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難奪順風車失地
又一起滴滴打車安全事件發生,當日晚間,19歲的滴滴乘客突發精神崩潰殺死司機。3月26日凌晨,前往看望受害者的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在微博發文稱:當我面對陳師傅的家人,看到田大姐大哭,那時明白說什麼感覺都很蒼白。懇請大家給我們機會改過自新,破繭成蝶。
不同於去年8月順風車事件發生時候網友的義憤填膺,在柳青狀態下的評論更多的是安慰,在很多網友看來“滴滴在安全問題上真的盡力了”。
縱然滴滴不是造成該起案件的真實原因,但它的順風車業務不可避免受到波及。3月中旬,滴滴連發兩條與安全相關的信息,一是任命龐基敏為安全與政府事務負責人,二是公佈安全整改200天的結果,這被外界視為滴滴順風車再次上線的信號。然而,新一起安全事件發生後,滴滴順風車上線的日程再度變得虛無縹緲起來。
眼下,500餘名滴滴順風車部門員工還在等待著順風車重新上線的消息,而滴滴的競爭對手們,則在滴滴養傷的7個月裡奮勇直追,用戶數呈數倍增長。滴滴還能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順風車市場嗎?
500多名員工的等待
雖然順風車處於無限期下線狀態,但滴滴從未完全撤掉自己的順風車部門。今年2月15日,滴滴宣布將裁員15%,涉及員工超過2000人,但並未將順風車部門整體裁掉,在裁員過程中,順風車部門仍保留了80%的成員,還剩下500多人的龐大團隊。
據媒體報導,有多位順風車員工稱順風車重啟工作已在進行中,預計3月提交合規材料,4月正式上線。此外,順風車內部已對於順風車產品形成一些改造共識,包括限制司機日接單數、隱藏隱私信息、車主需提前發布路線、不可跨城運營等。滴滴員工表示,順風車也可能推遲到6月上線,或者小流量灰色上線。
時間推回到2018年9月5日,交通部發起對網約車順風車平台開展進駐式全面檢查;11月28日,交通部提出滴滴公司存在7方面33項問題,要求滴滴公司在兩週內給出相應整改方案。
滴滴的整改方案至今未能完整地呈現在大眾視野,根據滴滴發布的“安全攻堅200天進展”,截至2019年3月,滴滴已在124個城市取得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證,短信報警和錄音功能分別覆蓋227個城市和90%以上訂單。
滴滴順風車的合規材料能否通過審核尚未可知,在順風車安全事件發生後,交通部加大對網約車管理力度,滴滴要完全滿足政府預期恐怕並不容易。
多方壓力之下,滴滴官方對所有關於滴滴順風車上線的報導,一概回應稱“消息不實”,留守在崗位上的這五百多名滴滴順風車員工,也只能繼續漫長而焦慮的等待。
在滴滴傷口上起舞
去年發生的滴滴順風車安全事件最直接受益者是出行領域的其它企業,他們趁著滴滴養傷的空隙盡己所能汲取養料,雖還沒有哪家能成長到與滴滴叫板的塊頭,但也在出行市場站穩了腳跟。
滴滴順風車安全事故發生的時間在2018年8月24日,當日晚間,溫州一名順風車車主姦殺女乘客拋尸郊野,8月26日,滴滴宣布自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范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
彼時,滴滴單拎出順風車一項業務的數據就足以讓其它玩家汗顏。根據Trustdata大數據,2018年8月,滴滴出行月活為4485萬,其中,滴滴順風車月活達到176萬,高於曹操專車整體月活總數145萬,為首汽約車53萬月活的3倍有餘。
8月底滴滴順風車下線之後,其它出行企業迎來一輪用戶增長。9月,嘀嗒出行、曹操專車、首汽約車、美團打車、神州專車的月活全部呈現正增長,其中,嘀嗒出行月活上漲至615萬,環比增長17.67%;首汽約車環比增長47%,月活增至79萬。而滴滴出行9月月活為4021萬,環比下降10%。
