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遇“成長煩惱” 政協委員把脈監管促發展
全國兩會期間,多名政協委員表示,共享經濟作為新興經濟業態,對於改善民生、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在面臨的困難只是“成長中的煩惱”,關鍵在於完善監管、加強引導。近年來,中國共享經濟快速發展,業態層出不窮。與此同時,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部分產業開始問題頻出,也讓人擔憂共享經濟是否會走入“冬天”。
摩拜單車創始人出走、ofo小黃車經營困難,共享單車“垃圾圍城”;與此同時,友友用車、麻瓜出行等共享汽車企業紛紛宣布停止服務,共享充電寶則不溫不火……曾經炙手可熱的共享經濟似乎正在遭遇資本寒冬和市場拐點。
全國政協委員、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指出,對於共享經濟這種市場創新行為,要認識到其在發展初期必然會帶來各種新問題,但不能因此就對共享經濟全盤否定,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在沈南鵬看來,共享經濟對於改善民生,特別是解決就業這一“最大民生”具有重要意義。共享經濟的發展,不僅直接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能激活更大的就業潛力。
沈南鵬援引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稱,2017年,中國城鎮每100個新增就業崗位中,約10個崗位來自於共享經濟平台企業,當年總量已達7000萬人左右。預計到2025年,有望超過1億人。因而必須提高共享經濟治理水平,通過創新管理推動共享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實現其穩就業的功能。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劉世錦亦表贊同。劉世錦指出,儘管共享經濟近期引發了一些爭議,但屬於“成長中的煩惱”。從大的方向上來說,共享經濟在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共享單車解決城市交通“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不應因噎廢食。
劉世錦進一步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未來共享經濟很可能成為重要的增長動能。共享經濟帶來了大量產業轉型升級、消費結構升級、技術和製度創新、參與國際競爭的新機遇。哪些國家和地區重視發展共享經濟,先走一步,增長潛能就會大一些;相反,則可能落在後面。
對於如何在促進發展和規避亂象之間取得平衡的問題,沈南鵬建議,應創新適應新經濟、新業態的行政管理方式。在他看來,面對新經濟帶來的新問題,傳統行政管理方式呈現滯後現象。共享經濟構成複雜、覆蓋廣泛,要研究和適應共享經濟各個細分行業的特點,不宜套用統一的管理模式;應合理界定不同行業領域的業態屬性,實現分類管理、精準施策。
沈南鵬進一步指出,鑑於共享經濟發展快、變化多,如繼續套用傳統的全流程監管思路,難免求全責備,應轉向加強事中與事後監管。此外,針對共享經濟跨區域、跨行業、涉及部門多等特點,可推進線上線下結合、區域部門行業協同的監管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皮劍龍則強調法律法規的作用。皮劍龍指出,要從法律層面推動共享經濟的發展,及時對現行法律法規進行修正和調整,抓緊制定相關管理辦法或試行意見,加強對消費者的權益保障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江浩然持類似意見。江浩然表示,建議加強對共享經濟的管理引導,加快制定、完善促進共享經濟健康發展的法律、政策、制度,明確共享經濟平台和供需雙方三方的權利義務,合理界定行業邊界,疏導規範行業競爭,盤活閒置存量資產,有效減少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