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病毒蔓延與野生動物及環境關係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傳播,人們不禁會問:傳染病是否與環境變化有關?美國科學家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得出了肯定的答案。狩獵、貿易、棲息地退化和城市化,促進了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密切接觸,從而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相關論文4月8日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
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恒河猴 圖片來源: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這些活動也導致野生動物數量下降和滅絕。該研究為評估動物病毒“外流”風險提供了新證據,並強調了導致野生動物數量下降的過程如何將動物病毒傳播給人類。
“病毒從動物’溢出’是人們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影響的直接結果:它們和我們分享了病毒。”該研究負責人、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Christine Kreuder Johnson 說,“人類活動也同時威脅到物種生存,從而增加了’溢出’的風險。不幸的是,許多因素匯聚在一起,導致了我們現在所面對的這種混亂局面。”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收集了142種已知病毒的大數據集,這些病毒從動物身上傳播到人類以及那些被認為是潛在宿主的物種身上。利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种红色名錄,他們研究了這些物種的豐富度、滅絕風險和物種減少的潛在原因。數據顯示了病毒數量“溢出”風險的明顯趨勢,並突出了人類在歷史上是如何與動物互動的。
研究人員發現,包括家畜在內的馴養動物與人類共享的病毒數量最多,人畜共患病毒數量是野生哺乳動物的8倍。這可能是幾個世紀以來人類與這些動物頻繁互動的結果。隨著數量的增加,能夠很好適應人類主導環境的野生動物也會與人類共享更多病毒,其中包括一些囓齒動物、蝙蝠和靈長類動物。它們生活在人類住所、農場和農作物周圍,這使其成為向人類傳播病毒的高危物種。而還有一些動物的數量下降與狩獵、野生動物貿易和棲息地質量下降有關。據預測,這些物種所攜帶的人畜共患病毒數量是因其他原因導致瀕危的物種的兩倍。
此外,受威脅和瀕臨滅絕的物種往往會受到嚴格管理和直接監測,在試圖恢復其種群的同時,它們與人類有了更多接觸。“我們需要關注如何與野生動物互動,以及如何將人類和野生動物聯繫在一起。我們顯然不希望再次出現這種規模的流行病,因此需要找到與野生動物安全共存的方法,因為它們身上不缺這樣的病毒。”Johnson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8/rspb.2019.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