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谷歌等或因有害信息面臨英政府數十億美元罰款
英國政府計劃打擊社交媒體公司。如果這些公司不清除平台上被認為有害的內容,將被處以數十億美元的罰款。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採訪時,英國數字部長詹姆斯(Margot James)表示,新的獨立技術監管機構將獲得懲罰包括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的權力,如果發現這些公司不能妥善保護用戶的話。
這個計劃將在下個月的互聯網安全政策文件中詳細敘述,但詹姆斯給了Business Insider一些關於政府對新制裁制度如何運作的思考和見解。該計劃響應了目前世界各地的立法者正在製定新規則,要求最大的科技巨頭順從。
英國政府的部長們正計劃建立一個強大的獨立於政府的新技術監管機構。它將確定什麼構成有害內容,並對未能迅速採取措施消除不適當內容的公司進行處罰。
詹姆斯表示,政府將製定一項製裁制度,“與ICO(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已經具備的權力並無太大差別”。根據歐洲新的GDPR隱私法,ICO有權力對重大數據洩露事件處以高達全球收入4%的罰款。
對Facebook而言,意味著其2018年的558億美元收入中將產生高達22億美元(16.5億英鎊)的罰款。對谷歌來說甚至更高,4%意味著母公司Alphabet 2018年收入1368億美元中的54億美元。
Business Insider聯繫了Facebook和Google以徵求意見。最近幾個月,兩家公司都多次表示他們對監管持開放態度。
詹姆斯說:“我們將會有一個強大的製裁制度,它不會包含經濟處罰,這是不可思議的。” “而且它們的大小必須具有威懾作用。如果你看一下ICO的罰款權力,這可能是我們所考慮的有用指南。”
政府最關注的是有害內容的罰款制度如何適用於社交網絡和科技公司。
這不僅僅是正在考慮的經濟處罰。政府還表示,如果技術公司的高管們未能控制他們的平台,他們可能會面臨刑事制裁。“我們將考慮所有可能的處罰選項,”英國文化部長傑里米賴特(Jeremy Wright)本月早些時候告訴BBC。
有害內容的定義非常廣泛
詹姆斯表示,政府正在採取“整體”的角度來看待什麼是有害內容。這意味著英國的新處罰制度將比德國更廣泛。例如,在所謂的NetzDG禁止在線仇恨言論的法律下,公司可能被處以高達5000萬歐元(5700萬美元/ 4300萬英鎊)的罰款。
英國新監管機構將審查從非法仇恨言論,如恐怖主義招募或種族主義,到更難以發現的濫用行為等各種內容,例如在線誘拐兒童或有關自殺和自殘的問題內容。錯誤信息也屬於監管機構的職權範圍。
“這些判斷並不一定清晰,”詹姆斯說,並補充說,其中一條指導原則是“線下非法和不可接受的內容,線上一樣非法”。
許多科技巨頭所在的美國通常比歐洲國家的言論限制較少。例如,它並不禁止仇恨言論。
儘管如此,在美國,像谷歌這樣的公司,因其算法決定的廣告發布位置與恐怖主義宣傳等令人反感的視頻一起,也面臨著廣告壓力。而Facebook一直被呼籲該公司應該採取更多措施控制虛假信息傳播。
詹姆斯表示,當有害內容出現在他們的平台上時,並不一定是社交媒體公司的錯。然而,如果他們未能迅速將其刪除,那是他們的錯,她說。“你必須在它擴散之前把它取下來,”詹姆斯說。“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如果事件發生三週過去才處理已經太晚了。”
上週,詹姆斯和賴特都在舊金山。文化部長賴特會見了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談論監管,而詹姆斯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門洛帕克的公司總部與數名高管舉行了多次會議。
“我會說,Facebook對一個值得信賴的獨立第三方機構的前景感到寬慰,他們正在承擔一些困難的決定,當有些事情處於灰色地帶和非法之間時……但是我們正試圖減少其他一些傷害,“詹姆斯說。
英國需要世界領先的科技法規
部長們尚未決定是否會成立新的監管機構,或者只是將權力交給英國的媒體監管機構Ofcom,後者已經對電視上的不當內容做出定義。
詹姆斯補充說,新的權力必須“謹慎的使用”,因為政府不想阻礙創新。“我們顯然不希望出現這樣的一種監管環境,其默認功能是拒絕和壓制,因為我們希望鼓勵創新,”她說。
部長補充說,英國希望推出可以作為其他國家模板的法規,並確保“其他政府跟隨我們”。
保守黨國會議員達米安·科林斯(Damian Collins)上周公布了對Facebook和在線虛假信息進行為期18個月的調查結果,他在結論中表示,如果科技公司違反了有害內容行為準則,那麼他們應該遭受“巨額罰款”。他對詹姆斯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採訪時所做的評論表示歡迎。
柯林斯告訴Business Insider說:“強有力的製裁計劃對於確保科技公司遵守政府即將提出的建議至關重要。” “我對部長的立場表示歡迎。正如我們從德國的NetzDG立法等例子中看到的那樣,科技公司知道什麼影響他們的收入,如果他們沒有履行職責,那麼他們應該面臨相當大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