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病毒學家:疫苗研發到了最難的“過草地”階段
疫苗成功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才能清除病毒。那麼,如何才能做出好的疫苗?“生物學很複雜,最好的方法是跟自然學,即了解康復的病人是如何清除病毒的。模擬這個過程是最佳路線,他們的成功經驗就是我們的指導方向。”華裔病毒學家、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近日在由健康專業資訊平台八點健聞舉辦的“新冠疫苗的能與不能”論壇上表示。
在陸蒙吉看來,目前的疫苗進展還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因為)時間比較短,還不夠清楚地了解病人是如何清除病毒的,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陸蒙吉坦承。
人類和新冠病毒的鬥爭正在向“持久戰”轉變,疫苗被認為是終結這場戰役的最佳“武器”。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發表於《自然綜述·藥物發現》的文章稱,截至2020年4月8日,全球新冠疫苗的研發全景圖譜中包含115種候選疫苗,其中78種已確認處於推進狀態。
值得期待的是,我國已有3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包括進展最快的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這是全球首個進入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此外,還有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申請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也進入了一期和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研製的滅活疫苗也獲批開展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是疫苗上市前必不可缺的關鍵環節,一般需要三期臨床試驗。陸蒙吉介紹說,一期是安全性評價,主要是招募一部分健康人來測試,看有哪些不良反應,若前期毒理和安全性做得比較好,這個環節一般不會出現問題。
“(很多疫苗的)臨床試驗都會’死’在二期,100個里面有一兩個成功就不錯了。”陸蒙吉說,二期試驗主要檢測有效性,要針對目標人群檢測疫苗的免疫反應和保護性。三期就擴大到更多不同的人群,包括老人、小孩等。(這時候會發現)不同人群的反應就非常不同了,對於有些人群可能完全保護不了。“現在的(二期、三期臨床試驗)正是到了最難的’過草地’階段。”
陸蒙吉表示,不良反應是判斷疫苗是否成功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指標。“最大的不良反應、也是我們最擔心的事情是,會出現抗體增強效應。”
一般情況下,注射疫苗後,人體會產生抗體來抵禦病毒,使其無法感染其他細胞。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抗體並不能完全殺死病毒。
原有的中和抗體不僅不能防止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反而可以與Fc受體或者補體相互作用侵入單核巨噬細胞、粒細胞等,增強病毒在體內的複制,引起嚴重的機體病理反應。
“這個過程比較嚴重的話,會一下造成大面積感染,最典型的案例是登革熱病毒。因此,疫苗,尤其是以刺激抗體反應為主的,一定要100%地排除抗體增強反應。”陸蒙吉說。
的確,疫苗研發難度大、週期長、失敗率高。據了解,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批准預防性疫苗僅有77個,用於預防41種疾病。
“做一個好的疫苗非常不容易,大部分要賠本。可以看到,在市場上,大家覺得疫苗非常重要,卻不願意做。”陸蒙吉表示。
陸蒙吉介紹說,德國在新冠疫苗研發方面採取的是科研、研發、公司、管理和國家分工合作的機制:首先由科研單位提供疫苗的基本信息;專業公司利用其技術平台和專業人員,按照科學家提供的指標去實現;接著,由傳統疫苗製造公司進行批量生產;管理機構進行專項批准。
“一般情況下,疫苗從研究到上市需要10年、20年,現在希望18個月走完(整個流程),但研發過程很難縮短,管理機構的標準不降、時間表也不縮短。德國的做法是,做出來一個疫苗後,傳統疫苗製造公司直接生產幾千萬份(生產也需要數月時間),最後若不成功則由國家買單,用經濟損失換幾個月的時間,但它的安全性,整個管理的嚴格程度不降。”陸蒙吉說,“目前,幾家傳統公司已啟動了全部生產線(不同類型的疫苗生產工藝不同),只等疫苗出來。”
目前,全球疫苗研發“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在陸蒙吉看來,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是全球共同的問題,“最終,最好的疫苗肯定是大家一起開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