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攜6.43億用戶殺入”互聯網錢包”,已啟動內測
又一電商巨頭殺入“互聯網錢包”。儘管對外界多次否認,拼多多的金融生意野心和佈局卻沒停止。券商中國記者註意到,拼多多近日已開始內測支付服務“多多錢包”,面向部分用戶開放,用戶需實名認證及綁卡後才可開通。拼多多內測錢包引發業內關注,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繼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之後,小米、美團、今日頭條、滴滴等曾經均推出“錢包”模式,以此為突破口佈局“流量+金融”模式業務。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拼多多錢包僅有充值、提現這些初始功能,又受限於手持金融業務牌照不多,且不論相比起步早、佔據移動支付市場絕對份額的微信支付、支付寶,就功能上相比美團錢包、滴滴支付等場景金融產品的豐富性來看,只能說剛起步。
拼多多上線錢包功能
從官方介紹看,多多錢包是拼多多官方推薦的支付工具,目前僅僅支持充值、提現、支付等服務,功能僅覆蓋部分用戶。
當前還處於內測階段,拼多多方面稱,“即將全量上線(多多錢包)支付隨機減或者返現、最高100元等專屬優惠活動。”
這也意味著,今後用戶參與拼多多平台的活動紅包,還有比如商家小額打款等相關款項都會轉到用戶的“多多錢包”內。
不過,用戶開通多多錢包,只是在支付環節多了一種選擇。也就是說,用戶不開通該錢包功能及綁卡,也並不影響當前的消費交易體驗。在拼多多app內進行一旦購物,到交易支付環節,用戶可以選的支付方式有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等。
在業內看來,且不論相比起步早、佔據移動支付市場絕對份額的微信支付(2019年日均總交易量超過10億次)、支付寶(國內用戶數超7億),就功能上相比美團錢包、滴滴支付等場景金融產品的豐富性來看,多多錢包也才只能說剛起步。
“現在’多多錢包’還太簡陋了,只有基礎功能——充值、提現,算是滿足購物消費里最基本的需求。相比其他的第三方支付錢包裡,它們多是一個綜合金融平台,除了錢包,至少還有消費分期,消費信貸,保險及理財產品代銷等等,這也取決於拼多多目前幾乎沒有什麼金融業務資質牌照。”華東一位支付機構資深產品經理評價稱。
11月12日,拼多多發布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拼多多GMV累計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3%。在第三季度,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用戶數已達6.43億,單季度增長了7460萬,同比增長50%。
曲折拿下牌照,曾涉二清被批無證經營
在開通多多錢包時,用戶需要同意用戶協議、隱私協議、快捷支付協議、相應綁定銀行卡快捷支付線上服務協議等。用戶服務協議顯示,拼多多支付服務由拼多多關聯企業實際控制的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付費通”)提供。上海付費通擁有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全國)、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上海市)等業務類型,是第三方支付“全牌照”公司。
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2020年1月23日,上海易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上海易翼”)認繳出資6083.99萬元,獲得付費通50.01%的股權並完成工商變更,正式成為付費通的控股股東。而上海易翼的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正是拼多多聯合創始人、CEO陳磊。
在拿下支付牌照之前,2018年以來,拼多多涉嫌“二清”、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數次遭舉報,被央行上海分行答复,被作為平台型公司內部資金清算合規問題案例之一,曾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2017年12月,央行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及《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基礎上,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簡稱“217號文”),劍指無證支付機構和支付“二清”行為。其中,電商平台的“大商戶”模式也是這次監管的精準打擊對象。所謂“大商戶”模式,指銀行或支付機構把收到的貨款劃轉到電商平台賬戶,電商平台再結算給入駐的商戶,這就形成了央行明令禁止的“二清”行為。
