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創企因疫情陷入掙扎還可能拿不到小企業貸款救助
受疫情影響,美國許多科技創業公司陷入掙扎,亟需資金周轉。然而,它們可能並沒有資格獲得政府經濟刺激計劃中的小企業貸款。一些能夠協助應對疫情的公司也表示,這種不確定性使它們更難繼續運營。雖然上週五,美國財政部終於發布新的指引,擴大小企業緊急貸款計劃的覆蓋面,但一些矽谷人士認為,新指引並未能確保創業企業能夠獲得援助。
從新指引來看,公司只要沒有控股50%以上的單一投資者,或者沒有單一實體能夠阻止董事會或者股東們作出基本經營決策(如批准股票期權計劃),就有資格獲得小企業救助貸款。
從理論上講,該指引應該可為一些創業公司帶來獲得救助貸款的機會,因為很多創業公司都沒有控股50%以上的單一投資者。但業內專家說,實際上,它們複雜的註冊成立文件可能會讓人更難確定它們是否與某個投資者關聯,因此可能會沒有資格獲得貸款。
有的創業公司可能不是由某家風投公司控制多數股權,但有規章賦予中小股東否決或者阻止一些經營決策的權利,比如併購和解僱高管。
律師事務所Cooley LLP專門從事創業公司業務的律師彼得維爾納(Peter Werner)認為,新指引“並沒有改變任何關於如何解讀聯屬規則的實質性結論”。“創業公司希望簡化的規則,並沒有得到簡化。”
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政府事務主管賈斯廷·菲爾德(Justin Field)表示,對於創業公司是否與投資者有關聯的問題,負責處理貸款的銀行可能會感到困惑。如果企業的貸款申請獲得銀行批准,但後來被小企業管理局認定應當被否決,那麼企業和銀行也會面臨債務負擔。
這可能是個壞消息,尤其是對處於早期階段的創業公司而言,它們比相對成熟的後期階段公司更需要救助貸款。早期的創業公司更有可能擁有某種運營控制權的單一投資者,從而更容易觸發聯屬規則。後期階段創業公司通常有更多的風險投資者,因此其投資者的相對所有權地位經過了稀釋,控制權也非獨享。
維爾納說,一些亟需拿到救助貸款的公司已經在修改公司章程,或者正著手準備修改,以移除可能會觸發聯屬規則的條款。
據一位行業高管估計,僱員人數不足500人的,風投支持的公司約有1.5萬家,私募股權公司支持的公司約有1.2萬家。
醫療創業公司BioIQ首席執行官賈斯汀·貝蘭特(Justin Bellante)表示,公司正在研究如何提供在家進行的新冠病毒檢測,以及公司的網絡可如何幫助醫學實驗室。但他不確定他的小公司能否從政府3500億美元的小企業救助貸款中分得一杯羹。
醫療投資公司Arboretum Ventures常務董事揚·加芬克爾(Jan Garfinkle)說,她投資的很多公司已經出現營收下滑了。醫療保健公司無法向疫情期間有需要的醫院銷售它們的產品或服務,生產醫療設備的公司也不得不停止臨床試驗。
“由於運營資金不足,我們所投資的公司不得不裁員20%,有的甚至裁員50或60%。”加芬克爾說道。
雖然許多風投公司近年來募得創紀錄的資金,但Andreessen Horowitz管理合夥人斯科特-庫普爾(Scott Kupor)表示,沒有一家公司的現金儲備足以應對全球流行性疾病及其帶來的經濟後果。他說,風投公司可以將部分資金投入創業公司,但他投資的許多公司還是希望能夠參與小企業貸款計劃。
明尼蘇達州醫療設備創業公司Francis Medical的首席執行官邁克·庫賈克(Mike Kujak)表示,當前的不確定性意味著,他不得不“做多手準備,包括讓員工休假、裁員和減薪。 ”
庫賈克透露,如果拿不到貸款,他可能要裁掉15%的員工。這家只有24人的公司剩下的員工也將要接受減薪,副總裁和高管將接受更大幅度的減薪。”我們必須得在4月15日的發薪日前做出這些決定。”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