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拓展“紅線”外耕種面積保障糧食安全
“我國有15億畝鹽鹼地,它們也是我國未來極為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如果我們抓緊開展耐鹽鹼水稻品種培育及核心技術研究,並將其中1億畝改造成水稻田,按每畝300公斤估算,則有望每年增加能養活8000多萬人口的糧食產量。這也是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創新工程。”4月16日,還在海南三亞南繁育種基地忙碌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連線採訪時說。
本報記者俞慧友
連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國及地區為防止本土出現糧食供應短缺問題,啟動了限製本國糧食出口的政策。這一舉措,也引發了一輪各國評估是否有可能遭遇“糧荒”的糧食安全“反思潮”。
就我國而言,受耕地面積“紅線”影響,糧食耕地面積大幅度“擴容”並不太現實。因此,要確保糧食安全,主要聚焦在以科技提升耕地畝產量,及挖掘“紅線”外可能“無中生有”的糧食耕種面積上。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發展耐鹽鹼水稻方案,就有望增加“紅線”外耕種面積。
圍繞袁隆平院士這一目標,近年來,全國科研人員不懈攻關,已在耐鹽鹼水稻品種培育和種植上獲得“初體驗”。14日,在海南三亞“國家耐鹽鹼水稻創新中心試驗現場觀摩及建設推進會”期間,袁隆平院士再度向外界發聲:“通過雜種優勢利用、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的結合,我對實現耐鹽鹼水稻新品種的重大突破充滿信心!”他堅信“雜種優勢利用+耐鹽鹼基因”,是實現耐鹽鹼水稻育種目標的關鍵。
如何將這一目標實現的“底盤”鞏固得更牢?我國超級雜交稻超高產技術發源地湖南,擬圍繞耐鹽鹼水稻核心技術創新,打造全國性科技協同平台,助力突破“藏糧於地”空間、拓展“藏糧於技”儲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據初步設想,該平台擬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聯合海南大學、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湖南農業大學、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有限公司等分佈於多省份的相關研究單位共建。
“針對我國鹽鹼地分佈廣、類型多樣,研究優勢單位、平台和人才隊伍分散、難以集中的特點,協同平台擬實行’總部、研究中心、區域分中心和試驗站/基地’模式建設,組織全國最大範圍的優勢力量協同攻關,儲備國際領先的鹽鹼地利用關鍵核心技術,培育糧食生產新增長點,搭建國際一流耐鹽鹼水稻研發技術創新平台,培養全產業鏈國家高端創新人才隊伍,打造耐鹽鹼水稻創新型產業集群。”湖南省科技廳廳長童旭東談及協同平台構想時說。
而據湖南雜交水稻中心消息,技術路線上擬利用雜種優勢技術培育高產、優質、適應性廣的耐鹽鹼水稻重大新品種,構建不同鹽鹼地生態區耐鹽鹼水稻豐產高效應用模式並大面積示範。
“今年,我們在遼寧省盤錦市新興鎮開展耐鹽鹼新品種試種,示範面積大概30畝。”正在盤錦“蹲點”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彭玉林說。
仍在海南三亞南繁育種基地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燭則透露,今年,在袁隆平院士親自安排下,他們已在內蒙古興安盟、黑龍江肇源、吉林大安、遼寧盤錦等全國10省份地區部署耐鹽鹼新品種示範,部分示範基地現已完成播種。
(科技日報長沙4月1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