”的單身人群,可能會突然接到一個陌生的好友申請,而對方在自我介紹後會不斷發送“孤寡孤寡”,宛如“文字噪音”一般,給對方帶來一場整蠱。
中新經緯了解到,銷售虛擬戀愛產品的商家也會推出此類整蠱產品,除“青蛙”外還包括“虛擬小火車”“吹嗩吶”“大悲咒”等,收費為每10分鐘20元,商家對此描述為搞笑服務。
除假扮戀人陪聊外,陪伴玩遊戲的服務也日漸興起。查詢電商平台可發現,以“陪練上分”為關鍵詞的商品比比皆是,其中銷量較高的商品累計有1.7萬人完成付款。此類店鋪多宣稱“虧本接單”,且提供“陪玩師”的基本信息和照片。一家賣家對中新經緯表示,某款競技類游戲的男性陪玩價格為10元一場,女性陪玩為30元每小時。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願意為“陪伴經濟”買單?國金證券的相關研究報告指出,95後的泛娛樂內容消費活躍度極高,互聯網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也具備很強的消費意願和消費潛力。同時,95後人群的虛擬社交娛樂需求也較強。根據艾媒諮詢的估算,到2025年,陪伴經濟的市場規模可能達到400-500億左右。
03 專家:虛擬戀愛是孤獨經濟的體現
對於虛擬戀愛等社交類服務,網友的評論各有差異。有觀點認為滿足自己情感上的需求,在合法前提下購買陪聊服務無可厚非;而也有網友不理解這種消費行為,認為虛擬聊天沒有意義,更不值得花錢。
@隱姓埋名的小學雞:我覺得只要是成年人在自願的前提下,不觸及非法行為,那就ok。
@Nirva_傲利傲:我覺得很好!畢竟有些找不到自我的人,可能也需要精神寄託嘛,而且是合作愉快、交易愉快的模式,應倡導~
@樂正天擊:這不很正常嗎?尋求心理安慰不一定要找真人綁定關係啊。
@小怪獸奧特曼_特蕾西:感情是有額度的,用完就沒了,消耗需謹慎。
@希望暴富的怪阿姨:年輕人都這麼富裕了嗎?
@橘子子子子z:個人感覺無聊且幼稚。
在虛擬社交服務興起的同時,灰色產業鏈也悄然滋生。2020年9月,北海市海城區人民法院審理一起“網戀詐騙”案件並當庭宣判。在此案件中,被告人李祥寬虛構女性身份,通過聊天軟件與周某確定為戀人關係,中途還利用變聲軟件騙取周某信任。之後,李祥寬多次以還貸款、投資做生意錢不夠等為由,騙取周某錢財。法院審理後認為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對此,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虛擬戀愛、陪聊等消費形式可看作是“孤獨經濟”中的一種體現,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特別是都市化之後必然會產生的市場發展趨勢。
“年輕人在大城市的通勤時間更長,相對而言能夠用於社交和情感交流的時間更少,圈子也相對更封閉一些。在這種情況下,虛擬戀人這類情感遊戲,從某種意義來說能夠滿足年輕人心理上的情感需求。”江瀚進一步分析稱。
關於在虛擬社交上的消費,江瀚認為,通過在網上消費滿足自身需求無可厚非,但此類服務存在風險,需注意自身安全。“此類服務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將存在變為’殺豬盤’或涉黃平台的可能性。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不要輕易相信互聯網上關於金融方面的需求,特別是藉錢等資金來往,在操作之前需反复確認。”江瀚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