“一些沒有支付牌照的電商平台,為了規避二清風險,和支付機構、銀行合作的分賬系統,並不少見,不變造交易或搞資金池,目前來看,不會和二清行為掛鉤;另外可以看到的是,出於清算合規/存留保護交易數據的考慮,電商、出行等領域平台型公司配置支付牌照已經是行業趨勢。”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曾向記者分析。
當時業內就普遍認為,以電商為核心業務的移動互聯網新貴拼多多確實需要支付牌照的支持。儘管屢屢對外三緘其口,但從2017年開始,拼多多就有了支付業務佈局。
2017年8月,由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實際控制的杭州樂顧投資諮詢有限公司開始入主付費通的股東上海易翼。到2018年5月,上海易翼原股東上海艾錢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廈門眾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悉數退出。至此,黃崢的杭州樂顧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上海易翼。
不過, 2018年8月杭州樂顧投資諮詢有限公司退出上海易翼,股東全部轉而交給了由陳磊絕對控股的深圳啟真科技有限公司。至此,上海易翼的實際控制人由黃崢變為了陳磊。天眼查顯示,2020年8月7日,上海易翼發生“監事備案”工商變更,黃崢退出。彼時,隨著拼多多股價一路水漲船高,“新晉首富”黃崢被鎂光燈聚焦,其後黃崢宣布卸任拼多多CEO,由陳磊接任。
近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一則產權成交公告顯示,付費通26.817%股權以約2.37億元的價格於11月16日成交。按照成交價,付費通總值約8.83億元。資料顯示,付費通這部分股權分別來自原股東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3.86%)、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22%)以及上海水務建設工程有限公司(0.74%)。買方信息尚未知。
互聯網錢包能否撬動場景金融?
拼多多內測錢包引發業內關注,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繼BATJ之後,小米、美團、今日頭條、滴滴等曾經均推出“錢包”模式,以此為突破口佈局“流量+金融”模式業務。
可以看到,除了支付寶、微信錢包,美團,滴滴、今日頭條甚至新浪微博APP的“錢包”裡,各類消費信貸、理財、財險等金融業務均在其中。新浪微博的錢包為入口,目前已經上線了理財、保險、眾籌、股票等平台。
這背後當然首先需要解決牌照資質問題。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小米、美團、滴滴、今日頭條都有在民營銀行、保險、基金、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消費金融、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方面積極佈局,小米旗下還有徵信公司。這之中,四家公司均拿下了網絡小貸業務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
其實不僅僅是在電商領域,無論是淘寶(天貓)、京東,還是唯品會、蘇寧、國美,無一例外均已染指支付牌照。支付牌照同樣是騰訊、網易、美團、小米、滴滴、字節跳動等等知名互聯網企業的標配。
“支付是金融業務的基礎,可以沉澱金融數據,為藉貸、理財、金融科技等各類衍生金融業務的開展奠定基礎。”在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看來,一旦達到一定業務規模、有自己的消費和高頻交易場景,互聯網大公司配備支付業務許可證並不難理解。
事實上,稍作梳理不難發現,和阿里、騰訊、京東等類似,小米、美團、滴滴等新崛起互聯網公司在金融業務的規劃路徑一般也是:圍繞流量場景、以支付為切入,嵌入面向B端和C端的金融服務和產品。比如小米,圍繞小米商城支付服務以及NFC手機的閃付功能等打造小米錢包,然後踏足消費信貸、民營銀行、並兼營理財、保險、基金代銷和供應鏈金融服務,鏈接起生態鏈的上下游。
“多多錢包才剛起步,目前來看只是拼多多系統內的一個支付產品,要佈局其他金融服務,拼多多首先還要解決牌照問題。美團、滴滴、京東這些互聯網大公司的錢包,把一個入口變成了涵蓋了消費信貸等業務的平台,但是經過了很長的運營期來轉化,效果也未必理想。”
上述支付行業人士認為,相比支付寶解決了互聯網交易支付環節的信用問題,隨後以獨立的支付工具出現,微信支付以“春節紅包”崛起、切入社交支付,多多錢包還差得太遠,未來要有意向佈局場景金融,在獲客、風控、運營轉化上還有很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