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墨子號”已滿足初步安全通信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潘建偉10日表示,“墨子號”性能不斷改進,星地之間密鑰的成碼量大概在過去兩年當中提高了40倍,現在一秒鐘能夠傳送40萬個密鑰,已能滿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信需求。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場記者會當天舉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潘建偉作上述表示。
潘建偉介紹,2016年發射的“墨子號”作為一顆科學實驗衛星,實現了超遠距離星地之間的量子保密通信,同時在空間尺度開展嚴格意義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驗證。
談到未來打算,他表示,希望把相關成果推向實用化。由於目前“墨子號”只能在晚上工作,未來希望能夠研製一顆中高軌衛星,使其全天候工作,確保在更長時間裡產生密鑰,滿足業務化運行的信息安全傳輸需要。
潘建偉提到,公眾常常對量子科技會有兩方面疑問:一是它本身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如何?二是在推向實用過程中,這項技術是否已經成熟?
他解釋,其實今天每個人用的手機、電腦等都是量子力學的基本成果,所以其科學性經過近百年的證實已經很好地建立,只不過大家不太了解,所以有疑慮。
他說,去年,在全國政協安排下,他為科協界別委員做了有關量子力學的科普講座,效果不錯。儘管委員來自不同領域,但都對量子科技表現出濃厚興趣。
他還建議,要盡快實質性啟動量子信息領域國家實驗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