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岱跨海大橋主通航孔橋首個次邊跨合龍
隨著5、6號墩間BA12#梁段吊裝成功,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簡稱“中交路建”)承建的滬舟甬跨海通道舟岱跨海大橋控制性工程——主通航孔橋首個次邊跨合龍,標誌著該橋全面邁入鋼箱樑吊裝衝刺階段。
舟岱跨海大橋是連接舟山本島至岱山島的跨海橋樑,是長三角一體化重要交通設施滬舟甬跨海通道的關鍵組成部分。大橋建成後,跨越8個島嶼的舟山連島工程總建設里程將達到86.68公里。
舟岱跨海大橋主通航孔橋為主跨2×550米三塔雙索面鋼箱樑斜拉橋,全長1630米,其跨徑組合為國內三塔跨海斜拉橋之最,滿足10萬噸級油輪通航需求,是國內通航等級最高的橋樑。3個主塔均採用鑽石型塔身,主塔高度均為180米。本橋鋼箱樑合龍採用自然合龍方案,按次邊跨→邊跨→中跨合龍順序進行,目前大橋共完成鋼箱樑吊裝67片,佔鋼箱樑總數的59%。
舟岱跨海大橋主通航孔橋鋼箱樑採用帶風嘴的扁平流線型截面, 全斷面寬度為34米,梁高3.5米,共設13種類型,標準節段長度為16米,重量為260噸,最大吊裝重量為295噸。全橋鋼箱樑節段合計113片,總重量約為27800噸,相當於18000輛家用小轎車的重量。
舟岱跨海大橋主通航孔橋鋼箱樑吊裝至今歷時4個月,有3個多月的施工時間處於疫情期間,而且施工水域為通航區域,通航船舶有大型油輪、貨船、漁船及客運船舶,日均通航量達50餘次,通航安全管理難度非常大。此外,項目團隊還要確保在海洋環境下鋼箱樑安裝軸線誤差不超過L/20000,給施工各環節的組織和資源保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面對困難和挑戰,中交路建項目團隊超前策劃、精心組織,緊盯最終節點目標,春節期間全員留守,保證人員不斷檔。項目駐地和施工平台實行全封閉消毒管理,採購充足的防疫物資,堅持每日全員監測體溫,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將疫情對工期的影響降至最低。
施工過程中,中交路建項目團隊以打造全國品質工程為目標,依托“機械化”“工廠化”作業優勢,鋼箱樑吊裝施工有效作業速度提高到每5天1個循環;通過全程應用BIM技術,提升項目精細化、集約化管理水平;配置大型浮吊船舶與多功能橋面吊機,確保了主塔鋼箱樑吊裝結構與斜拉索安裝的精準性;合理安排工期,及時報備海事局,確保鋼箱樑吊裝日不受外部船舶通航的影響;與第三方監測單位合作,加強上部結構施工期間對鋼箱樑軸線、里程高程與斜拉索索力的監測,確保施工質量和精度。
隨著舟岱跨海大橋主通航孔橋次邊跨順利合龍,接下來,項目團隊將全力攻克海域斜拉橋雙中跨同步合龍這一難題,力爭在颱風季來臨前實現全橋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