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選秀三年之殤:難現“楊超越” 用戶已疲勞
作為精神角落的豆瓣,有很多不為人熟知的另一面。騰訊視頻女團選秀綜藝節目《創造營2020》還沒開播,其小組已經有超過9萬名成員聚集,張昕是其中之一。2018年,選秀節目大火,《創造101》和《偶像練習生》幾乎全網刷屏,尤其楊超越、蔡徐坤兩人的名字,在節目結束之後,依然有很大熱度。
新浪科技李楠
偶像選秀成為近年來網絡視頻平台的一股潮流。這類節目形式對觀眾而言有很好的參與感,而當節目調動大量用戶關注,平台的流量和收益也隨之而來。但偶像選秀三年,節目新意不多,一些用戶已經開始感到“審美疲勞”。
張昕喜歡偶像選秀,不過今後這類綜藝能否延續下去,她感覺並不樂觀。
“偶創”爆火之後,視頻平台三年對壘
近三年,騰訊視頻與愛奇藝一直在推出偶像選秀綜藝節目。
2018年1月19日,《偶像練習生》在愛奇藝首播。節目從國內外87家經紀公司、練習生公司的1908位練習生中推薦選拔100位,經過四個月的封閉式訓練及節目錄製,最終由全民票選出優勝9人,組成偶像男團出道。
三個月後,《創造101》在騰訊視頻開播,節目形式與《偶像練習生》類似,不過從推男團變為推女團。101位女生從457家公司及院校的13778名候選人中選拔而來,最終全民票選11人成團出道。
視頻平台不約而同的選擇背後,是粉絲經濟的愈加興盛。
在此前一年,中泰證券結合艾瑞諮詢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的數據進行估算,預測核心音樂市場在2020年可達762億元,其中,偶像音樂市場規模在涵蓋周邊衍生品後,預計達494.59億元;另外,包括影視、網劇/網大、廣告、綜藝和二次元在內,偶像市場的衍生層市場規模可達550億元。總體來看,2020年偶像市場總規模可達1000億。
中泰證券還指出,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達8000美元左右時,文化產業會迎來高速增長。偶像產業將誕生於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爆發於高經濟增長後的相對不景氣時期,偶像藝人經紀市場正處於重要發展窗口期。
而後,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的兩檔節目確實引起極高關注,同時引爆了偶像產業熱潮。
網友“香芋派”回憶了《偶像練習生》的火爆,她提到,那年自己高三,班裡有好幾個人追,下午吃完飯就拿班裡電腦看直拍,“在學校的最後一天晚上,我們班的同學點了首《Ei Ei》(《偶像練習生》主題曲),好多人跟著唱,還有人跳。”
《創造101》的熱度有更細緻的證據,除在微博、朋友圈刷屏外,據統計,這檔選秀綜藝的首期節目斬獲1.9億播放量,總播放量達到50.1億,單期最高播放量12.2億,平均每期播放量5億,總決賽直播在線人數超過6300萬。
從觀眾角度看,當時很多人因為這兩檔節目開始第一次的追星經歷,逐漸熟練掌握“飯圈”(也就是粉絲圈)術語,能夠無障礙地使用zqsg(真情實感)、u1s1(有一說一)等拼音縮寫進行交流。而對參加節目的選手來說,更有人因此完全改變了生活軌跡——通過網絡平台曝光,普通人一躍成名,收穫大量粉絲。
由此,2018年被稱為“偶像元年”,且在兩檔大火節目積攢的勢能之下,同類節目延續下來:2019年,騰訊視頻推出《創造營2019》,愛奇藝將《偶像練習生》更名,推出《青春有你》,優酷推出《以團之名》,都瞄準男團選秀。現在,兩大平台再次瞄準女團選秀,愛奇藝的《青春有你第二季》已經開播一個月,騰訊視頻《創造營2020》蓄勢待發。
互聯網造星,偶像中的生意經
