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成功分離
當地時間3月22日,《新發病原體與感染》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非洲豬瘟專業實驗室的最新成果,他們成功分離出我國第一個非洲豬瘟病毒毒株( Pig/HLJ/18)。據悉,該實驗室已在非洲豬瘟病毒(ASFV)病原生物學和分子流行病學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該實驗室對分離出的我國第一株ASFV 的感染性、致病力和傳播能力等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並建立了動物感染模型;初步闡明了我國ASFV 流行毒株的基因組特點和進化關係,為我國非洲豬瘟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為檢測技術和防治疫苗研發奠定了基礎。
研究人員利用2018 年9 月3 日黑龍江省佳木斯疫情發病豬樣品,接種豬原代肺泡巨噬細胞,成功分離出Pig/HLJ/18。
研究組給不帶任何病原的豬肌注接種不同劑量Pig/HLJ/18 後,2~3 天血液病毒核酸檢測陽性,3~4 天出現發熱等症狀,4~5 天口腔及肛拭子樣品病毒核酸檢測陽性,6~10 天內接種豬全部發病死亡;病死豬剖檢一般表現為急性出血性變化,部分脾臟極度腫大,難以與其他急性出血性疾病區別。
而且,所有發病死亡豬體內均可檢測到高水平ASFV 載量。
以上研究結果證明,我國ASFV 流行病毒株感染豬能引起高度急性病程,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和傳染性。
相關論文信息:DOI:10.1080/22221751.2019.15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