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經濟不景氣大家都不浮躁了踏踏實實做產品
“2019中國企業家兩會沙龍”3月3日在北京舉行,活動由經濟日報社、《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出席並發言。周鴻禕稱,他最近看微信朋友圈,發現很多人都很悲觀。但他認為,作為一個產品經理,一個企業只要能不斷創新,能不斷挖掘用戶需求,感受到的就不是消費降級而是消費升級。
他指出,商人做生意可能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但作為一個企業家,只要能把握住用戶需求,就會發現,任何危機都能蘊含著機遇。
當前中國人口紅利雖然下降了,但他表示,老齡化同樣蘊含著機遇。“按照中國人的傳統,中國人不可能把爹媽都送到養老院,居家養老有巨大機會。”
對於經濟下行,他有自己的看法,“早些年我們的員工天天想出去創業,但經濟不景氣大家都不浮躁了,現在踏踏實實做產品。”
以下為發言實錄:
周鴻禕:我說三個觀點。
第一個,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太懂宏觀經濟。天天看朋友圈很悲觀,我想說產品經理,一個企業在任何時候能挖掘出用戶的需求,你能創新產品,你就能創造一個市場。如果說你的產品不創新,都是老三樣,做了10年還是這樣,你肯定面臨成本壓力,要面臨降價的威脅。但是你能創造出一個新市場,比如說中國的手機廠商做折疊屏幕,5G,你能創造出新的需求就不是消費降級,而是消費升級。
生意人和商人對外在環境特別在意,因為外在環境好就掙錢容易,環境不好就掙錢很難。但是企業家只要能把握用戶需求。我舉一個例子,大家說中國的人口紅利消失,可是你回過頭來反過來想,任何危機都是機會,中國真是加入老齡化之後,按中國人的想法不可能把自己的爹媽送到養老院,很多是居家養老,我們又很忙,沒有時間照看老人。我們有很多的機會,比如說我們在家裡你放上攝像頭,老人有摔倒或者是不太舒服的表現,攝像頭可以通知你。包括我們最近做了門鈴,很簡單的想法,上門服務的很多,但是家裡有老人和小孩的時候你會覺得很不放心,隔壁老王不懷好意來敲你們家的門,有了門鈴之後誰來你們家按門鈴,踩點,我就可以拿到影像,解決了老百姓的不安全感。
經濟形勢好和不好是相對的,中國不管怎麼說,短期內還有公司有4、5億的消費者的人群,比如說我們長假的時候去北海道滑雪,還是遇到很多中國人。
第二是產業互聯網,我在烏鎮也聆聽了馬雲導師的講座,我自己理解的是原來我們談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都太窄了,對傳統行業是把信息化當數,今年有巨大的機會,物聯網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和大數據三個時代的來臨。馬雲提出了大數據,李彥宏提出了人工智能,他們提出的是一個時代的不同方面。我總結的是六個字母“IMABCD”,I是IoT、M是移動通信、A是AI、B是區塊鏈、C是雲計算、D是大數據。近幾年IABCD這五個概念被互聯網公司翻來覆去的談及,但M其實最重要。最近在互聯網裡面做的成熟之後,你把這幾個詞和任何產業做一個結合,我們得出一個結論,超越了原來所說的數字化和信息化,幫助很多產業能真正找到一個智能化和大數據化,包括連接化的機會。你如果孤立談幾個技術,都是脫離了場景。
比如說沒有物聯網的傳感器怎麼收集大數據,怎麼傳到雲端?沒有云端的足夠多的數據,你的所謂的人工智能就是空中樓閣。有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才有基礎。反過來說,這幾個技術我覺得真正結合起來,我得出一個讓人激動的概念,所有的傳統產業都值得重做。你今天看看美團,只不過是把送餐做了一個結合,但是實際上它也僅僅讓你在線能定餐了,滴滴和Uber也是在線打車,只做了一點改變,就創造了幾百億美金的市值。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說電梯,每年中國大概有600萬戶的電梯,每年有電梯的墜梯事件。你發現物聯網傳感器把電梯的噪音都記錄下來,電梯出事之前有一些聲音不正常,你拿到幾十萬部電梯的數據,這個數據通過機器學習,下一部電梯什麼時候出事,基本有一個預測。還有一個互聯網金融,我給電梯賣保險。中國保險1200億,未來還會更大。
