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到300,解碼長征運載火箭的騰飛征程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10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中星6C衛星送入太空,這標誌著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了第300次發射。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航天的運載火箭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從最初的艱苦創業、走向世界,到本世紀初的載人飛行、圓夢奔月,再到近些年的高密度發射、產業化發展,長征火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從現役運載火箭到新一代運載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成功將506顆航天器送入預定軌道,成為閃亮世界的一張中國名片。
長征火箭進入空間能力大幅提升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300次的發射歷史是中國航天事業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同時也是中國運載火箭運載能力不斷增強、發射密度不斷提高、型譜不斷壯大、技術不斷更新換代的發展史。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起飛,將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開啟了中國自主進入太空時代的新紀元。
彼時,中國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是300千克。而到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國運載火箭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分別達到了25噸級和14噸級。40多年間,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了數十倍。
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首飛也是當年的唯一一次航天發射。而到2018年,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年發射37次,這也使得中國航天首次位居國際航天發射數量第一位。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時,還是中國火箭的“一枝獨秀”;而現在,長征火箭“家族”已經擁有退役、現役17型運載火箭和多型在研、論證型號,形成了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不同類型衛星、飛船的能力,具備了無人深空探測能力,有力地支撐了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
綠色環保漸成長征火箭主流
新一代長征運載火箭不僅能力強、技術新,而且採用了綠色環保無毒無污染的推進劑,實現了中國火箭動力系統向綠色環保的轉型。
2015年9月20日,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拉開了中國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投入使用的序幕。隨後,長征七號、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先後登場,未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還將研製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長征九號、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完成中國運載火箭的整體更新換代,綠色無污染的環保推進劑將成為中國火箭的主流。
據介紹,以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所使用的三種新型主發動機均採用無毒無污染的推進技術。三型新型發動機的研製,使中國運載推進技術水平大幅提高,同時也彰顯了中國航天在綠色環保上為“美麗中國”做出的努力。
綠色環保,同時也是中國航天人將運載火箭技術轉化為民用的一個關鍵詞。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了解到,依托運載火箭發動機燃燒技術,該研究院研製的航天粉煤加壓氣化爐可將煤炭利用率從30%提高到90%以上,一台爐日處理煤可高達2000噸,目前該設備已佔據國內粉煤氣化市場份額的50%以上。
走出國門,長征火箭打出國際名片
回顧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展歷程,最讓國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中國航天不斷開放,走向國際市場,讓“長征”真正成為響噹噹的國際品牌。
1985年10月,中國政府向世界宣布,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將承攬國際商業發射服務。適逢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法國阿里安火箭和美國德爾塔、阿特拉斯火箭相繼失利,運載火箭發射服務短缺,中國航天把握歷史契機,踏上了國際商業發射之旅。
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火箭發射美國休斯公司研製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獲得成功,中國航天從此踏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截至目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已完成了48次國際商業發射,發射了56顆國際商業衛星,並向國際客戶提供17次搭載發射服務,發射了20多個國外小衛星/載荷。火箭的可靠性、適應性、成功率和入軌精度均躋身世界一流行列。
近年來,國際商業航天市場蓬勃發展,中國火箭已先後為老撾、白俄羅斯、阿爾及利亞等國提供了國際商業發射服務。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正借力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雙邊多邊合作機制,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拓展航天應用領域,探索從航天製造、發射、地面到系統應用的全產業鏈的“一站式”服務,面向全球提供發射服務、整星出口、技術轉讓與培訓、地面站建設等商業航天一攬子解決方案。
作為商業航天發展的基礎運輸平台,長征火箭正通過創新運營模式、提供定制服務等創新舉措,以更加自信、更加開放的形象,努力在國際商業航天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搶得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