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髮用於檢測心臟問題的腕戴式設備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中風等嚴重後果。不幸的是,在早期階段很難發現。然而,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希望藉助腕戴設備原型提供幫助。
由立陶宛考納斯理工大學、維爾紐斯大學、維爾紐斯藝術學院以及瑞典隆德大學合作開發的手錶式小工具包括光電容積脈搏波(PPG)和心電圖(ECG)傳感器。前者光學檢測組織內的血液體積變化,而後者通過皮膚監測心臟的電活動。
當PPG檢測到可能表明心房顫動開始的血容量變化時,該裝置通過振動警告其佩戴者。這也促使激活ECG,允許該傳感器採取快速參考閱讀。
然後比較兩個傳感器的讀數,特殊算法濾除由身體運動等因素產生的無關數字“噪聲”。如果確定確實發生了心房顫動,則通知用戶,以便他們可以聯繫醫生。一旦進一步發展,該裝置還可以監測心臟對身體負荷的反應- 緩慢的反應可以表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科學家希望通過他們簡單易用的設備提供持續監測,幫助挽救生命。
考納斯理工大學首席科學家Vaidotas Marozas博士表示:“由於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每個65歲以上的人都應接受房顫檢查。然而,依靠短期臨床心電圖,只有當病情是慢性時才能檢測到心律失常。如果只是偶爾發作,怎麼辦?那麼我們的技術將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