“流量”有時被用來代指“流量明星”,顯然,這並不是一種友好的表示。在大眾有關娛樂圈的討論中,流量明星往往受到藝能水準方面的批評。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流量意味著關注度,也意味著實實在在的收益。
粉絲數量龐大的選秀偶像,便是常常遭遇質疑的流量藝人。而生產偶像,是網絡視頻平台的一門生意。除了看好偶像市場潛力,視頻平台推選秀節目還有更具體的考慮。
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向新浪科技分析,得益於《超級女生》等選秀節目的成功,湖南衛視吸引了絕對值爆棚的年輕粉絲,而視頻網站有兩個致命問題:一是版權超貴,二是流量超貴。如何解決?選秀類自製作品便走入視野。
視頻行業的虧損早已不是新鮮話題。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網絡視頻行業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年均增幅在50%左右,2018年產業規模達1200億元。但即便如此,各大視頻網站長期都在燒錢狀態,差別只在虧損的多少。
愛奇藝之前發布了2019年全年財報,去年一年營收290億元,淨虧損高達103億元。騰訊視頻現狀要好很多,2019年全年營運虧損控制在30億元以下,但距離盈利還有很長距離。
這種背景下,選秀綜藝如果運營得力,好處明顯。回到2018年,當年6月23日,《創造101》在杭州舉辦決賽。根據騰訊第二季度財報,截至6月30日,其視頻服務的訂購用戶數達7400萬,同比大幅增長121%,而這主要歸因於包括獨播劇和自製綜藝在內的獨家內容
《創造101》當時獲網絡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第一,根據投票規則,普通用戶每日有11次點贊機會,為同一位選手只能點贊1次。而會員用戶每日有121次點贊機會,最高可為同一位選手點贊11次。為了給喜歡的選手多投票,粉絲不僅給自己賬號衝了騰訊視頻會員,還給親戚朋友充了會員。
愛奇藝方面也同樣受益。《偶像練習生》的播出跨越了2018年的一、二季度,在第一季度,愛奇藝會員服務和廣告服務均顯著增長,其創始人、CEO龔宇明確表示,“這主要是歸功於優質內容的擴充,特別是在本季度內推出的一系列自製綜藝節目。”
而在第二季度,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25億元,同比大漲66%。訂閱會員規模達6710萬,結合《偶像練習生》《機器人爭霸》等熱門節目推出的會員特權,仍然是會員規模增長的重要推力。
除了可以明顯用數據衡量的好處外,互聯網視頻業內人士石璐向新浪科技分析,網絡視頻平台持續去做選秀綜藝,如果能夠做好,可以帶來現象級影響,有助於擴大平台的長期影響力,對平台品牌也會有所增益。“像《中國好聲音》對於浙江衛視,《非誠勿擾》對於江蘇衛視一樣。甚至說,這兩個節目是否盈利都已經不重要了”。
不過長路漫漫,在選秀大火的“偶像元年”過後,這類節目並沒有繼續火爆,反而急轉直下。觀眾的熱情被偶創兩檔節目消耗太多,同時,2018年7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限秀令”出台,指出,對於偶像養成類節目、社會廣泛參與選拔的歌唱才藝競秀類節目,要組織專家從主題立意、價值導向、思想內涵、環節設置等方面進行嚴格評估。今年2月,《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發布,也對偶像選秀類節目存在的問題提出製約。
尋找“楊超越”,偶像選秀再難爆火
高中生張昕正是因為《創造101》,開始了“初戀追星”,現在,她正在追《青春有你第二季》,對《創造營2020》也感興趣。不過,張昕並不認為這類節目有繼續發展的潛力。