縱觀2018年全年數據,嘀嗒出行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3倍,首汽約車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4.9倍。
此外,滴滴被困之際,有更多的企業湧入風雲變幻的出行市場,傳統車企沖在最前面。9月,長城汽車集團旗下歐拉出行啟動運營;10月,吉利與戴姆勒宣布組建合資高端網約車公司;11月,寶馬獲得中國外資網約車牌照,同月,上汽集團推出移動出行戰略“享道出行”正式進軍網約車市場,同月,大眾旗下的“逸駕智能”宣布將與本土出行企業合作開展網約車業務;12月,東風汽車宣布獲得網約車經營許可證,“東風出行”平台註冊會員超過6萬人。
順風車被推倒輿論風口浪尖之際,包括嘀嗒、高德等都下架了順風車業務,但在2019年年初,嘀嗒便宣布上線順風車,並發文稱順風車非道路運輸經營行為。
同樣是在今年1月,哈囉出行宣布上線順風車業務,根據哈囉發布數據,截至2月底,哈囉順風車車主註冊量超過200萬,順風車訂單總數已超過700萬。
攔截那個滴滴順風車
滴滴一直都沒有放棄順風車,外界對於滴滴順風車的態度也在悄悄改變。今年3月中旬,滴滴發出兩條與安全相關的信息,一是任命龐基敏為安全與政府事務負責人,二是公佈安全整改200天的結果。這兩條消息發出後,外界開始猜測滴滴是在為順風車業務上線鋪路,在滴滴順風車貼吧上已有不少網友在呼籲其回歸
可沒有哪家出行公司會希望滴滴順風車回歸。在外界關於滴滴是否重新上線順風車的聲音最嘈雜的時候,3月23日,嘀嗒出行創始人之一李曉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懼怕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因為滴滴是偽順風車:“我們按合規做,你按照快車做,你的應答體驗當然比我好,這太不公平了。
嘀嗒的表態直指滴滴順風車安全軟肋,這也是滴滴順風車遲遲不敢上線的最大原因。和嘀嗒打車明顯不同的是,打滴滴順風車大概率遇到的不是順路上下班的車主,而是全職拉順風車的司機。較高的補貼、大量的乘客需求、較低的審核門檻,滴滴順風車平台成為“黑車”載客的好渠道。
話雖如此,嘀嗒平台自身的缺陷依舊難以忽視,包括不夠精準的導航系統、乘客端和司機端的訂單數不足導致空跑、社交屬性太強帶來的安全隱患等。一位嘀嗒順風車司機對搜狐科技表示,最開始自己使用的是嘀嗒的順風車,滴滴上線之後便放棄了嘀嗒,“滴滴的補貼更高,導航更智能。”
擺脫“黑車”對滴滴而言並不困難。可以預想,如果滴滴願意控制車主每日接單數量並壓低順風車價格,黑車無法盈利只能主動離開,此外,滴滴具有更智能的導航系統和更大的流量,一旦其順風車重新上線,嘀嗒順風車和哈羅順風車都將受到巨大威脅。
3月24日凌晨,滴滴乘客殺害司機的案件發生,一切關於滴滴的猜測回到原點,不安全的標籤重新貼回滴滴身上。案件雖與滴滴順風車無關,但滴滴順風車上線的節奏,也不得不因此放緩。
與不斷遭遇考驗的滴滴相比,大洋彼岸的出行企業Lyft和Uber,已走上IPO道路。目前Lyft已提交IPO申請,有望成為出行第一股,而Uber也不斷拋售不盈利業務,積極為上市做準備。
滴滴內部員工對搜狐科技透露:“滴滴的主營業務面臨著合規合法的嚴峻考驗,別說上市,能不能存活下來都是問題。”
雖然上市可能性很小,但滴滴確實在為這上市做準備,從它的架構調整便可窺見用心。2018年年底,滴滴進行了一次架構調整,拆分成立了網約車平台公司和車主服務公司等,這意味著每個分公司都可以獨立上市,且在發生意外的時候不會相互影響。
出行企業對滴滴的防備、政府對滴滴的嚴格要求、公眾對滴滴安全的質疑、滴滴上市前的警戒,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滴滴順風車就算重回公眾視野,也不會再是原來的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