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年前神秘海底生物“網絡群居” 還會克隆繁殖
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可能是以群居網絡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它們彼此溝通交流、分享食物,還會繁殖後代。研究人員觀察了數百個“葉狀形態類生命體(rangeomorphs)”化石樣本,這是在加拿大紐芬蘭海岸發現的,葉狀形態類生命體是一種奇特的大型群居類蕨類生物,大約5.71-5.41億年前生活在海底環境。
圖中是藝術家描繪的葉狀形態類生命體群體,它們佔據海底大片區域。
令研究小組驚訝的是,許多化石標本似乎都是由長而細的絲狀結構連接起來的,其他遠古生物未發現過類似現象。每根細絲長度最小幾厘米,最大可達到4米,它們連接7種不同的葉狀形態類生命體,研究報告稱,它們是一種原始的“群居網絡”深海生物。
這種生物沒有嘴、內臟、手臂、腿和生殖器官,但是它們結成一個古老的“群居網絡”,可能統治著當時的海底世界。它們能夠快速在海底定居,其細絲結構或許可以解釋它們是如何成為海底世界的統治者。
該生物沒有嘴、內臟、手臂、腿和生殖器官,但是它們結成一個古老的“群居網絡”,可能統治著當時的海底世界,它們能夠快速地在海底定居。
同時,該生物被認為是地球上最早的非顯微動物之一,它在埃迪卡拉紀末期(大約6.35-5.41億年前)大量繁殖,但是它們沒有明顯的嘴部、內臟、生殖器官以及四肢。
科學家認為,它們在海底泥層中挖洞,利用對稱、葉狀分枝結構被動地從海水中吸取營養,很明顯它們的生存之道是可行的,因為該生物統治海底環境長達3000萬年。不同的物種長度不等,甚至部分出現了外觀變形,其目的是更好地吸取周圍營養物質。
由於葉狀形態類生命體從未真正移動過,化石樣本完整地保存了它們的整個群居網絡,研究人員在38個挖掘地點發現連接該生物的細絲化石時,清楚地意識到這種強大的細絲網絡對於連接每個群居生物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該生物在海底生態環境中的角色仍是一個謎團,專家推測,其細絲結構有助於固定網絡結構,使它們能夠抵禦強水流,使個體成為活生生的“尖樁籬柵”。此外,細絲結構也可能是生物之間傳遞營養物質,就像現今樹木根部共享營養物質一樣。
還有一種推測是細絲是克隆繁殖的工具,它們採用一種無性繁殖方式,親本生物會創造出多個完全相同的克隆體,這種方式能夠使它們非常迅速地蔓延佔據海底大片區域。(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