“一個是國內的練習生儲備在近幾年應該不足。另一個是選秀節目的形式,基本都是照搬照抄。只有創新才能博得新的眼球”,張昕認為,自從“偶練”和“101 ”播出,大部分粉絲實際上還是當初選秀的那一波人,大多了解選秀的套路,再真情實感起來會比較困難。
有看遍主流綜藝的互聯網從業者指出了同樣的問題:“需要革新,如果一直都是老套路,就沒什麼意思。選秀現在太多了。”
在《青春有你2》熱播的同時,有關注《創造101》選手楊超越的網友發現了一個現象:很多參加當前節目的選手們被拿來與楊超越進行對照。有網友打趣,《青春有你》不如叫《青春有超越》。
網友總結“下一個楊超越”
作為偶像元年里大眾關注度最高的兩人,楊超越、蔡徐坤一定程度上成為這類節目的標誌,前者曾被《中國新聞周刊》評價“折射出一個時代普通人的奇蹟與夢想”,而後者因粉絲體量龐大,被貼上“頂流”的標籤。追夢的選手,需要關注度的節目方,可能都在尋找下一個楊超越與蔡徐坤。但選秀節目有意思的一點是,有些事情無法複製。
有娛樂行業觀察人士向新浪科技分析了為何當年《偶像練習生》會火:一,這類節目是新生的,大家感覺新鮮,也第一次感受到國內原來有這麼些走這條路的“帥氣男孩”;二,《偶像練習生》的訓練生很多已經算是這三四年來,國內市場能拿得出來的最好的第一批選手,質素比之後男團要好;三、節目新生,前途未卜,沒人想過它會爆,所以選手心態相對單純。從以前毫無大平台關注,到終於有個舞台機會,其中很多人是會相信越努力越幸運,可能會迎來出頭天的,所以節目呈現也相對真實。
騰訊《創造101》的火爆也有類似原因,新鮮感對觀眾來說非常重要。而具體到個人,雖然今年女團選秀中又有很多選手被拿來與2018年走進大眾視野的楊超越比較,但很難再出現同樣人物。
這位當時曾被一些網友“實名diss”的女生,因為直率的性格、強大的共情能力和出眾的表達能力,吸引到大批原本對娛樂圈無感的大齡粉絲,同時因為農村出身、初中肄業、上海打工尋夢等標籤引起有關階層流動等社會話題討論。光線傳媒青春光線總裁、暢銷書作家丁丁張在當年採訪楊超越後指出,“她甚至有2018年的年度性”,並表示,不覺得明年還會有這樣的人物出現。
楊超越微博引起網友共鳴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短視頻和直播進一步融入日常生活,每個人展示自我都更加方便,成名並不一定要依賴某種節目,大眾對“偶像”的理解也在發生變化。
經紀公司極創引力的創始人徐明朝在界面近期採訪中曾表述這樣一種看法:跨賽道的“巨無霸”抖音已經快把偶像行業幹死了。偶像過去最大的優勢可能就是長得好看,但抖音火了之後,很多練習生就變成炮灰了,因為在抖音上永遠能看到很多比你更好看,比你更有趣的人。
李子柒在多平台有大量粉絲
徐明朝感慨,李佳琦、薇婭、李子柒……這些才是頂級巨流。“當流量的產生髮生了轉變,偶像的短板又沒有辦法彌補,偶像就不再是一個好買賣。”
在石璐看來,抖音等各種互聯網平台讓各個行業的偶像有了類似於過去大眾媒體的機會,可以更多地展示在每一個人面前,“比如說像羅永浩,到現在他應該也不是一個娛樂人物,但可能在某些人眼中,他就是偶像。”
這種對“偶像”的看法,與一般娛樂圈裡看法不同。對追星群體來說,更願意強調節目中選手的唱跳實力。不過,在一個演藝明星到電商主播直播間做客成為常態的時代,單純聚焦唱跳的偶像節目可能也需要做出改變。
張毅分析,“任何電視台的任何選秀活動,很難長江後浪推前浪,觀眾的新鮮度很重要,視頻網站也難逃此運,此後的網絡選秀似乎就是雞肋。”張昕認為,“不只是節目需要更新,選秀節目是應該隔幾年才固定出的,這樣才有真正的新粉。”
或許,頻繁出現在娛樂資訊中的偶像選秀節目,需要歇一歇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昕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