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走訪蘋果代工廠:5天招3萬人新iPhone量產在即
“戴口罩、測體溫”,在蘋果代工廠上海昌碩的大門口,一塊藍底白字提示牌格外醒目。所有在廠門口徘徊的人都帶著口罩,保安、摩的師傅,以及求職者……所有駐廠員工或臨時人員進出時,都自覺地抬起手腕。
由於前來登記應聘的人很少,直招處前用來限流的欄杆已失去作用。3月23日臨近中午12點,只有15人準備參加下午場的招工。等待間隙,15人彼此保持著距離,保安拿起消毒水給他們的行李箱消毒,並提前讓他們準備好健康碼並查詢行程。
口罩、消毒水、健康碼、行程查詢等元素,都表明著今年特殊的招工情況。
“前段時間猛招了一波人。”一名保安說,“五天一口氣招了3萬人!”據透露,廠裡現已有工人8萬多人,接近飽和,產線上基本不缺人。
01
兩大iPhone代工廠“開足馬力”
3月19日,蘋果官網突然對iPhone在售機型進行限售,每人最多限購兩台;但限購僅維持了3天即宣布作廢,23日,蘋果又解除對iPhone的購買限制。
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春季蘋果產業鏈迎來產能爬坡期,秋季發布的新款iPhone也開始著手準備試產。
公開數據顯示,蘋果產品中有90%以上的產能來自中國大陸。其中,iPhone的代工生產的主力是富士康與和碩(昌碩母公司)兩家代工廠。今年iPhone全球供應鍊錶現,依然得看富士康、昌碩等代工廠的表現了。
3月15日,《新聞聯播》中報導了富士康鄭州工廠的複工情況:80%以上的員工復工,已開始正常向蘋果等國際手機廠商供貨。據外媒報導,富士康工廠預計將在今年7月達到生產高峰,屆時他們將開始生產即將於秋季發布的iPhone 12。
作為僅次於富士康鄭州的蘋果第二大代工廠,看起來復工速度並不比富士康慢。
02
廠哥廠妹被隔離在廠區內
3月23日上午,《IT時報》記者來到昌碩5號門。5號門,是人員進出昌碩的主要入口,也是昌碩免費直招處所在。如果打車到昌碩,懂行的司機師傅很可能會直接把你丟在5號門口。
從勞務中介給出的返費上,也能看出昌碩招工需求正在減少。1個月前,一位勞務中介還告訴《IT時報》記者,在職90天可以拿到10200元的高額返費,但現在返費已經打折,不到6000元,且每天還有限額,招完即止。
防疫期間,昌碩實行了特殊的防控措施。據記者了解到,所有住在宿舍的員工沒有特殊情況不能出廠,吃飯、購物、娛樂等活動都被限制在廠區以內;而那些在外租房的,則每天上下班都要測量體溫。
大多數的廠哥廠妹被隔離在昌碩廠區內,因此受影響最大的是附近火箭村的商業生態。火箭村是一個被蘋果代工廠“激活”的村莊,因廠哥廠妹的光顧而人氣火爆。如今,背街的麵館、早餐店、小飯店仍在閉店,那些已開的店食客稀少,無事可忙的店員在刷著抖音。
生意慘淡
曾經繁華的夜市,從年底關閉至今已近2個月,何時開市仍不明朗;賓館、房屋中介經營慘淡,賓館入住率不足以往的20%,房屋空置率上升了,一降一升之間,早已不見“金三銀四”模樣;就連門口的摩的師傅收入也驟減,“一天下來就幾十塊錢,不到以前的一半。”一名摩的師傅說,生意很少,他每天回家的時間都提前了。
03
iPhone 12預計8月量產
“受疫情影響,加上今年蘋果給的訂單較往年多,產線基本都在加班,雙加在所難免。現在每條產線每天能夠生產三、四千台iPhone手機。” 昌碩管理層人員阿梅透露,現在確實加班頻繁,但隔周可以調換休息一天。一名設備商在昌碩的駐廠人員也告訴記者,昌碩目前有幾十條產線,且有很多線體,一部iPhone從頭到尾要經過好幾種線體。
據《財經》報導,正常情況下昌碩6萬工人,每月能生產200萬部iPhone。從員工人數來看,上海昌碩已經基本滿負荷運轉。
除了正在抓緊量產iPhone 11系列,昌碩也在進行蘋果新機的測試。
一位昌碩研發設計部門員工向《IT時報》記者證實,昌碩目前有在試產兩款iPhone新機型。他所測試的新機是“廉價版”iPhone,尺寸與iPhone 7差不多,但邊框不是圓角的,即“iPhone SE 2”版本。“現在P2階段已經過了,再跑兩三個階段就到量產了。”他稱受疫情影響,整個流程確實向後推遲了,iPhone SE 2估計要到夏天后才能量產。
另一位駐廠人員表示,“今年主要任務是d52,要到8月份生產,現在還是打樣階段。”他稱d52還沒有正式命名,不出意外的話,就是iPhone 12。
側記
過年後已經賺了1萬多元
“現在做的基本都是iPhone11系列。”多位昌碩員工告訴《IT時報》記者,目前生產的仍是去年發布的iPhone11系列,但產能需求量很大,近期加班越來越多。
在昌碩工作剛滿1個月的李陽選擇離開,他原是iPhone 11攝像頭組裝線上一名90後廠哥。加班多、請假難,是兩個他提及多次的關鍵詞。在和他的整個交流過程中,《IT時報》記者能明顯感覺到感冒給李陽帶來的那種沉悶鼻音。
一個月來,請假沒有被批准,李陽只能“堅持”雙加,一天都沒休息。雙加的意思是,週末兩天都要加班。他說,每天要工作10.5個小時,有時夜班要加班到12個小時。
李陽說,當初和他一起進廠的7個人,其中5人已經離職,最短的一個人只乾了5天。
李陽有著10年的電子廠打工經驗,曾在富士康、天馬微等工作過。“如果不是每個月背著四千多的房貸車貸,我早就離開了。”他說。
不同於李陽的決絕,離開質檢產線的阿豪多少有些不捨,“賴著不走被人趕出來,會很丟臉”。對於質檢這份繁瑣且枯燥的工作,他的態度是痛并快樂著。
雖然加班多,有時也要雙加,但初入職場的阿豪對此並不反感。在他看來,加班多賺到的也多,其中二、三類活兒如果接得多的話,收入會更高。在扣除住宿費、餐費等後,年後的一個半月里阿豪掙到了一萬多元。這顯然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文中林東、肖軍、李陽、阿豪、阿梅皆為化名。)
作者/IT時報見習記者李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