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運營商丟了“語音”這個西瓜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2018年通信業經營情況通報。這一年運營商幹得怎麼樣,相關的數據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其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雖然移動電話用戶、4G用戶、寬帶用戶,以及業務量的暴增光鮮無比,但是分析通信業步履維艱的原因,失敗的教訓或許更值得大家關注。
一、各種正增長眼花繚亂
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三大基礎電信企業,2018年,電信業務總量達到65556億元(按照2015年不變單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7.9%,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3010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全年淨增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49億戶,總數達到15.7億戶,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112.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10.2部/百人;截至去年12月底,移動寬帶用戶(即3G和4G用戶)總數達13.1億戶,全年淨增1.74億戶,佔移動電話用戶的83.4%。4G用戶總數達到11.7億戶,全年淨增1.69億戶;去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4.07億戶,全年淨增5884萬戶;發展蜂窩物聯網用戶達6.71億戶,全年淨增4億戶。IPTV用戶比上年末增長27.1%,全年淨增3316萬戶。
主動落實提速降費要求,三大運營商推出了包括全終端套餐、大流量套餐、以及與互聯網公司綁定的異業融合業務卡等讓利於民的措施,通過深度挖掘用戶需求,是新增用戶規模創出新高的主要推動因素。在用戶規模暴增牽引和漫遊費取消刺激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電信業務總量也完成了少有的暴增。其中各種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等互聯網應用的加快普及,刺激了流量業務爆發式增長,2018年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96.1%,在業務總量中佔比86%,是拉動電信業務總量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通信業保持平穩發展的助推器。
二、多極正增長無法抵消一極負拉動
無論是用戶規模還是業務總量,2018年的這一波增長非常顯著。從拉新圈用戶開始,到業務總量的暴增,支持了通信業的下游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行業發展。然而通信業放水養魚的結果就是自身營業收入的從中速到緩慢增長。數據顯示,2018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不足10元/GB,按照每兆(元/M)價格計算的固定寬帶接入平均資費僅為2014年的十分之一。流量業務量在業務總量中的佔比為86%,其貢獻的營業收入比重卻僅為46.3%。這樣的數據對比,充分說明了流量降價幅度之大,也側面說明了互聯網業務應用的繁榮。
上面表格中的四項主要業務貢獻的收入為10297億元,份額比重為79.21%。其他的若干新型業務貢獻的業務收入為2713億元。流量、寬帶和短信業務均為正增長,其中增幅最高的是流量業務為10.2%。流量經營時代,語音的收入同比增長為-25.7%。如果我們把上述四項主要業務的增速換算成變化量,無論是寬帶還是短信,甚至是兩者之和都無法與語音變化量的絕對值相比。即便再加上流量業務,最終四項業務的變量總值也僅為79.23億元。另外,語音業務降收614.31億元,而流量業務增收僅為560.63億元。可以說,經過多年的下大力量流量經營培育,流量業務收入增量仍無法與語音的減收相比。
三、語音業務收入的大西瓜,被運營商丟棄了
2018年移動電話用戶總量達到15.7億戶,淨增達到1.49億戶,同比增長將近11%。2018年,全國移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2.54萬億分鐘,比上年減少5.4%。用戶總量的增加和業務量的減少絕對值相加之和為16.4%。也就是說,完全站在2017年的基礎值上看,語音通話業務量同比2016年降低16.4%並造成的此項業務收入降低25.7%,其變化量為614.31億元。
流量單價的快速下滑,加速普及的3/4G移動寬帶,都是支撐用戶DOU快速增長原因。移動互聯網的繁榮倍增了OTT對語音的替代作用。相對於流量單價、流量業務總量支撐的收入貢獻不足,毫無疑問,語音的業務價值更高。畢竟流量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96.1%,在業務總量中佔比高達86%,其收入貢獻僅為46.3%。這組數據充分說明了流量價值之低廉。可以說,流量業務的繁榮或許正在加速語音業務的消亡。當然這並非否認流量經營的價值和作用,只是意在說明為了追求流量經營而放任對語音的經營,對運營商來說,即便沒有得不償失,也應該總結其中的教訓。相對於流量單價的將近90%的降幅,語音單價長期保持在較高的位置,特別即便有提速降費要求,其中的語音單價也並非出現類似流量單價那樣的大幅降價。這其中或許有運營商為追求流量經營轉型成功的故意為之,也或許僅僅是互聯網公司的替代效果被快速普及的移動互聯網成倍放大了。
2019年將是5G元年,屆時在持續提速降費和5G大規模建設面前,運營商的收入組織和利潤保有都將面臨較大的壓力。如果不能確定流量業務價值的提升,那麼挖掘並發揮好語音的價值就越顯得重要。語音業務這個大西瓜,運營商必須在2019年重新拾起來。