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科技並未削弱年輕一代的社交技能家長們無需恐慌
隨著移動設備的興起,家長們開始普遍擔心起科技發展對兒童造成的負面影響,比如社交技能的下降。然而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家長們的道德恐慌有些多慮。研究指出,與1990年代成長的年輕人相比,當代年輕人的社交能力評分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視頻截圖(來自:Ohio State University)
對於帶小孩的家長們來說,肯定免不了“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是xxx了”的吐槽,尤其是看不慣整天盯著手機屏幕的小朋友。
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Douglas Downey 很是擔心,社會再這麼發展下去,是否會影響年輕一代的社交能力?
為此,楊百翰大學的Benjamin Gibbs 對從幼兒園到五年級的早期兒童縱向研究(ECLS)的數據展開了深入分析(由教師進行每年評估)。
Downey 和Gibbs 分別對1988 / 2010 年開始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展開了比對,以評估兩組兒童之間社交技能的差異。
出於研究目的,二人將社交能力定義為“在社交互動中成功地達成他人期望的能力”。教師對孩子與同伴互動的評價,便是從ECLS 數據中得出的一個主要指標。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1998 / 2010 年代的小朋友們,其社交技能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從幼兒園一直到五年級,兩組隊列的發展都是相似的。
唯一明顯不同的數據點,便是頻繁使用線上游戲和社交媒體的兒童的社交技能略有下降,但其僅佔很小的一部分。
總體而言,當前並沒有多少證據可以表明’花在電子設備屏幕上的時間正在損害大多數兒童的社交技能’。
Does Screen Time Impact Social Skills(via)
當然,研究人員很清楚他們研究的局限性,尤其是對孩子的社交技能進行分類的抽象性質,社會學家認為這是概念上的廣義術語。
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是,評估孩子的面對面互動,只是社交技能發展的一個子集。
此外Downey 指出,考慮到1998 / 2010 年代的小朋友們所經歷的深刻的技術變革,其在社會發展中並沒有發現重大的差異。
Downey表示:像他這把歲數的一代人,總是對年輕一代的社會境遇產生擔憂情緒,然而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在電話、汽車、收音機問世的哪個年代,老一輩也總是對年輕人的成長環境抱有道德上的恐慌。
因為技術使兒童享有了更多的自主權,而基於屏幕使用時間的擔憂,正好反映了我們對技術變革的新一輪恐慌。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國社會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上。
原標題為《Kids These Days: Are Face-to-Face Social Skills among American Children Decl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