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收購路由器廠商Eero 補智能家居配網短板
亞馬遜官宣正式完成對智能家居初創公司eero的收購,而eero主要產品為WiFi路由器。eero的WiFi路由器可以通過mesh網絡進行家庭組網,解決WiFi穿牆能力差及存在網絡死角的問題。
紅極一時的eero,終成亞馬遜版圖
eero於2014年成立於舊金山,其主要產品為家庭WiFi路由器,與現有家用路由器有所不同,eero採用mesh組網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家庭WiFi網絡覆蓋中穿牆能力弱和存在網絡死角的問題。
eero由Nick Weaver、Nate Hardison、Amos Stvich等創立,甚至還找來了曾主持設計了谷歌Nest溫控器、GoPro Hero3運動攝影機和Roku機頂盒的Fred Bould主持工業設計,早在2016年發布了第一款Mesh WiFi系統。
目前,eero的主推硬件產品包括eero和eero beacon兩款“即插即用”WiFi路由器。其中,eero作為主控硬件,為一款三頻路由器,據官方數據顯示,單個硬件可以實現約140㎡(1500平方英尺)的網絡覆蓋,eero beacon作為eero的擴展硬件,可插入臥室、走廊和廚房的插座,通過mesh組網擴展覆蓋範圍,每個eero beacon可以擴展90㎡(1000平方英尺)的覆蓋範圍。
另外,在軟件方面,eero通過eero Plus可以為用戶提供廣告攔截、VPN保護等安全方面的服務(付費服務)。
據此前crunchbase信息顯示,在2015年拿到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後,又相繼拿到3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以及未公佈具體金額的C輪融資,截止2016年5月,eero的融資總額已達到9000萬美元,估值達到2.78億美元。另外,eero每年有500萬美元的營收,營收還算可觀。
儘管看似前途大好,eero還是難逃被巨頭公司收購的命運。
2019年3月11日,據外媒wired報導,亞馬遜硬件主管Dave Limp在官方新聞稿中提到將收購eero。
值得注意的是,erro的直接競爭對手為谷歌的Google WiFi,谷歌此前曾在2014年花大價錢(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家居廠商Nest,並通過自己的Google WiFi、Google Home、Google Assistant,以及Nest來佈局智能家居生態,搶占智能家居市場。儘管此後也曾爆出過Nest與內部其他團隊不合的問題,但是在技術架構上,還是擁有了一定優勢。
看著老對手的成長,亞馬遜也展開了自己在智能家居領域的佈局,此次收購eero也被部分業內人士視為很可能是為了在相關競爭中獲得優勢。
亞馬遜的智能家居棋局
eero並不是亞馬遜在智能家居領域的首次落子,此前已有諸多佈局和收購案例。
亞馬遜自2014年發布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以來,其硬件產品已經逐漸涵蓋電視機頂盒等以語音為主要功能的智能硬件,同時,亞馬遜也將自家的智能語音助手Alexa及相關功能開放給第三方用戶及者,圍繞Alexa展開智能家居生態版圖。
2018年年底亞馬遜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Echo出貨量達數千萬台,Alexa技能平台上技能數已經超過70000個,現在已經接入4500個品牌的28000款第三方智能設備。
另外,在收購方面,亞馬遜近幾年在智能家居領域也動作頻頻,其中頗受關注的收購案包括:
- 2015年1月,收購了以色列低功耗微處理器芯片製造商Annapurna Labs,這些芯片可以支持家庭網關、WiFi路由器和網絡存儲設備;
- 2017年12月,亞馬遜收購了無線攝像頭初創公司Blink;
- 2018年2月,亞馬遜花費11億美元收購了智能門鈴初創公司Ring。
此次收購eero後,剛好可以將各類應用和場景串聯起來,補上其圍繞Alexa構建的智能家居生態中網關這一塊短板。
隱私會是問題嗎?
針對這起收購案,外媒更關注的是隱私問題。
亞馬遜硬件主管Dave Limp在接受外媒wired電話採訪時表示,此次收購後,eero將與Ring和Blink一樣獨立運營。
eero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Limp也表示,eero的隱私政策將繼續適用,目前沒有更改計劃。針對此前外界更為關注的,亞馬遜是否會使用eero設備收集上來的數據,Limp表示,eero沒有不收集用戶如何使用設備的數據,只收集了他們在家中使用的互聯網連接設備的數據,而這些數據亞馬遜已經很好地掌握,因而這些數據對亞馬遜來說並不是那麼有用。
當下涉及到智能(聯網)硬件公司在被收購或與穀歌、亞馬遜、Facebook等科技巨頭合作時,都會涉及到數據應用及隱私安全方面的問題,不過以此次官方表態和整體生態佈局來看,亞馬遜當下更關注的顯然是eero的聯網能力,以及之後融入Alexa生態後的整合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