我舉一個例子,不一定操作成功。也就是說原來很分散的電梯行業,通過我說的技術,通過深入學習掌握電梯的實際情況,你就知道哪個快壞了提前修,通知業主,我可能電梯的保費就能收到了,這裡面是上千億的市場。
包括你看農業、製造業,大家用這些技術來改造,我覺得這裡面有巨大的產業機會,這個可能既是智能化、也是聯網化、也是大數據化,你如果脫離了移動技術和雲端是收不到大數據的,很多傳統企業說,你怎麼拿到大數據,這個大數據我們有一個足夠的觀點,凡是過去人工匯集來的數據都不是大數據。大數據是像海康威視的大數據,因為這些鮮活的攝像頭每時每秒都在採集更新的數據,企業自然會用深度學習、機器學習、AI的需求。脫離了產業的場景,我們孤立去談大數據,談人工智能,我覺得肯定就是有點空中樓閣,這個領域我有一個各觀點,在互聯網下半場,互聯網顛覆了很多的產業,顛覆了傳統的媒體,傳統的雜誌。但是這裡面互聯網做很多技術的賦能,跟傳統行業做很好的合作,這可能是傳統製造業跟互聯網充分結合的時代。
最後說一點,再好的時代也有人賠錢,再悲觀的時代也有人賺錢。所以我覺得大家如果作為一個企業家的定位,不能天天發牢騷,抱怨政府給這個扶持,那個扶持。當然政府給扶持是要的,只要政府給大家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不要有出身的歧視,有公平准入的環境,我相信中國的民營企業只要創新了,只要放開了扎紮實實創新,我覺得中國的經濟發展,我還是很有信心。謝謝。
何振紅:我問您一個問題,記得我們之前一起去過格力,我們把格力作為一個製造業的公司,一個產業的場景想一想,如果進入互聯網的下半場,怎麼樣來對製造業的公司來進行?當時我記得說,一個製造業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在邏輯上有很大的不同。
周鴻禕:我還是舉個例子。我說電梯,我買殼是買了一個電梯公司,天天問我說電梯行業怎麼做。我說電梯肯定是有挑戰,我還是說,因為我談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具體到每個人大家想,怎麼把互聯網、傳感器用上,怎麼蒐集數據,怎麼用雲端,用華為雲、阿里雲、雲,大數據之後也有人工智能,通信服務,未來肯定是產業融合。包括像格力大家想,格力的冰箱、空調都能連起來,假設是不觸碰用戶隱私的情況下,這種數據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方面的思考,也可能現在的產品沒有意義了。比如說淨水器的數據沒有用了,但是逼著它想我拿到什麼樣的傳感器,拿到什麼樣的數據。
我這也是拋磚引玉,因為我很少談大數據,我跟很多的年輕創業者包括自己內部講,我們企業碰到的不是方案和產品的創新,缺的是執行力,有執行力就做成了,沒有執行力做不成。很多時候不在於方向。
今天即使有人說消費降級,經濟不景氣,於是花了很長時間玩手機,玩便宜的娛樂,這一樣有巨大的機會。
最浮躁的時候,員工天天想出去創業,每個人被媒體忽悠說三年做獨角獸,五年10億美金,甚至有人說能不能兩年掙1億美金還是稅後。現在大家都不這麼想了,大家沒這麼浮躁了,踏踏實實做好產品,這對企業家是一個機會。
還有浮躁的金融對手在市場裡靠賠錢,靠橫衝直撞,現在經濟不景氣,大家收斂一點,就改善了。改革開放40年也經歷了很多,你問一問劉永好這樣的企業家,你沒有經歷過幾個週期,沒有經歷過幾個艱難的場景,不叫企業家,我覺得相對還是樂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